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無論是傳統教學模式還是現代多樣化教學方法,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離不開板書的應用。從某種角度來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板書,就如同該節課的導游圖,若板書書寫規范良好,那么學生就能根據板書的內容對課上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了解和梳理,從而提升
摘要:無論是傳統教學模式還是現代多樣化教學方法,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離不開板書的應用。從某種角度來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板書,就如同該節課的導游圖,若板書書寫規范良好,那么學生就能根據板書的內容對課上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了解和梳理,從而提升課堂的強化效應和思索效應。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重視板書書寫,確保板書能夠在語文課堂上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從而實現語文課堂的優化。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教學板書設計
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界面臨的一次整改,雖然這次改革使教師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思想都發生了改變,但卻不意味著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很多傳統教學包含的教學元素對學生的教學也有積極作用,而板書就是其內容之一。對于語文教學來說,一堂出色的語文課程是離不開板書設計的。雖然新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教師也不能忽視板書的作用,反而應該以更為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板書。有研究板書的學者曾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板書的設計,從某種角度來看,就如同砍掉了教師的一只手,同時蒙上了學生的一只眼,而這樣的情況抑制了教師的教學,同樣也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自然無法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為此,本文結合實際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情況,對如何優化教學方法,有效利用板書輔助教學進行研究。
一、語文板書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節優秀的語文課堂,離不了有效的板書設計,而教師在進行板書設計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條理性原則
板書是展示整個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板書設計的條理性,確保板書能夠清晰的展現所學文章的脈絡,讓學生們根據板書就能夠實現對全文的了解和認知。由此可見,好的板書能夠快速的讓學生對全文內容進行掌握,同時還能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文章內容的梳理。
2、簡約性原則
板書是整篇文章或整節課堂的高度概括,所以教師在進行板書設計時,一定要突出它的概括性,將復雜的文章內容進行簡化,確保板書內容是作品的寫作提綱。運用簡單明了的文字對板書進行設計,能夠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教學內容,有效減輕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從而實現高中語文課堂的優化。
3形象性原則
若板書內容設計的過于死板和抽象,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很難借助板書來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賦予板書形象性,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的同時,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4、新穎性原則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了解到板書所展示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圖表等方式進行板書書寫,并在設計板書的過程中添加一些有趣的元素,在展示文章內容的同時,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實用性原則
在日常的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忽視板書設計,一個好的板書能夠更好的展現文章內容,同時也能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解題思路,而這種應用所展現的正是板書的實用性。
二、新課改下語文板書設計要處理好的關系
(一)有和無的關系
自新課程改革推行后,我國的課堂教學中,一些不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式被逐漸拋棄,并開始提倡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努力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雖然這一思想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極大出入,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板書要被現代多樣化多媒體教學形式所代替。對于教師來說,板書設計是教師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之一,教師教學的每節課程幾乎都要涉及到板書,其板書內容或多或少,或糙或精,但都不能缺少板書這一重要元素,若課堂上沒有呈現出板書內容,那么這堂課的教學效率就會很低。不書寫板書的課堂看似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但實際上是對學生完全的放任,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體現。
(二)主和次的關系
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板書是課堂教學畫龍點睛的存在,更是課堂教學優化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師為了追求完美的板書設計,忽略了很多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例如引領學生進行課文朗誦、注重學生實踐學習等等,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分清板書設計與課堂教學內容實施的主次關系也十分重要。
(三)直白和形象的關系
注重板書設計的新穎是所有教師共同追求的,適當的注重這一問題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但若過于強調該內容,則會嘩眾取寵,反而忽視了板書真正的作用。所以,相比起展示板書的新穎,在板書中清晰展現整篇文章的邏輯結構更為重要。
(四)預設和靈活的關系
教師在設計板書時一定要認真仔細,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切不可馬虎大意,隨心所欲。雖然教師在教學之前會設計好板書,但不意味著板書內容不可改變,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所設計的板書與實際教學產生出入,那么教師就可以對板書進行適當更改。除此之外,教師要賦予板書形式的靈活性,但前提是不與實際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相違背。若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所得答案與教師自身所預想設計的內容不符,教師也應該學會變通,對學生的方法給予大膽采用,盡量避免生搬硬套的現象出現。
一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對板書的書寫并不重視上述的幾點原則,甚至在板書書寫上存在消極心理,這不但對學生的實際學習造成了影響,還讓板書成為了十分雞肋的存在。
高中語文板書設計的創新樣式
(一)摘錄要點式
摘錄文章重要信息,并將相關內容在板數中得以展現,并將關鍵信息進行串聯,有效展示出其結構關系,如示例圖1所示。該圖為高中語文選修中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合歡樹》一文的板書。從圖中可看出,該板書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而作者也是將合歡樹作為載體,抒發情感。
又如,在杜甫的《登高》的教學,該詩中蘊含了作者對于國家的興嘆,由景入情,通過景象的描述與情感的表達體現了作者的悲愴之感,這種“悲”既是對自己的悲鳴,也是對國家的憂心,在悲中充分體現了杜甫的圣人人情懷。而杜甫就如同板書所構成的這只風箏,以詩歌為載體向我們款款走來,穿越時空由大唐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以其利國利民的圣人情懷感染著我國的年輕一代,滋養我們的心靈。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即使窮困潦倒也要擔負社會責任。
(二)文體特點式
不同文體,其閱讀要求也不同,所以在進行板書書寫時,一定要體現出文體的基本要素,并且在本書中展示文章思路。這樣的板書更適用于習題課和復習課,能夠有效地輔助學生進行問題解決。
示例 2:小說“菊癡”———高中語文課外閱讀
從其板書設計中可看出文章整體特征和文體閱讀思路。而該板書將小說的要素以及作者的態度和給讀者的啟發內容都展現出來,完全發揮了板書的作用。
又如,《論中國詩》的教學。該篇文章篇幅適中,在文章充分融合了中西方文學、哲學與繪畫,既體現了作者的文學素養,又彰顯了作者的文化自信,而這種文化自信正如板書中所示,被滲透于文章的立場、特點與結論中。而這種文化自信正是當代高中生急需樹立的,在板書中對文化自信的強調能夠強化文章對學生的影響,同時能夠體現文章的文體特點。
相關論文推薦: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總結:對于教師來說,設計板書并不難,但卻需要投入足夠的耐心和精力,也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鉆研。若教師能夠完成上述內容,那么就能夠發現蘊含在文章中的奧秘,并設計出合理板書,提升教學效率。——論文作者:梁光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