發布時間:2020-08-0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土壤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的污染物超出相應的標準范疇,導致土壤中的營養物質降低,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有鑒于此,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以及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情況下,主要就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土壤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的污染物超出相應的標準范疇,導致土壤中的營養物質降低,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有鑒于此,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以及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情況下,主要就農用地土壤污染與治理展開探究,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農村;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不斷提高。土壤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還導致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如何有效地治理農村地區的土壤污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農用地土壤污染的特點、類型及危害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治理策略,以期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1農用地土壤污染分析
1.1農用地土壤污染特點
首先,土壤污染具有可累積的特點。污染物在空氣和水中可以比較容易地轉移和擴散,但在土壤中容易累積。其次,土壤污染具有隱蔽的特點。空氣污染和水源污染可以通過視覺、氣味等方式直觀地發現,但土壤中的污染物質通常需要專業的檢測化驗才能發現。再次,土壤污染有難以逆轉的特點。在土壤污染問題中,重金屬是主要的污染物,其在土壤中難以進行稀釋,自然降解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最后,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勻性的特點。土壤中的污染物難以轉移和擴散,而且不同地方的土質也會有所不用,導致污染物質分布不均。
1.2農用地土壤污染類型
1.2.1農藥、化肥污染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普遍使用化肥和農藥。這對于糧食產量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化肥和農藥大量、長期使用,會破壞土壤原本的結構,導致土壤退化、板結,水肥的存留能力下降,降低了糧食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1.2.2廢水污染
生活中的污水及工業廢水會在灌溉農田時污染土壤,這些污水中包含了許多重金屬物質,以及氰化物、酚化物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會隨著污水進入到農田中,并在土壤中沉積下來,從而造成土壤污染。
1.2.3大氣污染
汽車尾氣、取暖和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氣會大范圍擴散,從而對土壤造成影響。廢氣中包含的主要有害物質有二氧化硫、碳氧化合物、氟化物等,會導致出現酸雨,不但會對農作物形成直接的腐蝕作用,還會影響土質。同時,廢氣中的一些固體顆粒通過降水或者飄落到土壤中,也會造成土壤污染。
1.2.4固體污染物
搭建大棚、覆蓋地膜時所用的塑料薄膜,在回收不當時會有碎片留在土地上。這些塑料制品不蒸發和降解,造成“白色污染”。生活中的垃圾和工業廢渣隨意丟棄或者填埋,其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
1.2.5其他有機物污染
一些農村地區辦有化工企業,這些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成會排放大量苯酚、硫化物等有機物,這些物質進入土壤中,會導致微生物瘋狂生長,進而破壞土壤結構。
1.3農用地土壤污染的危害
農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而農用地土壤污染問題會導致農作物、農業產品質量下降。從長期來看,由于土壤污染具有累積性,如果不及時處理,后續的治理難度會越來越大,影響我國農業產業健康發展,甚至可能會造成食品安全危機。同時,土壤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構成部分,土壤污染會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的面積已超過了10%。可見,加強對土壤污染的防治已迫在眉睫。
2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2.1物理還原法
土壤污染問題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治理難度較高。為了有效治理被污染的土壤,要及時檢測受到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的土壤,通過清理手段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與有機物含量,使其恢復正常的種植功能,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在污染土壤清理完成后,要換填正常的土壤,以防污染擴大,使土壤結構得到恢復。同時,可通過澆筑水泥的方式來阻斷污染物擴散,將污染物固定在特定區域,清理土壤并檢查合格后再種植農作物,幫助土壤恢復其結構。
2.2化學反應治理
利用化學反應的治理方式,能夠深層次解決土壤污染問題,并有效降低土壤治理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比較適合用在大范圍污染土壤治理上。在農用地土壤污染化學治理過程中,具體的方法有化學還原、化學淋洗、化學氧化、電化學修復等。化學還原和化學氧化是利用還原劑、氧化劑與污染物質間產生的化學反應來實現降解,降低土壤的污染程度。化學淋洗是指通過溶劑轉移土壤中的污染物質,達到清理土壤的效果,將污染物集中起來進行處理,以治理土壤污染。
2.3微生物治理
雖然微生物也是導致土壤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有的微生物是將污染物質作為食物的。利用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減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因此,在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中,可以將微生物引入到被污染的土壤中,降解污染物質,加速土壤恢復。微生物不僅能夠吸附重金屬離子,改變其離子價態,還可以有效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從而達到治理污染的目標。目前來說,微生物治理法已經得到了較為普遍的運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土壤區域的特點,根據土壤和污染情況來選擇恰當的微生物群落。在污染十分嚴重的區域,微生物有可能會發生死亡現象,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的污染情況來實施治理。
2.4種植植被治理
許多植物對土壤中的污染物有分解、固定及吸收等作用,在污染的土壤區域種植這類植物,可以利用其功能實現治理污染的目標。植被治理通常以固定、提取污染物為主,將污染物由土壤轉移到植物中,從而降低土壤的污染程度。此外,植物還能夠達到固定土壤、保留水分及優化土壤結構的作用,可以有效幫助土壤恢復。
2.5其他方面措施
第一控制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途徑。要嚴格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合理施用化肥、農藥,探索提高化肥農藥使用率的科學方法;嚴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流入范圍,達到控制土壤污染的目的。第二,加強宣傳,完善法規,提高群眾自覺遵紀守法意識。政府應該加強對土壤污染防治重要性的宣傳,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民對土壤污染危害性的認識;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國家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對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作出具體有效的懲戒。第三,增施有機肥料。增施有機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土壤中若含有較多的水分、微生物及有機質時,可以對部分土壤進行凈化。
相關論文推薦: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的質量管理探究
3結束語
農村地區的土壤污染問題對農業產品和農村生態環境有直接影響。被污染的食品一旦流入市場,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重視土壤污染治理,加強對農村土地的保護。要及時治理已經被污染的土壤,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幫助土壤恢復正常的功能,為農業種植提供健康的環境。——論文作者:覃苑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