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9-1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材料力學性能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足,針對理論及實驗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關鍵詞:創新思維;實踐能力;教學改革;材料力學性能 近年來,相關企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材料力學性能”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足,針對理論及實驗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關鍵詞:創新思維;實踐能力;教學改革;材料力學性能
近年來,相關企業為實現產業轉型,對人才的需求逐步轉向具有綜合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提高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勢在必行 [1,2]。“材料力學性能”是材料學科各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該課程從各種構件或機件的失效現象出發,探究其失效機理,提出表征失效抗力的力學性能指標,使學生了解各力學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物理意義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分析內在因素和外在條件對其影響,為日后從事相關工程技術工作或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在分析以往該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措施。
一 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目前開設“材料力學性能”課程的高校主要選用西安交通大學 [3]、哈爾濱工業大學 [4]、武漢理工大學 [5]、合肥工業大學 [6] 等單位編寫的教材。盡管各教材經過多次改版、修訂,增加了聚合物、陶瓷及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部分,使得課程內容更加完善,但其研究對象仍以傳統金屬材料為主。當今,隨著材料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在傳統材料基礎上,甚至突破傳統材料的設計理念,開發出了許多有著廣泛應用前景的新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結構或制備工藝,這些新材料呈現出獨特的力學性能。作為講授材料力學性能的課程,僅僅局限于傳統材料的力學性能顯然是不夠的。因此,為適應材料科學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增加新材料相關知識是當務之急。
其次,本課程相關理論的建立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應得到足夠重視。實驗課上,學生通過參與方案設計、設備操作及報告撰寫等工作,既能鍛煉動手能力,又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然而,實驗教學內容往往是經典實驗,如“金屬光滑試樣靜拉伸實驗”、“系列沖擊實驗”等。盡管這些實驗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但它們僅僅是理論的驗證,缺乏探索性,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此外,受課程總學時的限制,實驗課程學時嚴重不足 , 因此學生的實踐機會大打折扣。綜上,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另一重要內容。
再次,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漸漸被廣大教師應用到理論教學中。對于“材料力學性能”這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在理論授課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將實驗設備的原理及操作、試樣的制備、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結果的分析等大量信息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直觀地展現給學生,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然而,這種單一的以灌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只能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有效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其創新思維的培養。故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務。
二 優化理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隨著材料科學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材料不斷涌現,而新材料往往具有獨特的力學性能。因此,在講解傳統材料力學性能的基礎上,增加新材料的力學性能相關知識尤為重要。目前,本課程的授課老師大部分都是教學科研并重型教師,而這些教師對本人的研究領域了如指掌,因此可以把自己的科研工作適時地引入到理論授課中來。這樣不但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了解科技前沿,還能增加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其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最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不同專業的學生知識結構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前沿知識的引入,要注意結合專業特點。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汲取到與本專業有密切關系的知識。例如,針對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將新焊接材料、新焊接工藝的力學性能檢測通過案例的方式引入進來;針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引入新型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對于腐蝕與防護專業的學生,增加表面工程領域的新材料、新技術相關內容。
三 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所在江蘇科技大學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平臺,例如本科創新計劃、開放選修實驗等。每學年初,學校都會組織本科生進行創新計劃項目的申報,鼓勵學生組建創新團隊,參與指導老師的科研課題。創新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課題的負責人和實施主體,開展資料檢索、實驗方案制定、試樣加工及性能測試,最后通過科技論文撰寫或專利申請等方式進行項目結題。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指導老師只需提出研究的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創新。開放選修實驗通過教師申報,學生自主參加的方式,使學生參與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在這些實驗課程和項目中,絕大多數會涉及到材料力學性能相關的內容。通過該類實驗課程的開設和項目的開展,不但能使學生更加熟悉科學研究工作的環節、提高其從事科研的能力,還能顯著提升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 開展探討式教學
在發揮教師課堂主導作用的同時,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即開展探討式教學,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探討式教學所涉及內容,可以是老師講課過程中給出的案例,也可以是上述學生參與過的實驗課程和創新項目等。目前,開放選修實驗和本科創新計劃項目都是在小范圍內開展,如開放選修實驗一般不超過 6 人,本科創新計劃項目一般不超過 8 人。因此,每個學生參與的課題往往不同。探討式教學可以彌補該不足。在討論課上,挑選學生對自己所參與課題進行簡單闡述,將本課程相關內容制作成課件進行講解,之后大家討論。在互相學習之余,可以加深對本門課程實際應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 結語
在“材料力學性能”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深刻地意識到,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其實踐能力,必須將理論教學及實驗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改革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不斷探索、總結,方能使教學改革順利實施,培養出具備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朱斌 , 陳呈頻 , 何興 . 構建大學生創新教育長效機制的思考 [J]. 中國大學教學 ,2006,(1):16-18.
[2] 章曉波 , 巴志新 , 王章忠 , 蔡璐 . 面向產業轉型的應用型本科材料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 [J]. 中國冶金教育 ,2012,(5):47-50.
[3] 石德珂 , 金志浩 . 材料力學性能 [M]. 西安 :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8. [4] 劉瑞棠 . 工程材料力學性能 [M]. 哈爾濱 :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1.
[5] 高建明 . 材料力學性能 [M]. 武漢 :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4.
[6] 束德林 . 工程材料力學性能 [M]. 北京 :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
[7] 周元華 . 課程案例融合的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J]. 教育現代化 ,2018,5(17):45-46.
相關論文推薦:基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材料力學》課程思政實踐探究
摘 要:為探究“課程思政”的立體化育人方法,本文以《材料力學》為例,介紹了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素養的培育實踐,其核心是三觀教育。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