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2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工程咨詢是提升投資決策水平、保證工程質量,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手段和內在要求。以科技支撐工程咨詢業發展的省級農業科研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全產業鏈服務三農發展、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工程咨詢優勢,剖析了咨詢體系
摘要工程咨詢是提升投資決策水平、保證工程質量,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手段和內在要求。以科技支撐工程咨詢業發展的省級農業科研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全產業鏈服務“三農”發展、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工程咨詢優勢,剖析了咨詢體系不健全、專業化團隊建設不到位等現實問題。立足事實基礎,強化調研和溝通,提出了創新咨詢模式,拓展咨詢范圍,多方協作、質量控制的發展戰略,推進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業的規范化、科學性發展的同時,提高在工程咨詢領域的話語權,為科技支撐區域“三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高質量
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作為新興產業的工程咨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農業工程咨詢作為工程咨詢業一個重要的專業分支[1],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手段。擁有人才、成果、平臺等資源優勢的農業科研單位,如何以事實為基礎,利用科學化、數字化的綜合咨詢方法,為工程委托方解決問題,提供發展決策,實現工程項目效益最大化,保證工程項目發展進度和建設質量[1-2],以推進農業工程咨詢業規范化發展,發揮農業科研單位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科技創新戰略的主力軍作用,促進農業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大多學者從市場形勢、發展機遇、科技興農等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發展建議[3-6],但針對農業科研單位開展工程咨詢的思考還很鮮見。筆者立足省級農業科研單位,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例,基于開展決策咨詢、規劃設計、實施評估等的基礎優勢,分析制約工程咨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推進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以更好地為各級企事業單位“三農”發展提供優質咨詢服務。
1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業發展優勢
1.1行業優勢突出,全產業鏈服務“三農”發展大宗糧油、精細蔬菜、高端果品、休閑花木、農機裝備、質量檢測、精深加工、人工智能等學科門類和科研實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產業研究院等資源平臺,以及不斷充實的咨詢工程師(投資)專業化人才團隊均體現了農業科研單位的突出特點和品牌優勢,是深入開展工程咨詢業務的重要保障,通過頂層設計,科學謀劃區域“三農”發展,為各級政府提供戰略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議,推動區域“三農”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1.2高端咨詢突出,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省級農業科研單位將工程咨詢智庫建設作為重點任務之一,以肩負起為全省區域農業發展提供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的使命[7],提出的一批政策建議不斷得到農業農村部、省政府采納。例如,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針對不同時期農業農村發展,起草的《關于夯實農業基礎的幾點建議》《近期國內大豆市場受疫情影響情況及應對建議》《關于后非瘟時代促進生豬復產的幾點建議》《新冠肺炎疫情對我省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影響與對策建議》等多篇報告,觀點新穎、方案可行,得到多位部、省領導的批示。同時,農業科研單位作為優新科技成果的創造者和推廣者,探索的“科技+產業研究院”“科技+示范基地”“科技+休閑農業”等多種“即研即推即轉”的成果轉化模式[8],通過各類工程咨詢業務的承擔或間接參與,有效引導科技成果在服務區域的轉化應用,實現科技成果的擁有者、推廣者和使用者的有機融合,提高服務區域農業農村的科技內涵,也可為科技“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提供解決模式。
2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業主要問題
2.1缺乏對工程咨詢的正確認識健康的工程咨詢體系應具備覆蓋農業工程決策、實施、評估等全鏈條的專業化、融合性的咨詢團隊,以及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然而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發展情況來看,雖然成立了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實現農業工程咨詢項目的統籌管理,但由于其非法人機構屬性和部門管理職能設置,以及科技人員對工程咨詢業務和項目質量的不重視,導致未能合理統籌與配置咨詢資源、咨詢管理規章制度未能徹底落實、管理職能未能充分有效體現等問題存在[9]。其次,承擔咨詢業務的專業所把工程咨詢作為科研副業,無專業化咨詢團隊,僅作為項目任務臨時組隊機械完成,未深入調研和思考,導致部分咨詢成果浮在表面,不能落實,影響單位咨詢服務口碑。
2.2缺少全過程咨詢人員農業工程咨詢項目從內容上涵蓋種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從服務范圍上分決策、實施、運行、驗收、評價等多個階段,因此要求咨詢團隊應擁有多領域、全方位的專業化咨詢人員,以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服務。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雖然擁有農業各類學科的科技人才,但承擔咨詢任務的團隊成員以某一課題組成員為主,專業單一,缺少專業化咨詢工程師(投資)成員的注入,不僅影響咨詢項目承擔率,也影響咨詢成果的規范表達,影響項目效果。同時咨詢團隊成員中缺乏產業鏈下游專業化人員,雖然也承接了部分農業工程項目,但局限于為項目的立項提供咨詢服務,注重項目的概念性設計層面,對項目前期決策、實施評估、驗收評價等方面,尤其是農業工程設計、項目運行等方面涉及較少,極易造成項目的銜接性不夠,影響項目的統一性。
2.3缺乏核心競爭力工程咨詢是智力服務行業[10],需要有專業化的團隊精神,有競爭力的核心設計理念。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咨詢現狀來看,在工程咨詢領域還未形成深厚的文化內涵,還未建立專屬設計思想,未制定專業水準、敬業精神、服務意識等衡量標準,成果表達還有待進一步統一、規范,以提高整體競爭力。
3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
3.1發展思路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和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圍繞“三農”高質量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農業科研單位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強化在人才、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資源整合、模式升級,擴大業務規模、延伸項目鏈條、創新運營機制、提升咨詢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農業科研單位在工程咨詢領域的知名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3.2發展原則
3.2.1市場運作原則。在單位機構方面,探索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模式,有條件地推進市場化改革,企業化運行,激發咨詢活力。在項目承接方面,破除委托制依賴型模式,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開拓市場,以質量求生存,以市場要效益。
3.2.2科技創新原則。依托農業科研單位科研優勢,做好科技研發鏈、價值提升鏈和項目延伸鏈,以及組織管理鏈的創新與融合,提升工程咨詢層次和能力,為區域“三農”發展提供全過程、高水平的智力服務。
3.2.3多方協同原則。立足自身資源特點和咨詢基礎條件,圍繞存在的弱項,融合外單位有力資源,開展合作,多方協同,組建咨詢聯合體,以拓展業務范圍,延伸項目鏈條,保證咨詢質量,提高行業話語權和競爭力。
3.2.4質量控制原則。項目質量是體現咨詢效果的直接方式,通過強化咨詢工程師(投資)人才團隊、創新咨詢理論方法體系、崗位質量管理責任制度、全過程質量控制機制等措施,規范咨詢標準,保證咨詢質量,提高業界口碑。
3.3發展舉措工程咨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可概括為人才、品牌和經驗。以科學研究為主體的農業科研單位在“三農”發展中擁有絕對權威,但在工程咨詢領域存在前述的不重視、不規范等問題。因此,在農業科研單位學科配置、科研團隊、資源平臺等資源、品牌優勢的基礎上,強化工程咨詢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的正確認識,從而促使其科學定位,創新咨詢模式、咨詢手段,拓展咨詢范圍,強化項目質量等,為推動農業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區域“三農”現代化進程作出更大貢獻[11]。
3.3.1強化科研單位在工程咨詢領域的話語權。針對現行農業科研單位在咨詢領域的地位不突出,話語權還不夠強的問題,重點從拓展業務模式、創新咨詢理念、強化成果質量等方面提高科研單位在咨詢工程領域的話語權;谵r業科研單位品牌知名度和科研基礎保障,強化市場、客戶、產業等現狀調研,深度分析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優化問題解決歷程;強化技術瓶頸攻克、產業價值延伸、全產業鏈服務等業務模式,充實咨詢內容、拓展咨詢范圍、創新咨詢模式、提高行業話語權;再者,本著質量第一、效率一流、服務優質、客戶滿意的宗旨,立足調研、溝通,強化咨詢理念的獨特性和科學性,成果質量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提高在行業內的服務口碑和質量保證。
3.3.2強化科研單位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能力。農業科研單位可重點從團隊建設、咨詢方法兩方面提高咨詢服務能力。高素質專業人才是工程咨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12],基于咨詢業務在科研單位的非主導性,現有咨詢團隊多而分散,人員兼職等特點,急需組建一支有意愿、專職化、專業化的咨詢團隊,以保證咨詢團隊的組織性和創造性?茖W高效的咨詢方法是咨詢成果質量的根本保證,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來看,在原有傳統學科優勢支撐“三農”發展的基礎上,推進“數字化+工程咨詢”模式,應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咨詢手段,保證科技支撐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有效推進服務區域農業農村的數字化建設與管理。
3.3.3強化科研單位工程咨詢機制創新。從工程咨詢單位規范化發展階段來看,江蘇省農業科院工程咨詢還屬于創培階段,處于人力資源集聚、市場業務開拓、技術手段革新的時期,還需要在文化內涵、管理模式、績效考評、組織運營等方面強化創新。制定特色化、個性化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明確發展愿景、價值觀、職工守則等,著力培育工程咨詢文化理念;組建高效的咨詢團隊,采取項目經理矩陣式組織形式,強化成果質量崗位責任制;健全績效考評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激發咨詢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相關期刊推薦:《安徽農業科學》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創刊于1961年。主要刊登全國范圍的農、林、牧、副、漁業基礎理論、應用研究及農業經濟研究、農史研究等與農業有關的學術研究論文,追蹤報道各學科的最新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主要欄目:農業基礎科學與方法、植物生理、農業生物技術、農藝、園藝·園林·林業、動物科學、藥用植物·煙草·蠶桑、植物保護。
4結論
農業科研單位在科技研發領域雖擁有絕對權威,但在各類優質工程咨詢單位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如何立足事實基礎,發揮咨詢潛力,從而為區域“三農”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決策建議。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工程咨詢現狀來看,強化對工程咨詢的正確認識是本質條件,強化專業化、專職化咨詢團隊建設是內在要求,強化組織、管理、運行機制創新是關鍵手段,從而保證咨詢服務質量,提高農業科研單位在工程咨詢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論文作者:甄若宏,周建濤,史瓏燕,吳振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