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h色精品,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欧美激情一二三区,成人影院入口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心理學本科生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現狀及關系研究

發布時間:2021-04-30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本研究以某民辦高校心理學本科生為對象,實證調查了解心理學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效能感的現狀及關系。結果如下:(1)心理學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整體水平處于中等偏上;(2)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

  [摘要]本研究以某民辦高校心理學本科生為對象,實證調查了解心理學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效能感的現狀及關系。結果如下:(1)心理學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整體水平處于中等偏上;(2)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和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3)生涯適應力在專業認同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預測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學本科生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現狀及關系研究

  [關鍵詞]專業認同;學業自我效能感;生涯適應力

  長期以來,我國心理學專業只設立在師范大學或者綜合大學的教育學院中,從2001年開始才有部分院校引進該專業,教學內容的設置受教育學科影響較深,理論性培養環節較多,忽略了心理學專業本身的技能型。教育部對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注重培養具備扎實心理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設計部門、工商企業、醫療、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教學、管理、咨詢與治療、技術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進一步明確了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與實踐技能密切相關。2017全國社區心理健康社會工作高峰論壇緊緊圍繞新時代下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心理學與社會工作融合新服務模式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呼吁培養造就一支專業化的心理社會工作隊伍。為全面深化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因此,改變傳統心理學教育培養模式,加強職業化教育,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已經是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大勢所趨。鑒于當前民辦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通過實證調查了解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效能感,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對民辦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某民辦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隨機抽樣,回收246份有效問卷。其中女生177名,男生69名。農村戶口143名,城市戶口103名。大一49名,大二56名,大三47名,大四51名,往屆43名。

  (二)研究方法

  采用秦攀博的《大學生專業認同問卷》,有認知性、情感性、行為性、適切性四個維度,5點計分,得分越高,專業認同度越強,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02。

  運用梁宇頌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問卷》,5點計分,問卷反向計分題為14、16、17題。得分越高,學業自我效能感越高,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3。選用陸曉云的《大學生生涯適應力問卷》,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92,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36,信效度均較好。

  (三)數據處理

  將數據導入spss23.0統計軟件和amos進行處理,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中介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一)心理學本科生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現狀特點

  在生涯適應力上,生涯調適(3.81)的得分最高,體現心理專業學生是能夠彈性地應對生涯發展中的問題,從而產生建設性的行為。而生涯調控(2.93)的得分相對較低,說明學生獨立執行生涯規劃的能力不強,有較強依賴性。

  在專業認同上,認知性(3.86)和情感性(3.98)相對較高,體現出心理學專業學生對專業基本情況的了解程度和專業的情感喜好程度較高,表現出對自己專業的認識和喜好。

  在學業自我效能感上,心理專業學生表現出較好地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3.67),說明專業學生有信心能夠控制自己的學習行為以便達到預期目標。

  且在生源地上,其中學習能力、學習行為、適切性、認知性、行為性、生涯人際、生涯好奇、生涯關注、生涯自信有顯著差異,城市均值高于農村。

  (二)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在年級上的差異比較

  方差分析顯示,情感性、行為性、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生涯人際、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在年級上差異顯著,進一步多重比較發現:在情感性上,大一均值最高,大四均值最低,且大一的均值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差異顯著。在行為性上,大一的均值最高,大一與大二、大三、大四存在顯著差異,大一均值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在學習能力上,大一均值最高,與大二、大三存在顯著差異。在學習行為上,大一均值最高,與大三、大四差異顯著。在生涯人際、生涯自信上,往屆的均值最高,生涯自信上,大一與大二、大三、大四存在顯著差異。在生涯控制上,往屆與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差異顯著。在生涯好奇上,大一均值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往屆,差異顯著。

  (三)生涯適應力在專業認同與學業自我效能感中的中介作用

  相關分析得出:專業認同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專業認同與生涯適應力、學業自我效能感與生涯適應力均呈顯著正相關(r=0.690,r=0.605,r=0.734,p<0.01),進一步中介檢驗。生涯適應力在專業認同和學習自我效能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專業認同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直接影響占56.53%,生涯適應力在專業認同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間接影響占43.47%。

  三、討論

  (一)心理學本科生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現狀

  第一,專業認同總體得分較高,其中適切性的得分較低,情感性得分最高,這與陳立研究結果一致。表現出心理學生對于本專業較喜歡,但認為本專業與自身匹配程度較低。可能是,很多心理學學生一開始出于對心理學的好奇,選擇了心理學。但進入該專業后,發現與影視劇中所看到的、跟自己了解的心理學有不同,產生了落差。在專業學習中開始發現和思考可能某些方面不太適合本專業的發展。但學生在認知性、行為性、適切性上存在生源地差異,城市學生高于農村。這可能由于城市的學生從小接觸的新鮮事物較多,在信息資源獲取方面有優勢,對專業的了解高與農村學生。同時,專業認同上存在年級差異,其中情感性和行為性上差異顯著,大一最高,其次是往屆學生,這與陳立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由于大一剛進入大學,在行動力強,還保持著高考緊密學習的狀態,而往屆學生因處于工作階段,對專業的投入度高,表現出更多的專業化行為。

  第二,學生學習效能感處于中等偏上,在學習行為上表現出較好的學業自信,對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行為認可度較高。這與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科性質有關,屬于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科學,所開設的課程不同于其他專業,培養了學生的學業興趣,進而提高了學生學業自信水平。且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在學業自我效能感上有差異,農村學生低于城市,這與孔維恒研究相一致。農村地區的學習資源相對城市偏少,可能影響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對新的學習模式的適應,導致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偏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學業自我效能感上在有差異,大一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級。部分學生對于自己的高考成績較于滿意,對學業充滿希望。而大二、大三、大四偏低,隨著學科專業學習的逐漸深入,難度提升,影響了學生對學業能力的主觀判斷。

  第三,學生的生涯適應力處于中等偏上,與趙小云研究一致。心理專業學生表現出較高的生涯調適水平,而生涯控制的得分相對較低,這與韓燕霞研究較為一致。生涯人際、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關注在生源地上有差異。不同年級在生涯人際、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上有差異,在生涯適應力總分及各維度上,大一和往屆的學生較高,大學生涯發展呈現“V”發展。這是由于大一新生剛開始大學生活,對自己周圍的一切事物感到十分新鮮,對未來有著無比期待和向往,生涯適應力的水平較高;但隨著深入學習,發現自己還存在許多不足,會產生對自身的不自信。

  (二)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關系

  從研究可知,專業認同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呈顯著正相關,表明對心理學專業認同的增加對學業自我效能感有促進作用。學業自我效能感與生涯適應力呈顯著正相關,生涯的選擇和關注會影響一個人的學習。專業認同與生涯適應力呈顯著正相關,原因是個體對心理專業的認同感強會增強對相關專業的生涯關注,從而增強生涯適應力。研究發現專業認同是學業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的心理變量,既直接影響心理學本科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也通過生涯適應力這一中介變量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產生間接的影響。探究其原因:學生的專業認同度越高,對專業也越喜歡,越能主動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提升生涯適應力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在生涯調適、生涯好奇、生涯人際和生涯自信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從而增強學習行為和學習能力,表現出更高的學業自信。

  四、結論

  (1)心理學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生涯適應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2)在生涯適應力上,大一和往屆的學生較高,階段生涯發展呈現“V”發展;(3)通過路徑分析:生涯適應力在專業認同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預測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論文作者:蘇文靜,王冬梅

  相關期刊推薦:《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開放職業學院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省級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欄目設置:創新創業論壇、高等教育論壇、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教與學、理論學習研究、外語教學研究、文化藝術研究等。征稿范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政治、經濟、哲學、法學、管理、社會學、語言文學、外語、藝術以及相關交叉學科。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泽州县| 吴旗县| 三门县| 宣汉县| 宜都市| 普兰县| 贵州省| 法库县| 西峡县| 东乡县| 安平县| 兰坪| 乌兰县| 义马市| 华阴市| 上虞市| 元朗区| 北宁市| 遵义市| 曲沃县| 民丰县| 武邑县| 长武县| 红原县| 邹平县| 民权县| 临漳县| 宁陕县| 乌兰察布市| 阜阳市| 寿光市| 钟山县| 郓城县| 宣城市| 垦利县| 武乡县| 奉化市| 双流县| 金溪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