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分析我國基本農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基本農田保護措施。不僅要重視數量的保護,更要重視質量的保護。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本農田、現狀、存在問題、保護措施 1 概述 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
摘要:分析我國基本農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基本農田保護措施。不僅要重視數量的保護,更要重視質量的保護。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本農田、現狀、存在問題、保護措施
1 概述
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農田是耕地的其中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產優質的那一部分耕地,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及人口的不斷增長,耕地數量不斷減少、耕地質量不斷下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做好基本農田的保護,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2基本農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基本農田關系國家糧食安全、人民生活和農民切身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規定,以下五類用地被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1)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地;(2)有良好的水利于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3)蔬菜生產基地;(4)農業科研、科學實驗田;(5)國務院規定應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其他耕地。我國目前基本農田的現狀總結如下:
(1)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基本農田具有以下特點:人均基本農田占有數量少。而且農業條件好的地區人均占有量比農業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占有量要少。抗自然災害能力差。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2)基本農田總體質量明顯下降。從全國來看,我國的優質耕地少,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受到荒漠化的影響。耕地坡地在25度以上逐步退耕。而且農業生產對化肥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造成農田耕作困難。
(3)基本農田后備資源不足。剩余耕地的后備資源大多質量差、開發難度大的土地。通過復墾、工程恢復等方式來恢復耕地。造價太高且耕地質量也相對不高。城市郊區是優質耕地集中布局的地區,但也是城市用地規模擴張的首選地區,更是農地非農化程度和建設用地需要旺盛的地方,將城鎮周圍平坦肥沃的良田征用后,再開墾劣質的耕地,雖然耕地的數量減少,但是耕地質量卻嚴重退化。導致耕地生產力下降。
(4)我國的基本農田保護尚未做到“集中”結果導致基本農田零散分布,既不利于在耕地利用過程中推廣規模農業,又增加了土地流轉建設用地侵占零散基本農田的幾率。出現保零不保整的情況。
(5)土地非農化明顯。土地非農化是指農業向非農建設用途轉變的過程。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重大建設項目的建設、人口持續增加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糧食生產不容樂觀。保護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3基本農田保護措施
基本農田保護是指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和措施,對耕地數量和質量進行的保護。
(1)抓宣傳、提高對基本農田保護的認識。通過網絡、新聞媒體等方式進行宣傳。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加強農業法制建設,保護農民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保護農民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領導在重視農業生產的同時,要將基本農田的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的質量保護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按照保護農民權益、控制征地規模的原則,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一定要強化土地利用規劃約束和用途管制。地方各級政府都要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要強化規劃對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把用地規模限制在規劃數量、范圍之內。可征可不征的盡量不征,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嚴禁擅自用地、越權用地、違法用地。
(2)依法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強化土地執法,遏制違法占用,對越權批地和各類違法占用行為。要嚴格運行土地監察手段依法查處,全面清理占而未用、具備耕地條件的耕地,對限制一年以上的土地,要依法處理罰款;對閑置兩年以上的土地依法收回。堅決制止耕地閑置、撂荒。成立土地巡查小組,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將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大對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對重大違法案件要公開查處,一抓到底,既要處理事,更要處理人,構成刑事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加大基本農田保護法規建設的力度。
(3)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嚴格控制工業企業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量、定期檢查,使“三廢”排放量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減少化肥、農藥得殘留。
(4)積極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嚴格執行“占一補一”,確定耕地占卜平衡,全年實行建設項目補充耕地與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掛鉤制度。嚴格按項目考試,落實責任,建利和完善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管理制度,全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形成補償耕地的良性循環機制。
(5)認真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耕地保護,根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數量不少、質量不降和不允許擅自將耕地改為非農用地,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建立縣鄉基本農田領導小組,形成保護網絡,對基本農田管理實行定位、定量、定人,確保每篇都有一個責任人,村村都有專職管護員。
(6)加大改造中低產田力度。要廣辟有機肥源,擴大綠肥種植面積,增加有機肥使用量,推廣秸稈還田,開展化肥監測工作,大力開展測土配方和改造中低產田,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實現用地和養地想結合,改良和利用相結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當前利用和長遠利用想結合,逐步把各類型耕地建設成具有較高生產能力的高產、穩定農田。
4結束語
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是確保糧食安全生產的物質基礎。正確處理基本農田保護,不僅要重視數量保護,更要重視質量的保護。我國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持社會穩定,始終是我國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必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自大的經濟效益。以滿足我國未來人口和國民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要,為農業生產乃至國民經濟的持續、未定、快速發展起到保障作用。——論文作者:張斌
相關期刊推薦:《安徽農業科學》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創刊于1961年。主要刊登全國范圍的農、林、牧、副、漁業基礎理論、應用研究及農業經濟研究、農史研究等與農業有關的學術研究論文,追蹤報道各學科的最新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