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伴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诖耍疚囊詥纹瑱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為例,探討了如何在單片機應用技術的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了,通過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造
摘要:伴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為例,探討了如何在單片機應用技術的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了,通過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提升,為社會培養真正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創造能力
引言: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工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變化,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以及很強的實際應用能力,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以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為例,過去的教學經常忽視對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需要積極地進行課程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一、改革的目標和思路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建設的宗旨是專業性、實踐性、創造性。為了提升學生創新創造的能力,應該和行業緊密地對接,使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模式,使用具有高共享性的課程資源,使課程的效果達到較高的水平,學生能夠滿意學校的課程安排,使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具有很高的應用性。具體的思路如下:
第一,將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內容融入創新創造能力教育,保障針對創新創造能力的教學能有足夠多的學時,將電子產品項目作為教學的載體,完成對課程內容的重組。第二,借鑒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也就是構思、設計、實現及運作,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使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使用內培外引的方法教學,使校企教學的團隊擁有相應的教學資質。第三,建立單片機創新工作室。第四,使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資源庫變得立體化,而且具有很高的水平及共享度[1]。
二、改革的內容和措施
(一)優化對課程教學的安排
教師需要將對學生創新能力及創造能力的教育滲透至課程教學之中。在進行理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企業調查并吸取畢業生的反饋,對單片機技術應用的崗位進行分析,將典型的工作任務提取出來,并且將其設置為課程學習情境。在設計單片機應用技術這門課程的項目情境時,教師需要做到由淺入深和互相嵌套。學生需要依據工作步驟來完成項目,并且通過完成項目來獲得相關的知識及技能。通過“做中學”來激發并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相關知識推薦:教學論文發表哪些期刊有用
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加入對針對創新創造能力的教育理念。比如,在室內燈光顯示系統的設計及制作項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項目導入到課堂中來,擴寬講解的思路,滲透創新創造理念給學生。可以給學生講解在單片機領域取得出色成績的風云人物的經歷,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與單片機領域有關的論壇討論中,安排學生搜索有關的電子產品,以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與對于學習的熱情。在制作項目時,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創新設計產品。
教師在串聯教學的知識點時可以利用實踐項目,通過新知識的介紹來幫助學生進行項目的制作。比如,在室內燈光顯示系統的設計及制作項目教學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學習新的知識點和學會設計軟硬件。學生應該在課后查閱有關的信息、對硬件電路進行制作、多次調試編程且提出修改的意見。
對課程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主要可以分為兩方面:第一,重建實踐教學的環節,將實踐教學的環節分為實驗、設計實踐和課外創新科技活動三個模塊。比如,教師應該對目前的實踐教材進行完善,鼓勵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和科研創新活動,完成對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生在科技競賽和科研創新活動中表現優異,教師還可以推薦他們加入到科技開發項目中,使學生可以真正地體會到創新的環境。第二,教師應該完善實驗的內容,改革以往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教師應該將實驗延伸,使學生做到“一學習,二設計,三創新”,使學習的路徑能夠獲得反饋,指引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創新。比如,可以并行I/O口實驗,教師在學生完成了使“跑馬燈”延時閃爍和實現開關控制燈的基本功能之后,安排學生完成對可變色的LED廣告裝飾的設計,在“設計—制作—調試—設計—調試”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及創造潛力。
(二)使用CDIO模式教學
CDIO模式提倡以工程項目為主,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在教學階段,教師應該對CDIO模式進行充分地借鑒,在課堂教學中要依據情境教學“六步法”進行,使學生可以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使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本文舉了室內燈光顯示系統的設計及制作項目的例子,由項目成員及企業技術人員來共同對情境教學“六步法”的信息單進行設計,教師在項目教學時使用六步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小組內合作開展項目。待到項目完成之后,由學生進行答辯匯報。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學生可以自覺地進行學習、實踐和合作,多次學習實踐理論,做到知識內化[2]。
(三)打造具有相應資質的教師隊伍
院校應該安排教師到自辦企業和合作基地中鍛煉,參與到企業的項目論證、技術改進及產品研發中去,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院校應該鼓勵教師去參加學校和學校外的職業技能比賽,開展“互聯網+”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培訓,增加教師的實踐經驗。院?梢蚤_展“專家進課程”的活動,聘請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到校園內授課,開闊學生的眼界。在課程實作項目中加入校企橫向項目,使學生能夠參與到項目的研究之中。院校應該安排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參觀和學習,感受企業的文化,對工作的流程及規范進行了解,可以使學生獲得工作經驗,增強其崗位實踐能力。
(四)成立單片機創新工作室
學校、教師與學生一同管理單片機創新工作室,由學生進行獨立選題和自由立項,在教師及學校論證通過之后,給予學生所需的儀器設備和經費。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難度的課題,由學生來共同研究。學生可以參加有關的比賽,將學生的創新成果孵化成產品,將其作為學生在單片機應用技術這門課程的期末考核的加分項。
(五)成立相關的課程教學資源庫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的成立,有助于優質資源的共享。使用文本、圖片、音頻及視頻等多媒體素材來共同構成教學資源庫,使教學資源庫更加立體,使這一資源共享平臺能夠持續更新并且開放管理,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同享有學校的資源,以全面滿足他們的教學及學習需求。
結束語: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出于為社會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的目的,院校應該積極地進行課程改革,針對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將其靈活運用,還可以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目的。——論文作者:張議心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