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08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建筑物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豐富著我們的新鮮感和體驗感的同時,更多是對于建筑消設施隱患的擔憂,畢竟因建筑消防設施不夠完善引發的火災慘案比比皆是。如何在事故發生前盡早預防,進而杜絕事故的發生,此時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建筑物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豐富著我們的新鮮感和體驗感的同時,更多是對于建筑消設施隱患的擔憂,畢竟因建筑消防設施不夠完善引發的火災慘案比比皆是。如何在事故發生前盡早預防,進而杜絕事故的發生,此時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問題;策略
1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的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市場管理不規范
無序的市場管理,不規范的競爭導致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檢測服務水平低、檢測亂報價的現象。由于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的要求較高,在不少地區這一行業被蒙上了一層地方保護主義色彩,同時檢測服務跨省市運營存在一系列不便,更導致部分地區形成行業壟斷,無法形成良性競爭。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獨家經營,在服務的過程中,一邊收取高昂的檢測費用,一邊卻提供著低質量檢測服務。
1.2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法律地位不確定性導致行業發展無序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面臨的現狀是由于缺少相關法律的明確規定,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于自身的發展規劃以及機構本身承擔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定位模糊。這就直接導致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行為有些失管,有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不惜與施工單位夸口“包過”,降低檢測質量的要求。另外,在一些行業競爭力較大的地區,有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為了生存降低檢測成本,壓低市場價格,擾亂市場,進而導致“低價位服務,低質量檢測”現象層出不窮,行業之間惡性競爭。
1.3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缺乏具體的檢測標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消防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與建筑消防技術水平相對應的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標準也應不斷更新。但目前我國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還沒有一套完善、具體的檢測標準。同時,不同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承擔的檢測內容不盡相同,檢測標準應有所不同。由于缺乏檢測標準,直接影響到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的質量。
1.4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不專業,檢測人員缺乏專業素質
由于建筑消防設備檢測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合格檢測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都是未經系統培訓就上崗的。一些事業單位成立之初就缺乏專業人才,隨后的人才培養和考核更無法滿足要求。如果檢測人員不了解檢測環境,不熟悉檢測設備和儀器,將降低檢測質量。有的甚至使用不準確、無效的檢測設備和儀器,最終導致檢測質量和服務水平低下。而且,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也缺乏可信性。
1.5有關部門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不足
一方面,消防機構改革后,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格被取消,消防監督機構失去了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基礎,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沒有真正的監督職能。這樣,就形成了當前消防技術服務組織監督管理真正意義上的“真空”狀態。另一方面,一些重點消防單位未對消防設施進行年度檢查,運行正常,缺乏消防監督。主要原因是重點單位負責人在消防監督部門有熟人,通過私下溝通或利益交流逃避抽查。
2完善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工作的策略
2.1樹立正確的消防探測觀念
長期以來,我國消防工程檢測行業服務水平不高。然而,隨著檢測行業向市場化的發展和與國際市場的逐步融合,行業從業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檢測行業的定位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既然是服務,就要注重信譽、態度和服務質量。這種服務并不意味著為了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而犧牲檢測的公平性,而是在保證檢測公平性的前提下提高檢測服務的滿意度。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梢杂行Эs小我國消防工程檢測行業與國外同行的差距,提高我國消防檢測水平。
2.2提高火災探測人員的業務水平
消防安全檢測機構人員資質必須符合相應標準。如教育程度、理論基礎、實際工作能力等,檢測機構應明確規定技術負責人和負責人的資格條件,高級、中級管理人員必備的資格條件和技術檢測人員的資格條件,并按相應條件聘任各崗位人員。對現有的火災探測人員,要繼續加大培訓力度,經培訓和國家有關資質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目前的培訓體系主要是在職培訓,缺乏專業培訓機構和培訓師。國家要在消防專業院校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消防專業培訓機構,培養更多的消防專業人才。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安全咨詢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對消防安全評估結果負法律責任。
2.3加強火災探測資質認證
現行的火災探測資質認證方法與實驗室的火災探測資質認證方法相比,價值不大;馂奶綔y是通過綜合各領域專業知識,對消防設施和措施進行的綜合探測。因為火災探測不僅是對消防設施質量的測量,也是對建筑工程質量的檢驗和考慮,是對消防環境安全的判斷,是對消防設施運行程度和使用壽命的基本判斷,并對綜合消防標準進行認證。因此,對現行的資格認證模式進行大規模的創新勢在必行。建議借鑒一些建筑工程公司的管理模式。此外,我們還可以制定一些行業和實踐標準,規范市場,全面規范操作一些檢測單位的服務條款和設立條件,謀求消防檢測行業的高效發展。
2.4明確職責范圍,承擔法律責任
大部分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在成立之初,到后來的運行管理都缺乏法律依據。進而導致市場上出現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之間惡性競爭,漫天要價的現象。今后的工作中務必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實現合理化、法規化管理。在現行的《消防法》中加入關于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的規定,按照各類不同的檢測服務界定其檢測范圍,確立其產生依據及法律地位。同時制定與本法相適應的法規,明確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條件、服務標準、法律責任和收費標準,對于機構內部人員、儀器管理達到專業性要求。
2.5明確檢測標準,實現“因地制宜”
制訂一套明確的、完善的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標準,讓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在檢測過程中有據可依,實現高質量檢測。同時依據不同性質的檢測項目制定不同的檢測標準,例如現在有部分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都在開展竣工驗收檢測,而相關文件中明確的檢驗標準對此已不再適用。如何依據不同性質的服務內容,制定相應的檢測標準和運行程序,將成為亟需解決的工作重點。
2.6加強監管力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
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績的今天,藝術性、實用性等等各類建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保障建筑消防安全也顯得尤為重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作為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一道有力屏障,實現公平、公正、高質量檢測更是至關重要。為此,消防監督部門要發揮監督管理職能,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向社會公開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高標準嚴要求,防止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出現為高利潤降低檢測標準,嚴厲打擊低質量檢測服務。
結論
綜上所述,在經濟、技術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天,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成為一項保障消防安全不可或缺的工作任務。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工作是一項要求在項目檢測中,更好地融合自身專業性、技術性、公正性的特點的工作。通過完善的法律體系的約束以及公安消防機關大力度的監督管理,同時各類不同性質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在檢測服務市場化的進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提供給社會更高質量的檢測服務。——論文作者:張學東
相關期刊推薦:《建材與裝飾》雜志是由成都市新聞出版局主管、成都市新聞出版發展中心、成都市裝飾技術研究應用協會聯合主辦的具有全國統一認刊號的省級綜合性建材科技期刊。它是一份深入反映建材與裝飾業相關動態的大型行業媒體,全面反映建筑材料、裝飾領域及其相關行業的概況,報道最新技術動態,傳遞各類信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