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9-1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本文以提高高職院校《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為目標,分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現狀、本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該課程進行研究的方法,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
摘 要:本文以提高高職院!峨姽づc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為目標,分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現狀、本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該課程進行研究的方法,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充分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線上線下的互動、交流。
關鍵詞:電工與電子技術 混合式教學 高職
《電工與電子技術》是航空學院高職學生必修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對于航空油料管理、飛行器制造技術、數控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不斷探索更先進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1 課程的學情分析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課堂氛圍較為沉悶,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電工與電子技術這門課程適用專業廣、理論性強、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而高職學生的特點是知識素質參差不齊,對于電路分析、計算部分的內容更是缺乏學習興趣;高職學生的自制力相對差一些,被動聽講的積極性不高,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學習效果差;學生上課玩手機不能專心聽講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能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及各種移動APP如超星、慕課、藍墨云班課等進行混合式教學,可以很好的拓展教學時空,增強教學吸引力,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的課程變得更加有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2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現狀
“混合式教學”的定義是由斯密斯·J與艾勒特·馬西埃將傳統學習理念與E-learning純技術學習理念相結合提出的,是對信息化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兩種教學方式的混合,以其克服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美國教育部2009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與單純的課堂面授教學、遠程在線學習相比,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最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方式,結合了傳統教學和信息化教學優勢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步受到國際研究機構的重視。
混合式教學模式引起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已被廣泛應用于學校教育和E-Learning培訓領域。國內首次正式倡導混合式教學概念的是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他的觀點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國務院在2017年1月10日印發了《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模式,利用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方式用好優質數字資源。武玉生在《高職《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中指出: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將傳統教學、項目教學、網絡教學、仿真教學和智能手機的應用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師生之間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良好互動,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國內外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越來越多,國家對創新教學模式、用好優質的信息化資源也非常重視,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必然趨勢。要提高電工與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就要用好信息化教學手段,創建適合高職學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3 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要讓學生在合適的時間采用適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質量,電工與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是專業基礎課,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重要知識點較多,更要將相關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電路中,但課堂教學課時有限,既要快速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更要活學活用,要獲得預期的效果,就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讓學生快速掌握相應理論知識并能夠用于實際電路的解題中;(2)使學生在課上、課下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和移動設備;(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4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方法
(1)確定考核方式。本課程的考核分為平時成績和階段測驗兩大部分,比值分別為60%和40%。其中平時成績完全根據移動教學APP中的數值來進行評定,按照課前資源查看20%+考勤20%+各項活動的參與60%進行核算;階段測驗分兩次完成,電工部分一次,電子部分一次,每次測驗以100分為滿分,按比例折算計入總評成績。
(2)文獻查閱法和學習法。前期工作主要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大量收集各高;诨ヂ摼W+的混合式教學方面的資料,選取訪談對象,如學生、教師、信息化專家等,對各高職院校電工與電子技術混合式教學的現狀、存在問題及感想等方面收集、整理資料;通過多種途徑如網絡資源、課本學習、外出培訓等學習方式來獲得課程相關資料,確定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方案,并整理出所需要的教學資源。
(3)教學實施法。以本學院高職學生為授課對象,針對三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對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其中課前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的利用移動設備學習教師推送的相應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端的活動督促、檢查學生課前預習及準備活動的情況;課中教師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可以使學生快速的將知識點用于實際電路的解題中,發起的搶答、頭腦風暴等多項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手機積極參與活動,并給予相應的點贊、加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后教師用鼓勵的方式檢查、提醒學生進行課后活動,這樣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移動設備,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程相關的小實驗、小電子作品等,更好的使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進行連接,學有所用更能使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
期刊推薦:《電氣電子教學學報》Journa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ducation(雙月刊)曾用刊名:工科電子教學&電工教學,1979年創刊,是我國高教界電氣、電子信息、電子科學、自動控制類專業教學與科技的學術刊物,主要讀者和作者為各類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也包括工業和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
5 結語
根據以上描述的內容,電工與電子技術是高職院校內工科專業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的特點。因此,結合現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混合式教學模式授課,有效的推動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使用好教學APP進行輔助教學,設計好教學過程,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平臺給教師和學生帶來的便利,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后續相關課程打下良好的電學基礎的同時,也希望學生學習后能發揮此專業對社會各行各業的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俞立平.信息技術應用對高職教育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5):84-90.
[2] 凌敏.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J].信息通信,2015(11):287-288.
[3] 郭淑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與對策[J].時代教育,2015(16):84.
[4] 武玉升.高職《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 河北職業教育,2013(1):53-56.
[5] 張惠平.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8):37-38.
[6] 熊長煒,虞曉瓊.高職高!峨姽づc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高教學刊,2017(15):123-125.
[7] 曹曉春.基于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應用狀況的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2015(1):5.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