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水土流失制約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上也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由于植被破壞比較嚴重,經常出現沙塵暴或水土流失等現象。于是,保護好生態植被,避免水土流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水土保持防護林是為防止、減少水土流失而營建的
摘要:水土流失制約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上也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由于植被破壞比較嚴重,經常出現沙塵暴或水土流失等現象。于是,保護好生態植被,避免水土流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水土保持防護林是為防止、減少水土流失而營建的防護林,是水土保持林業技術措施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防護林體系中的主要類型之一,其對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防護林水土保持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給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防護林;水土保持;現狀;改進措施
防護林在水土保持得重要性‘
水土保持中應用林業技術措施,能儲存更多的水分,據相關報道稱,我國草原地區和農田區域水土流失問題并不嚴重,由于林業區域的特殊性質,其水土流失問題控制效果更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此林地區域樹葉會形成較厚的腐質層,這些腐敗落葉會吸收大量的水分,尤其是避免了雨水直接沖刷土壤攜帶水土成分,能將地表徑流更多的存儲起來,具有積蓄水分的重要功效。
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查看:林業方向評職稱論文投稿指導
另外,防護林措施也能保證土壤更加的穩固扎實,相較于草原和農田,林業區域有大量的樹木根系結構,根系較深,能緊緊抓住土壤,確保土壤穩固扎實。并且,能進一步提高空氣濕度,由于林地區域范圍較廣,具有更加廣闊的蒸發面積,其蒸發作用會散失掉大量的水分,這些水分蒸發到空中就會增加空氣的濕度,濕潤的空氣對于林地區域農作物的生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樹木發生蒸騰作用,就能有效吸收部分熱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氣的溫度,就算是夏天,也能有效降低 3°到 5°。
我國防護林水土流失的現狀
水土流失有著極大的危害。其能夠讓土層變薄,強力破壞土壤的結構,使其質地變粗。在山區地帶,其能夠讓基巖裸露,從而讓其蓄水的能力遭到破壞,進而減少土壤的蓄水容積。當出現大雨天氣時,地表的徑流就會變大,對土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具體說來,首先,水土流失能夠破壞土地資源,致使土地出現退化,進而造成糧食產量降低。其次,水土流失會降低土壤的肥力,讓土壤的營養成分流失,損害土壤的結構。第三,水土流失能夠讓干旱加劇,水土流失會將肥沃的表土被沖刷掉,致使降水無法得到有效截留,從
而造成干旱土壤的增多。不僅如此,水土流失還會讓水源減少,讓水源的涵養能力大大降低,造成生態的失衡和植被的破壞。此外,水土流失還會造成淤積江河湖泊以及水庫的問題,這對河流的生態及灌溉、發電等工作造成極大的危害。
三、進行防護林水土保持的主要方法
現階段我國的防護林水土保持主要是進行分區防治措施,分區防治的總體布局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之一是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另外一個則是由新增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組成。其中新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組成。
工程措施主要是表土剝離、復耕等;植物措施主要是針對施工后期場地清理后的生態恢復工程;臨時措施主要為臨時草袋土埂。為防治防護林水土流失,必須在建設的全過程中,堅持各種措施合理配套才能發揮最佳效益,并且要根據防護林的不同樹種和當地的具體經濟條件和土壤情況來具體的制定一系列的防護林水體保持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盲目的進行。根據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的地貌類型、工程布局、水土流失情況等,來進行防護林水土流失的防治。對于水土流失高發區,是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因此僅僅在工程安全角度做一些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是達不到控制水土流失產生的目的,除此以外還需補充施工期間的工程防護措施和植物措施,形成動態的防治體系,發揮最佳效益。
加強防護林水土保持的改進措施
1.防護林水土保持進行合理整體規劃
任何工作的實施都需要有完善、精細的統籌管理規劃策略來支持,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依照原有計劃對工作進行具體部署,使后期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繼續下去。首先,該規劃要根據地區的實際地域情況來制定,以特殊地貌的防護林水土保持模式來制定具
體工作方法,在不斷提出問題的基礎上來制定解決策略;同時根據局部地域可能發生的特殊情況,來實施緊急預案措施,盡量將所有的突發狀況遏制在萌芽中,以更好地保證防護林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要以長遠的發展目光來制定整體規劃,以國家的長期發展為目標,將防護林水土保持工作放到可持續發展的首位,不斷堅持創新,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精神面貌來面對后續的工作發展。
2.防護林水土保持的標準
任何事物都一樣,有了保證才有良好的秩序,因此想要規范防護林水土保持的防護林水土保持的工作就必須先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很好的完善,為其以后進行良好的運營提供良好的大環境。因此,在進行防護林水土保持方面要有完善并且行之有效的流程規范,為防護林水土保持的防護林水土保持提供充足的技術保證,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監督和聯系,這樣不僅能保證各個環節流程的合理和規范化,并且能為后續的一切工作做好筆頭記錄,做到有據可查,這樣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在責任方面一定要具體單各單位和個人,有了問題可以省去爭論和推卸的麻煩,另外一切收費和相關費用都要做到高度透明化。
3.加強水土保持的造林成林體系
第一,在分水嶺地區成林,由于分水嶺地勢較為特殊,要想提高水土保持工作,就要從源頭出發,優化防風措施的同時,結合地勢實際問題和成林要求,建立地質勘查體系的同時,升級造林效果。若是分水嶺較為狹窄,則需要在嶺脊邊上種植樹木。第二,在河溝地區成林,在河溝地區成林是近幾年較為普遍的現象,河溝中的泥沙較多,要積極落實有效的疏通機制。基于此,利用河溝成林項目能有效鞏固土壤,確保泥沙得以攔截,能從根本上提高水土流失的控制效率。一般而言,相隔 30m 種植一排樹木。第三,在河溝頭成林,在一些植物較少的河溝結構旁邊,會出現一些侵蝕溝,出現地形分割問題,這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問題,需要種植人員給予高度重視。因此,要對腐蝕溝給予更多的關注,結合地形地勢特征,落實造林計劃,通常都會種植灌木林或者是抗濕度較好的樹木,能維持成林效果,確保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共贏。
4.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
加強對林業生態系統的保護并不是一個部門、一個環節就能夠做到的,而應該全方位地加以控制和管理。為此,應該積極建立相應的管理措施,成立必要的管理機構,來加強對天然林,次生林等林業生態系統的保護。要因地制宜,積極利用多種途徑來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對于一些亟需保護的森林資源,應該設立必要的保護區。在開采過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封山育林措施來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培育工作。不僅如此,還要制定出系統有效的法律和法規,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實現以法治林,對毀林行為絕不姑息縱容。
結束語: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一定階段,之所以把防護林水土保持放在改善生態環境的重點工作中,是為了有效保證可持續性發展。而國家綠色環保號角的不斷吹響,使各地區也開始重視防護林水土保持工作,從而在與國家步調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推動地方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論文作者:范津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