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2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針對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運用,結合理論實踐,首先分析了農業工程技術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接著論述了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具體運用;最后提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分析結果表明,農業工程技術和農業現代化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聯系,
摘要:針對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運用,結合理論實踐,首先分析了農業工程技術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接著論述了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具體運用;最后提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分析結果表明,農業工程技術和農業現代化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聯系,農業工程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農業現代化則是農業工程技術的發展目標。將農業工程技術運用到農業現代化中,能夠大幅度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促使我國農業現代化持續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農業工程技術;農業現代化;農田基本設施;農業機械化
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綜合實力的主要指標,農業現代化需要很多技術支撐,農業工程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農業工程技術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電氣自動化工程、農業能源工程等。農業工程技術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應用農業工程技術,可實現農業生產區域化、措施科學化、操作機械化、產供銷社會化、管理現代化,對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開展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運用分析就顯得尤為必要。
1農業工程技術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
農業工程技術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既包括農業發展中留存下來的如今依然發揮作用的農業工程遺產,也包括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取得的農業技術成果和各種設備設施。我國非常重視農業工程技術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充分認識到,如果農業工程技術發展滯后,就無法實現農業現代化,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充分印證了這一思想。無論是發展大規模的節水灌溉技術、建設高標準農田,還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農業物聯網的推進發展,都體現出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發展、糧食安全、食品健康、新農村建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將其運用到農業現代化中,能夠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
2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運用
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但實現農業現代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多種技術的聯合支持,其中農業工程技術的運用就能夠很好地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和平臺支持。
2.1農田基礎設施集成技術的運用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需要用到很多農業工程技術作為支撐,農田基礎設施更是發展農業的基礎,農業生產中需要用到多項先進技術,包括土地整理技術、水資源利用技術、施肥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農業機械制造自動化方面的研究,經過多年研究,現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各地區農業生產中,采用了大量高新現代化機械設備,農業機械技術獲得了大幅度提升,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此外,我國生物工程技術近年來也有了良好發展,在農業生產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1]。就我國目前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而言,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運用農田基本設施集成技術時,需要結合當地農業的發展實際情況,科學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配套技術,并形成標準化的農田建設體系和制度,以保證農田發展能夠按照相應的標準和規范進行生產,讓農民所付出的辛勞能夠得到更高效的回報。全面提升現有農田的利用率,增強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
2.2農業機械化集成技術的運用
就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而言,在一些區域的農業現代化發展中,還存在著農業機械設備和生產技術不相符的問題,致使很多都難以實現農業生產區域化、措施科學化、操作機械化、產供銷社會化、管理現代化發展。加大農業機械化集成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但在具體運用中,需要高度重視以下幾點。
相關期刊推薦:《種子科技》(月刊)創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種子通訊)是中國種子協會和山西省種子協會聯合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種子方面的技術性刊物。主要刊登種子管理、新品種的引種、區試、審定和良種的繁育、加工貯藏、檢驗、經營等方面的內容,實為廣大種子管理者、生產者、經營者及使用者、選育者揮毫耕耘的園地,獲取信息的窗口,釋難解疑的良師,開拓進取的益友。
第一,必須全面優化用于糧食種植生產的機械化產業。比如針對目前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生產中對機械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需要進行全方位的優化和處理,以便實現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化水平。
第二,按照當地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和現狀,結合農田種植、地形地貌、農作物種植種類等,研發具有特色的機械化設備。比如:在棉花種植中,難度比較大,需要把控的細節也比較多,為減輕農民的勞動量,需要結合棉花種植的特點,專門研究適用于棉花生產的機械化技術。
第三,全面提升畜牧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提升畜牧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效率,充分發揮畜牧業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作用。此外,在農業機械化的集成技術研發和應用中,還要高度重視綠色、節能效果,全面研究節水、節肥性能優越的農業生產機械化設備[2]。
2.3農業生產設施集成技術的運用
就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而言,很多地區的農業種植和養殖設施都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存在著很大潛力,以提升生產效率。比如,可加大天然無害能源的利用率,如沼氣就是一種新型能源,使用之后只能形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引發二次污染。因此,在動植物養殖過程中,可利用動植物生產中形成的廢棄物來生產沼氣,作為燃料提供電能和熱能。此外,沼氣生產的廢料還能成為農作物生產中的有機肥料。在動植物養殖過程中,能夠產生沼氣,而沼氣又能反過來為動植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這樣可以形成沼氣和動植物之間的循環利用和發展。在整個循環過程中,都不會造成污染,更利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但目前我國此項集成技術還不夠成熟,需要多種技術的共同支持,以及多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階段性突破。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出面,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為農業生產設施集成技術的應用營造良好的環境和平臺,促使我國農業生產不斷向著現代化、集約化、先進化的方向發展。
2.4生物綜合利用集成技術的運用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形成大量廢棄物,比如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等,如果使用得當,這些廢棄物可以變廢為寶。通過生物工程再生技術,可以從農業生產廢棄物中提取出大量的有用物質,用于其他行業,或者反哺于農業生產當中,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3]。目前生物綜合利用集成技術就是利用農業生產中形成的各種生物資源,通過一系列的化學、物理、生物等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實現重復利用,這樣不僅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還可以持續健康發展。
3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
3.1科技創新,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
通過“十三五”期間的規劃綱要,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愈發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幾乎打通了農業產業發展的每個環節,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在“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非常高,達到了59.2%,突破了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環保等因素的限制;攻克了大豆高產優質品種、牛奶質量安全、農業廢氣資源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發展技術的升級創新。在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因此,科技創新將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趨勢。
3.2先進的農機,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看動力
農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農業種植需要頻繁操作,僅憑人力、勞動力不適宜現代化的發展要求。近年來,我國農機事業取得了良好發展,播種時可用播種機播種、噴藥時可選擇無人機噴藥、澆水時可選擇智能灌溉機、收割時采用收割機、倉儲時還有烘干機[4],實現了農作物從種植、鋤草、養護、收割到倉儲的全程機械化生產。“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部為農機購置提供了958億元的補助,扶持910萬農戶購買了1061萬臺農機,進一步推進了全程機械化作業模式,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3.3綠色興農,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十三五”期間,很多綠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發展中,解決了傳統農業高污染、高能耗的問題。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方向,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目標。比如在農藥和化肥使用方面,采用生物防治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技術等,能夠實現化肥和農藥使用的零增長[5];在節水方面,可推廣耐寒農作物種植技術,大力發展節水保墑技術,盡量開展耗水量大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在糧食主產區、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等,要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利用雨水收集系統將夏季雨水收集起來,便于干旱時使用。
4結語
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分析了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運用,分析結果表明,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我國是農業大戶,農業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以及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將農業工程技術運用到農業現代化中,可實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良好應用,為農業實現現代化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也比較符合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的要求,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論文作者:成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