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10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通過研究和開發學分銀行的轉換途徑及方法,設計出靈活的輸出模式,能夠有效對接學分銀行平臺數據,繼而推動各類教學數據的相互銜接,構建一個終身教育的互通式立交橋。 關鍵詞:成人學歷教育;數據同步;信息技術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落實
摘要:通過研究和開發學分銀行的轉換途徑及方法,設計出靈活的輸出模式,能夠有效對接學分銀行平臺數據,繼而推動各類教學數據的相互銜接,構建一個終身教育的互通式立交橋。
關鍵詞:成人學歷教育;數據同步;信息技術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探索建立多種形式學習成果認定機制,暢通不同類型學歷教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之間轉換通道,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以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
華東理工大學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率先實施學分認定與轉換,打破教育領域的封閉現狀,融通成人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促使終身學習者共享特定區域內的教育資源,滿足學習者利用彈性學習時間自主學習的要求,這對推進終身教育建設,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學習型人才,實現學習型社會尤為重要。因此,研究推行搭建終身教育“立交橋”的學習體系和轉換機制模式,對實現各類教育相互銜接、相互溝通,暢通學分互認和轉換渠道具有重要的意義。
華東理工大學作為上海市成人教育協會院校教育專業委員會“學分銀行”課題參與單位之一,一直在積極研究探索學分認定和轉換的機制,促進學分銀行建設。對于學分認定和轉換,項目組前期做了大量調研和準備工作,結合成人教育學生的特點和成人高等教育現狀,將理論聯系實踐,研究出了行之有效的學分認定和轉換模式,同時也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實施途徑,并堅持化繁為簡、標準清晰、規則明確、程序簡練、操作可行的原則和標準。
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學分認定和轉換機制及實施途徑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非學歷職業資格證書與成人學歷教育課程學分之間的認定與轉換;
二是成人學歷教育課程與非學歷資格證書之間的認定與轉換;三是成人高校間學歷課程學分之間的認定與轉換;四是高等教育自考考試課程與學歷課程的認定與轉換。
無論哪種模式,都涉及課程成績轉換問題,也就是說如何將高校學生所修課程成績,通過數據同步接口,同步到學分銀行系統中,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行之有效的課程成績轉換管理機制,有效共享教學成果,從而達到學分互認的目標。
相關期刊推薦:《當代繼續教育》創刊于1983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深入成人教育第一線,宣傳國家成教方針政策,探討成人教育理論,交流成人教育信息,指導成人學習,跟蹤成教學員現狀,透視成教熱點,提供就業指導。是成教同仁思想交流的陣地,是展示成人教育的窗口,是社會學習者的良師益友!
二平臺設計方案和實施
(一)項目基礎
目前華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具有完善的教學管理系統,在基于C/S架構的教務管理系統中,有效地記錄教學計劃中各類課程的教學記錄;其中學籍管理模塊保存有完備的學生個人信息及學生成績檔案,為學分互認及雙證融通奠定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二)技術實施
基于華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教學管理平臺之上,依據學分銀行中學分互認要求及雙證融通課程建設要求,有效進行課程篩選及對應專業的成績輸出,即可完成雙證融通的課程成績遷移,實現學分互認的功能。
基于B/S架構的學院平臺已經搭建成功。在此基礎上依據學分銀行數據輸入結構,針對已有畢業生的成績檔案,批量定制輸出各類層級的學習成績,有效對接學分銀行入口,方便數據同步遷移。
1.接口設計輸出
依據“上海市終生教育學分銀行管理系統”的學習檔案管理要求,開發出接口模板,靈活輸出高校畢業生數據。
“高校學生成績信息”數據上傳的EXCEL模板字段依次為:學生姓名、身份證號、界別、專業名稱、課程名稱、教育層次代碼(20=本科,21=?疲22=專升本,23=高起本)、教育類型代碼(30=成人高等學歷教育,31=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歷教育,32=網絡高等學歷教育)、畢業/結業或者肄業代碼(40=畢業,41=結業肄業)、學分、學時、成績、獲得時間字段。
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從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實施、教學過程監督、考場安排及教師登分過程監督等方面均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再此基礎上,只需要設計出接口平臺,該接口平臺可以根據學生入學年份及學制年限,選擇畢業年級及學習層次,定NExCEL表格單個sheetZK作簿的記錄行數,從而靈活定制每張sheet表的文件大小;按照學分銀行導入數據表的格式和大小要求,采集教學管理系統中學籍檔案,并按照“高校學生成績信息”模板樣式,批量完成數據輸出。
2.學分銀行數據對接
管理人員登錄“上海市終生教育學分銀行管理系統”(網~ilkhttp://wwW.shcb.org.cn/)的后臺,進入學生的“學習檔案管理”,選擇學分批量導入,則將之前批量輸出的數據,按照系統提示的要求上傳到學分銀行數據庫中,繼而有效的實現了數據同步遷移。
管理人員也通過學分銀行上報日志管理,查看上報人、上報時間、上報的文件名及上報成功的記錄數。如有數據沒有上傳成功,可以通過修正未成功的學生注冊信息,確保學生信息準確無誤,即學生的姓名和身份證注冊時唯一,再重新上傳學生學習檔案,直至數據上傳全部完成。
3.雙證融通的技術實現
作為“學分認可型雙證融通”項目試點單位之一,學校選擇了藥學(專升本)專業教學計劃中分析化學與實驗、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三門課程與“化學檢驗員”(四級)職業資格證書理論部分開展了認定和轉換工作。
依據化學檢驗員(四級)職業資格證書理論知識鑒定要素細目表,分別將三門課程授課內容一一與鑒定要素細目進行匹配。由于職業資格證書鑒定的培訓特點,自成體系,既有全面的基本理論知識,也側重職業技能、行業規則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所選定與之匹配的分析化學與實驗、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三門課程。
具體轉換方式:
用戶注冊:各學校以居民身份證號為依據,以全國統一的學生電子檔案為基礎,建立在校學生的學習者學籍,通過對學生姓名、身份證號完成用戶注冊。
學分轉換規則:學生在校期間完成的相關專業課程學習之后,其中的一門或者多門課程,經過認證之后,經由我校開出專業課程學習證明,可以被相應發證機構的認可,代替證書相關理論考試內容。
填寫課程轉換表:主要涉及內容有專業名稱,課程名稱,學分,取得成績,擬轉換的證書名稱、證書等級、證書代碼和發證機構。
存入學分銀行:將課程轉換表導入學分銀行中,真正實現課程與證書的互認。保證學習者權益,保證高等教學質量。
平臺技術實現:藥學專業的畢業生如在校期間修讀了雙證融通學分互認課程,在畢業時,將課程成績隨同畢業生成績及畢業時間通過接口平臺轉換成“高校學生成績信息”EXCEL表;因學分銀行中已經將該專業學分互認課程提前做了設定,轉入后的學分需經由上級主管部門(上海市學分銀行管理平臺)審核通過之后,方可由我校開出專業課程學習證明,該證明被相應發證機構認可,代替證書相關理論考試內容,真正實現課程與證書的互認。保證學習者權益和教學質量。
三實施意義及效果
學分互認和轉換機制有力促進成人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化結構,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為學習者建立開放靈活的終身教育體制,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搭建終身教育“立交橋”,符合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教育本位理念,促進成人學生個性發展。
同時,學分互認和轉換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知識是最重要的資源,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人生,F代社會教育公平迫切重要,沒有教育公平就沒有社會公平,所以教育公平關系到每個社會人的切身利益。建立學分制和實行學分互認制度是推行和實現教育公平有力保障。
學校進行廣泛研究,大膽革新,摸索出一套廣泛適用于所有學歷繼續教育類型和系統、規范、具有可操作性學分認定和轉換的有效實施途徑和模式,同時搭建了靈活的接口管理平臺,有效實現了畢業生成績檔案集中存入學分銀行的功能;構建雙證融通課程及學分轉換功能,為證書與課程轉換提供有力保障。
通過信息平臺建設,有效地貫通各類學習成果,共享教育資源,打破教育領域的藩籬,促使終身學習者共享特定區域內乃至全世界的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成績與學分銀行的數據同步和共享,保障了學分銀行數據存儲的貫通實施。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模板和借鑒,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