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2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針對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與推廣,結合理論與實踐,分析了綠色技術和農業工程之間的聯系,探討了目前綠色施工技術在農業工程中具體的應用方法,提出了綠色技術的推廣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技術;農業工程;應用;推廣 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摘要:針對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與推廣,結合理論與實踐,分析了綠色技術和農業工程之間的聯系,探討了目前綠色施工技術在農業工程中具體的應用方法,提出了綠色技術的推廣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技術;農業工程;應用;推廣
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綠色、低碳、環保理念下,農業工程發展中愈發重視綠色技術的應用。綠色技術具有清潔、無污染、可再生的特性,將其應用到農業工程中,可以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升農作物種植效率,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農民經濟收入,還有助于保證糧食質量和安全,對我國農業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將先進的綠色技術應用到農業工程中,既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又能提升農產品產量,降低農業勞動強度,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基于此,開展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與推廣分析尤為必要。
1綠色技術和農業工程之間的聯系
我國是農業大國,傳統農業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問題,不符合現代發展要求。綠色技術不但解決了農業發展高污染、高能耗的問題,還能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綠色技術就是利用現代技術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來降低農業生產能耗,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升產能。綠色技術應用在農業工程中時,涉及多項技術,包括生物技術、材料技術、環境檢測和保護技術等。綠色技術是農業工程建設的核心,農業工程可以為綠色技術升級、更新和創新提供良好的平臺,二者相輔相成。
農業工程是以綠色技術為前提,綜合應用各種高精尖技術,對農業生產機械化進行深入研究,促使農業生產朝著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在保證農業生產產量的基礎上,節約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保護自然環境資源,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有利于促使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2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方法
綠色技術既是人類對自然重新認識后創新的技術,也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將其應用到農業工程中,契合時代發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1協同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的應用
農業機械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機械工程建設,經過多年發展,主糧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傳統農業機械工程制造工序比較多,涉及概念設計、繪制草圖、生產樣機、樣機試驗等,通過多次試驗研究,找到不足之處,再進行改進,直到滿足設計標準為止。工序比較多,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而且開發周期非常長,難以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要求。
將綠色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工程中能很好地解決耗時、耗力問題,采用協同設計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輔助農業機械工程設計,通過CAM、CAPP、CAE等先進的協同設計技術,可進行仿真模擬設計,在設計階段就能找到問題所在,無須生產制造后再重新調整,避免了原材料和生產資源浪費,而且研發周期非常短,使用效益非常高。
2.2虛擬樣機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
虛擬樣機技術是一種全新技術,融合了很多學科知識和高精尖技術,在制作第一臺樣機前,利用機械系統運動學、多體動力學、ACE等構建起數字化三維模型,為新產品設計、研發、優化等過程提供三維可視化的研究平臺,提升新產品研發效率,降低研發難度。應用虛擬化樣機技術,能夠有效簡化農業工程的設計和制造流程,先在數字化三維研究平臺上,模擬工業機械工程的運行環境,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入手,對農業工程的機械性能、運行參數等進行提前改進和優化,使設計出的機器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1]。
相關期刊推薦:《山西農經》是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的融政策性、理論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的學術期刊。本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農業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反映國內外理論研究成果,交流農經管理新經驗,傾力為農業經濟相關領域的研究者、管理者、生產者、運營者及相關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師生打造闡述觀點、交流經驗、發布成果的平臺。
將虛擬樣機技術應用到農業工程中,能夠大幅度降低研發成本,減少試驗次數。在應用此項綠色技術時,需要多種專業技術和學科的支持,尤其是在建設仿真模型時,需要很好地適應不同環境,各項技術和指標評價都要有科學完善的評價系統作為支撐,以全面提升農業工程應用綠色技術的經濟運行指標、環境保護指標等,促使我國農業工程向著更加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3綠色制造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
綠色制造技術是農業工程中應用的關鍵技術,如材料科學技術、表面處理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等都屬于綠色制造技術的范疇。在農業機械工程制造中,經常用到鍍鋅工藝,用于提升機械工程外觀的美觀性,提升結構的抗腐蝕性,延長使用壽命。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我國鍍鋅工藝取得了優異成績,發展至今,已經實現了5~100μm的機械制造工藝要求。農業機械工程采用鍍鋅工藝之后,鍍層非常光亮,工件無須回火軟化,在正常室溫下就能完成鍍鋅操作。和傳統農業機械工程制造技術相比,既能有效降低能耗,也可以減少生產成本,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在機械設備構件切割中多采用切削工藝,并合理使用水基潤滑劑,可有效避免切削時產生熱量對加工構件造成的變形影響,從而提升構件制造精度,降低加工生產成本[2]。在構件焊接時,可選擇二氧化碳保護焊,污染物比較少,而且熔池小、熱影響區域狹窄,焊接完成之后對工件造成的影響比較小,焊縫質量高,幾乎不存在焊接裂紋、未焊透等質量問題,而且無須清渣,有助于保證工件的完整性和美觀性。
2.4綠色維修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農業工程應用
環境比較差,而且需要長時間運行,難免會發生故障,傳統事后維修方式耗時長,而且對農業工程造成的損害比較大。綠色維修技術綜合考慮了農業工程維修對環境、工程性能、維修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比如農業機械工程在維修中,經常需要拆卸清洗,清洗劑成本比較高,特別是柴油或汽油清洗劑,使用之后無法充分利用,浪費比較嚴重,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比較大。此外,清洗劑還具有很強的可燃性,一旦遇到明火,容易引發火災。對此,可選擇水基清洗劑,不但綠色環保,而且安全性比較高,符合農業工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推廣措施
3.1加大宣傳力度
綠色技術屬于一種新技術,很多農民對綠色技術一知半解,對綠色技術認知不足而不愿意采用綠色技術。這就需要加強綠色技術的宣傳力度,政府相關部門要重視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應用的推廣力度,通過媒體渠道來宣傳綠色技術的優勢、必要性、現實意義等[3]。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媒體軟件,對綠色技術進行全面宣傳,提升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應用推廣的效率。
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溝通機制,委派專業人員深入農村和當地農民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解決他們在應用綠色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將綠色技術的應用原理、操作技巧等知識教給農民。全面優化現代化農業工程發展宣傳內容,按照區域農業工程發展現狀,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宣傳方法,使每位農民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綠色技術帶來的便利。
3.2構建現代化農業工程產業結構
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推廣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為保證推廣工作高效、有序開展,就必須建立現代化農業工程產業結構,為綠色技術的高效推廣提供基礎保障。
同時,建立綠色農業工程生產標準體系,強化農業工程生產機構的評價標準,促使農業工程能夠健康、持續發展。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提升綠色技術應用效果[4]。
此外,農業工程管理部門、農業研究部門應相互合作,協調發展,完善農業工程產業結構,為綠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供技術與結構體系上的支持,促使綠色技術朝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建立起現代化農業產業鏈,加快農業經濟發展速度。
3.3重視科研成果展示
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農業發展水平不同,總體來看,南部好于北部,東部優于西部,為解決區域農業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學術交流,研究綠色技術的深度應用路徑,在注重理論知識應用的基礎上,重視科研成果轉化。通過建設示范區域,形成綠色技術應用代表,為綠色技術的推廣提供樣板和模式,激發農民應用綠色技術的熱情,通過樣板式的推廣模式,能夠促使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更加合理[5]。為達到這一效果,需要不斷提升科研人員的綜合素質,創新綠色技術,將更加高精尖的技術應用到農業工程中,進一步降低能耗,減輕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將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和綠色技術應用到農業工程中,是未來我國農業工程發展的主要趨勢[6]。
4結束語
結合實踐,分析了綠色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與推廣。綠色技術契合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綠色技術應用到農業工程中,可有效解決農業污染廣、能耗大的問題,而且能大幅度提升農業生產力,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穩健發展,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論文作者:成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