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1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我國老齡人口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與國家政策推動下,醫養結合的養老理念與服務模式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發展的如火如荼。根據醫養結合發展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醫養結合服務規范,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對提高醫養結合的服務質量、建殳有效的監管、績效評
[摘要]在我國老齡人口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與國家政策推動下,醫養結合的養老理念與服務模式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發展的如火如荼。根據醫養結合發展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醫養結合服務規范,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對提高醫養結合的服務質量、建殳有效的監管、績效評估與約束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分析了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認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良性發展離不開標準化的行業規范。盡管制定過程會面臨一些問題和考驗,但服務標準化的建設能夠形成更加系統、標準、科學的“醫養結合”模式。
[關鍵詞]醫養結合;服務規范;SWOT分析
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全國各地區對于“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構建的關注逐漸升高。目前,醫養結合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盡管政府部門在政策上給與了支持和技術指導,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努力,但是,國家層面尚沒有岀臺詳細的政策細則和行業標準對醫養結合服務工作進行指導和規范。以往的養老政策中提出過老年人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服務的內容,但是也僅局限于養老和醫療獨立運行的狀況下,對于醫療、養老結合服務機構同時開展兩種服務的情況并不適用⑴,這使得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在開展相關工作時無據可依,比較混亂。
從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發展進程來看,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已經成為推進醫養結合服務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之舉。本文運用SWOT分析S(strengths)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優勢,W(weakness)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劣勢、O(opportunity)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機遇.T(threats)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威脅,將醫養結合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并提出合理建議。
.1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優勢
11政策支持
優勢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醫療與養老相結合的新型養老理念⑵。2018年兩會期間,醫養結合的推進問題再次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十九大的順利召開,養老產業的政策制定逐漸向行業標準與規范的趨勢發展,“放管服”做到了進一步的落實和細化。在當前人口老齡化形勢下,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模式既是政府主導的福利性社會事業,也逐步上升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未來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會越來越大,對于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標準化的建立也將會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層面。
1.2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的資源保障初具規模
近年來,國家和政府對養老問題的關注與資源的投入使得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醫療服務方面,老年人對中醫治療、預防、保健等傳統醫學有較高的認可,中醫養生也被很多老年人所推崇。因此,中醫療法可作為主要的醫療手段在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中應用和推廣;資源保障方面,國家和政府對養老資源的投入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共15.5萬個,比2016年增長10.6%;744.8萬張養老床位,比2016年增長2%。養老補貼方面,61.3萬老年人享受護理補貼,比2016年增長51.5%;354,4萬老年人享受養老服務補貼,比2016年增長25.3%⑶?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在資源保障上已初具規模,如果能夠盡快建立專業、科學的服務標準和規范,不僅有助于提高服務質量,減少無效供給,而且有助于推進醫養結合的快速發展。
2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劣勢
2.1政策規定多為宏觀層面和指導層面,缺少具體規定
2013年以來,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使得醫養結合得到了廣泛關注,但大部分政策是在宏觀層面起指導性作用的,而在醫養機構的準入標準、培訓和上崗資質、服務內容、范圍、標準、評估管理制度等細則方面缺少具體的規定⑷,在2015年國務院《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中,雖然明確了醫養結合的重要性、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組織實施,但針對醫養結合試點項目、試點地區統一的規范管理卻還未出臺相關政策。2018年1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出臺《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從9個方面對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作出了規定,涉及的國家標準數量大、涉及面廣。但是存在的問題是,過于局限于養老機構內部的管理,而對適用于醫療加養老相互融合的情況,沒有出臺規范條款。醫養結合屬于新興產業,許多問題需要及時給與正確的技術指導和標準規范,否則就會亂象叢生,醫養結合服務正在不斷地推進中,盡快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將是推動醫養結合產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政策性保障。
2.2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正處于摸索階段,經驗不足
目前,醫養結合發展仍處于探索、艱難摸索階段。理論層面上,醫療加養老的整合能夠解決老年人的雙重需求,但是受我國醫療衛生發展不均衡大環境影響,在實際操作中經驗不足、資金不足、技術不到位、缺乏專業人員等原因,造成發展舉步維艱。雖然有些服務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但是,由于我國國情不同,資源不同,人口比例不同等現實條件的制約,不能盲目對國外經驗生搬硬套。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的建設需要建立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實情況和需求來推進。
3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機遇
3.1醫養結合政策制定趨于專項化
從國家政策頒布情況來看,2013年到2018年間頒布的養老政策有26項,其中專門涉及醫養結合的政策有9項,占比34.6%⑸。從醫養結合政策內容來看,未來幾年醫養結合工作的重點從推進醫養融合發展的宏觀層面指導轉向制定保障措施、建立協作機制、建立專業化的工作內容等方面。從醫養結合養老政策制定的趨勢來看,未來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的標準與規范的政策出臺也將指日可待。
3.2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已有先行者
山東省于2015年12月發布了《醫療養老結合基本服務規范》來促進本地區醫養結合服務向規范化、制度化的發展;江蘇省泰州市質監局于2017年1月發布實施了《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規范》泰州地方標準;山西省于2017年實施由本省自制的《醫療養老結合基本服務規范》⑹;河南省借鑒省外和國外豐富經驗,確定各項技術指標,起草標準討論稿,并經過多次論證,于2017年形成初稿⑴;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試點”被列為國家級試點項目⑻。從以上地區制定的醫養結合服務規范情況來看,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的建設并不是止步不前,雖然國家級的規范方針還未出臺,但是各地區醫養結合服務規范的制定,將助推和帶動其他地區和國家級服務規范和標準的制定。
推薦閱讀:哪些醫學類普刊比較好發
4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所存在的威脅
目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制約著其發展和相關政策的落實。
政府多頭管理,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能否落實令人擔憂。一直以來,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自成體系,互不銜接,各部門之間多重管理,導致制度、行政職能及資金管理相互割裂,難成體系。例如,民政部門和衛生部門各自基于不同的護理等級分級制度,來判定老年人入住養老院,民政部門和衛生部門分別以生活照護水平和身體健康水平做為評估標準。這就造成了對同一名老人出現不同評估結果,導致不同待遇的困惑,嚴重影響了醫養結合具體工作的實施。此外,在行政審批和管理方面,民政部門負責審批和管理養老機構,老齡辦組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衛計部門管理醫療衛生服務,醫保支付政策由人設部門制定⑼。這種多重管理造成了醫療養老資源難以協調統一。并且,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的制度制定、行政管理、財務分割等又都涉及到民政、衛生、老齡和社保部門,雖這四個部門各有職能分工,但仍存在職責交叉、業務交織的情況W而且各部門的考核標準并不一致,讓“醫養融合”型養老機構弄不清到底誰是業務主管部門,以誰為基本標準,從誰那里得到扶持等。由此可見,如果不及時解決這種“多頭管理”或“多頭不管”的局面,不僅造成各部門在政策落實上難以協調一致,而且會影響到未來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的建設和實施。
5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基本思路
5-1加強政策指導,各部門聯合協作
建議政府部門加大醫養結合服務規范建設的政策扶持與引導,加大對標準化建設的宣傳力度,盡快發布醫養結合服務規范或標準化建設的政策指南;民政、衛生、老齡、社保等部門要積極協調醫養結合相關事宜的辦理,相互配合并結合醫療、養老、資金、資質等不同層次和級別的需求,根據現實情況共同協商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的建設與規范的制定。
5-2明確服務定位,依據運行模式、服務內容制定標準
目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已發展出“整合照料”“聯合運營”和“支撐輻射”三種運營模式,每種運營模式都存在不同的資源優勢和劣勢o在標準建設和服務規范制定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每種模式的資源優勢、規避劣勢、彌補不足,根據每種模式的運營特點和方式分別制定標準和規范,例如制定《社區醫養結合照護標準》《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照護標準》和《醫養結合聯合運營標準》等。
同時,要根據服務內容制定標準,例如,醫療護理標準、心理治療標準、日常護理標準等;制定規范時,建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規范細則和操作準則。除了制定服務規范標準,還應制定組織管理標準.包括人員資質和培訓、人員配備、機構治理和風險管理等標準。
5-3關注服務對象,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制定標準
相關部門應對老年人的需求情況和滿意度進行調査研究,然后根據需求制定標準,以保證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標準與規范的制定不僅要注意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為基礎,更要注重標準的可推廣性和可行性。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要堅持“醫+養+護”一體化服務原則,因地制宜,根據醫養結合發展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參考國際標準,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建設符合服務對象需求的“醫養結合”行業標準。
5-4結合自身發展,創新行業規范
在國家政策出臺之前,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醫養結合發展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區的醫養結合服務規范;一些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機構,如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的養老機構、醫院與養老院聯合的機構、社區老年服務站與醫院聯合的機構等,都可以制定特色、創新性的醫養結合服務標準[⑶,以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需求,做行業的先行者。
結語,目前,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仍處于初步推行階段,服務內容缺乏標準化指導,運作過程缺乏規范化管理,服務質量缺乏專業性評估;卺t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良性發展必須依賴于標準化的行業規范建設。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資源優勢,抓住政策機遇,理清運行模式,明確機構定位,以服務對象需求為導向,制定出適用性強,利于推廣的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和規范,推進醫養結合事業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