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10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智慧建筑應運而生。智慧建筑集中了多種現代化的新興技術,智慧建筑逐漸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象征。因而智慧建筑成為了新世紀的開發熱點,將智慧建筑與智能城市融合也
摘 要: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智慧建筑應運而生。智慧建筑集中了多種現代化的新興技術,智慧建筑逐漸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象征。因而智慧建筑成為了新世紀的開發熱點,將智慧建筑與智能城市融合也成為了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本文闡述了智慧建筑的概念與特征,分析了智慧建筑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和問題,并提出了智慧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以期推動我國智慧建筑的發展。
關鍵詞:智慧建筑 智慧城市 特征 對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不僅增加了對現代建筑的數量需求,還對建筑的安全、功能和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我國建筑業以國家戰略和中國人工智能為依據,綜合行業特色和基礎理論提出了智慧建筑的概念,實現智能化理念與現代建筑的有效融合,使建筑能夠適應社會發展。
1 智慧建筑的概念與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建筑指的是采用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對建筑設備進行監控和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建筑形式,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系統、管理、服務和結構4個基本要素,通過4個要素組合為人們提供高效舒適且投資合理的生活環境。智慧建筑必須滿足兩個基本要求:第一,智慧建筑應當為建筑的使用者創造一個有利于激發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適宜的生活環境。第二,智慧建筑應為建筑的管理者提供一套便于控制、管理、通信和維護的設施,使建筑的管理者能夠有效地進行環境控制和安全檢查。
智慧建筑的發展與智慧城市的興起是相互促進的,兩者蘊含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對城市規劃工作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同時推動了智慧建筑與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2]。智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第一,智慧城市具有信息化特征。智慧城市的技術基礎就是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其運行本質就是獲取、處理、分析和反饋信息的過程。由此可見,智慧城市管理的本質就是信息管理。第二,智慧城市具有集成化特征。智慧城市概念的覆蓋范圍非常廣,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能夠通過一個總系統進行調配和控制城市環境中的各類信息,分系統在搜集信息后統一發送給總系統,并由總系統統一處理和反饋信息,這些都直接體現了智慧城市高度集成化的體征。第三,智慧城市具有全球化特征。隨著新媒體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全球化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使人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因此智慧城市也將呈現出全球化的特征。
2 智慧建筑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建筑設計是智慧建筑的重要內容,因而智慧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智慧建筑在設計時應考慮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方式主要包括創新廢水處理技術和高景觀用水設計,其中,高景觀用水設計既能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又能在減少灌溉用水的條件下保障植物生長。其次,智慧建筑在設計時應考慮場所的可持續問題。在選址時選用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小的地點,除此之外還要考慮空氣粉塵和土壤侵蝕等問題;便利的交通設施便于人們的出行,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優先考慮開發污染較輕的工業用地,這既能節約土地,又能夠保障用戶的身體健康。最后,智慧建筑在設計時應考慮對能源的保護和創新設計。企業應安裝能源系統,減少整體能源的使用,降低企業智慧建筑的運營成本,增強環境的可持續性。此外,早期應做好建筑設計,實現設計的最優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樣既有利于提高智慧建筑的創新性,又有利于減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3 智慧建筑在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改進智慧建筑的屋頂設計。屋頂不僅是智慧建筑的主要部位,還是智慧建筑與大氣交換的主要部位,熱能的積累和交換在此產生。因此,屋頂對智慧建筑的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智慧建筑的各種功能設備大多都布置在屋頂,以至于智慧建筑屋頂的電磁資源與空間資源比較緊張。在設計智慧建筑屋頂時應考慮隔熱保溫,減小智慧建筑屋頂出現熱交換的可能,并且,依據智慧建筑的總體要求對屋頂功能設備的布置進行全面考慮,優化屋頂空間資源,減少屋頂設備產生的電子輻射、震動以及噪聲等,保證智慧建筑屋頂的安全性與功能性。
(2)過程管理極為重要。首先,在設計智慧建筑前,技術人員應當深入了解設計標準,特別是硬性規定的內容。其次,確立明確的智慧建筑設計的管理目標,其主要內容包括智慧建筑的環境狀況和智慧建筑的舒適度,考慮濕度、噪音、空氣以及溫度等因素,為智慧建筑的設計提供必要的規范和參考。最后,要加強智慧建筑結構設計的管理,以智慧建筑的力學結構特點、智慧建筑的層高以及智慧建筑的結構形式等內容為主,對智慧建筑的結構穩定性進行綜合考慮,從而減少智慧建筑結構的安全隱患。
(3)重視智慧建筑的節能設計。高效率利用能源是智慧建筑的基本特征,在進行智慧建筑設計時,應當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做好節能工作,設計良好的節能系統和器具,降低智慧建筑的能耗,同時控制智慧建筑的能源消費,節省能源成本,從而促進智慧建筑的節能發展。
4 智慧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
(1)充分運用智能云計算技術。云計算技術對智慧建筑的設計和使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所以,在設計智慧建筑的過程中應當構建云計算平臺,提高平臺的服務質量,保證智慧建筑的應用效率。智慧建筑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一定要朝集成化的方向發展,以集成平臺為基礎,進一步創新和發展計算機服務技術和產品。服務較為完善的云計算平臺能夠供應功能平臺、應用軟件以及基礎設施等服務,智慧建筑云服務中心可以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2)完善智慧建筑體系架構。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智慧建筑的應用價值和優勢較強,然而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其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智慧建筑的融合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這些影響因素,增強相應體系架構的建設,進而約束和規范所有智慧建筑,推動其與智能城市的建設更好地進行融合。
期刊推薦:《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月刊)創刊于1994年,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國家級刊物。交流智能建筑設計的經驗,宣傳系統集成商的理想。主要讀者對象為工程設計人員、技術人員、高校師生、智能領域中的系統集成商、產品供應商、房地產開發商等。
5 結語
總而言之,智慧建筑是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信息科技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使建筑行業不斷朝智慧化的方向前進,智慧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提高[3]。現代化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智慧建筑提供了不竭的發展動力,智慧建筑與智慧城市的融合必將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杜明芳.A I+ 智慧建筑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8,10(3):1-6.
[2] 楊俊宴,鈕心毅,胡明星,等.“智慧城市理論研究在實踐中的探索”主題沙龍[J].城市建筑,2018(15):6-12.
[3] 郭麗娜.智慧建筑淺談[J].甘肅科技,2018,34(9):89-9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