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3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鹽務稽核所成立后,洋會辦丁恩引入英國文官考試制度,結合當時的政治歷史背景融會發展成具有民國特色的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該人事考試制度在鹽務稽核所存續期間為鹽務稽核所招聘了數萬名專業的人才,這些人才后來成為職業素養頗高的鹽務人才,為中
摘要鹽務稽核所成立后,洋會辦丁恩引入英國文官考試制度,結合當時的政治歷史背景融會發展成具有民國特色的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該人事考試制度在鹽務稽核所存續期間為鹽務稽核所招聘了數萬名專業的人才,這些人才后來成為職業素養頗高的鹽務人才,為中國早期鹽務的現代化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鹽務稽核所;考試制度;鹽務人才;鹽務現代化
一、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制定的背景
民初的鹽務機關和其他政府部門一樣,都是采用“薄俸重責”慣例,俸給微博而又責重權大,于是利用手中權力謀私的事情層出不窮。鹽務官員沿襲清代鹽官的腐敗作風,營私舞弊,與鹽商狼狽為奸,一起剝削人民,這和歷來的人事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善后大借款”簽訂后,鹽務稽核所應約成立,英國人丁恩被賦予了最高的鹽務行政權力。丁恩認為,要祛除鹽務積弊,推行改革計劃,必須將鹽務稽核所建設成一個健全而有效率的行政機構。
而建立良好的人事制度,培養一批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忠于職守的員工隊伍是建立這樣機構的前提條件。丁恩根據英國文官制度精神,制訂了鹽務稽核所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其主要特點有兩點。(1)公開考試,擇優錄取。公開競爭考試的優越之處體現在它改變了傳統的個人任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官僚主義、腐敗、賄賂以及官場上任人唯親的情況,確保最后雇傭的文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學知識和道德素質,具有較高的業務能力。(2)實行職位等級制。不同級別的文官,其待遇、地位、教育程度與級別聯系在一起[1]。英國文官制度的主要精神是,除首長隨政黨進退而更換外,其他公務人員則為終身職業,不隨首長的進退而更換。
二、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的主要內容
鹽務稽核所任用的人員除專家外,均由公開考試而來,沒有經過考試或者考試不合格的不能擔任戊己等職位。凡選用人員不得錄取各區主管人的近親。“稽核所之任用人員,純粹中央集權制,各區分所及稽核處、收稅據只能對低級職員有任用與黜退之權,至于職員薪額在六十元以上者,全由總所考選派充。”[2]參加考試的人應是中國合法公民,年齡在20歲以上,中等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者。考試和體檢合格者,經試用方可正式錄用[3]。
自隋朝以來,朝廷已明確對“賤民”進行了限制,清朝更為明顯,“凡出身不正者,如門子、長隨、小馬、驛遞車夫、皂隸、馬快、步快、禁卒、弓兵之子孫,均不準應試”[4]。鹽務稽核所考試制度進步的地方在于它比古代科舉制度和北洋政府文官考試制度更加平等,不再對身份進行限制。鹽務稽核所規定的考試科目有三民主義、中文寫作、英文翻譯、普通話測試、英語口語測試、會計、算術及打字等。
考試的科目可根據職位的現實需要選定。不管是鹽務稽核所的招聘考試還是內部職工升職考試,其考試科目和職位的關聯性都非常大,有的職位甚至只考一科,而所有的考卷幾乎都是英文,這就說明不管考生的應考職位與翻譯或者英文秘書這樣的職位有無關聯,都要求有一定的英文基礎。在考試形式上,鹽務稽核所的考試有了很大的改革創新,其融入了筆試加面試的新形式。
面試的科目主要為語言科目,即英語和官話的口語能力測試。鹽務稽核所考試制度的制定與實施為鹽務稽核所招聘到的人才普遍具有良好的素質和專業知識,他們一般在稽核所內橫向調動工作,很少調到政府其他部門,進而實現了工作人員的專業化。鹽務部門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1913年鹽務部門的管理成本占全部鹽稅收入的比重高達20.43%,1914年降至8.9%,1915年又降至8.5%[5]。
三、中國早期鹽務現代化
中國的鹽務現代化是從傳統的封建鹽管理體制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這一深刻變革的主要內容包括鹽業管理體制改革,鹽業行政管理,稅收征收管理,運輸及銷售體系管理等,涉及鹽業生產技術,運輸方式,消費層級,管理部門,稅收制度,運輸和經營方式以及收入支出分配管理和利益分配關系的變革。中國鹽務現代化進程中的早期階段具體是指從晚清到民國初期的鹽務改革,主要是丁恩于1913年至1918年發起的鹽務改革。
在此期間,中國的鹽業管理經歷了新的變化并取得重大進展。這是清末官員、民國初期改革家、外國顧問共同努力的結果。清末民初是中國鹽務現代化進程的孕育和起步階段,也是我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特征的雛形階段。在這個階段,鹽務改革,特別是丁恩在中國發起的廣泛性鹽務改革,其規模、范圍及影響力在中國鹽業史上是少見的。當初參與改革的鹽業部門及鹽務人員通過改革中遇到的艱難和困境,吸取了經驗和教訓,這些都影響了后來的鹽業管理體制和鹽業部門。
無論從宏觀意義上還是微觀層面上講,后來的鹽務改革和鹽務現代化道路都可在清末民初的鹽務改革中發現最初的原型。劉經華教授認為:“民初丁恩的改革是在外力作用下促進了中國鹽務現代化,即在特殊的歷史背景、國際條件以及國內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所發生的經濟形態轉型中的制度變遷,他是一個外生的,強制性的過程。”[6]
四、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對中國早期鹽務現代化的促進作用
丁恩為了將鹽務稽核所建設為一個健全而有效的行政機構,他建立了一套獨立且良好的人事考試制度,培養了一批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忠于職守的員工隊伍。與弊端叢生的傳統鹽官任用考核制度相比,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的優勢極為明顯,特別是丁恩初建稽核制度,實行改革的關鍵時刻,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的安排,一掃舊官衙腐敗不堪的作風,確保了鹽務稽核人員廉潔奉公努力工作,有利于改革的推進。比起其他的政府機構,稽核所顯得精誠團結,士氣高漲,盡管民國初期政局混亂,鹽務稽核所仍然繼續正常運作。
比如,1918年四川北部地區長達一年的戰亂局面,但鹽務稽核所報告說:“川北及廣元地區的稽核員們都顯示了對政府的忠誠、勇氣和犧牲精神,稽核分所的下屬員工大多數也常常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崗位,而其他政府部門如地方政府、土地稅務局、銀行等十分消極。”[7]鹽務稽核所對雇員招聘以及內部員工晉升的考試控制都很嚴格,由總所宏觀把控,分所具體實施。
從組織考試到最后的考分公布整個過程都制定了詳細的規定。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的制度化、體系化程度較之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明顯的提升;同時,與中國古代的人才選拔考試內容相比,鹽務稽核所時期的考試內容有一個顯著的進步,即根據招聘職位的不同而設定考試科目和考試內容,以達到選拔理想專業人才的目的。由于鹽務稽核所對人事考試的重視和大力支持,這一考試制度在鹽務稽核所存續期間一直被推行,因此,這使得考試制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考試內容不斷合理化,同時為鹽務稽核所選拔出了許多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據不完全統計,四川鹽務稽核所在存續的23年間選拔出了數千名專業人才。這些經過考試選拔出來的人員一般思想前衛,工作能力突出,為四川鹽務稽核所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同時,這些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人員后來也成為專業化素養高的鹽務人員,為后來四川乃至全國鹽務的改革及現代化進程都起到了推進作用。鹽務稽核所結合英國文官制度和當時中國的政治背景制定了符合自身發展的考試制度,并堅持公開公正地予以執行,使之不斷完善。
鹽務稽核所考試制度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為鹽務稽核所選拔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使得許多出身社會中下階層的人士通過自身努力得到公平的求職機會。1937年4月,根據《鹽務總局組織法》,鹽務稽核所改組為鹽務總局,其附屬機構改組為鹽務局和辦事處。鹽務稽核所取消后便廢除了外籍人員的任命制度,但保留了原來的稽核制度和人事制度,這些制度在后來的鹽務總局仍然發揮著作用。曾任鹽務總局副局長的曾仰豐說:“丁恩離職回國以后,鹽務機關經過許多的變化波折,但鹽務人員還能維持以往的風格,并經過許多的試驗,覺得良好的人事制度,在中國所收的成效,比國外更大。”[8]
五、結語
中國早期鹽務現代化借鑒了庚子新政以來的積極經驗,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它在外部客觀力量的作用下取得了具有實際意義的進展。由于英國人丁恩的政治背景和個人辦事能力以及其他因素,他在改革和堅持改革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且效果顯著。因此,中國的鹽務改革者接納了丁恩的新制度安排,并在其制度上進一步改革和發揚,翻開了中國鹽務歷史的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1]李賢利.民國前期的文官制度[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1.
[2][6][7][8]劉經華.中國早期鹽務現代化:民國初期鹽務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41.3.144.242.
[3]丁長清.鹽務稽核所始末[J].近代史研究,1994(2):133-149.
[4]許嗣茅.緒南筆談[M]//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108.
[5]劉經華.論洋會辦丁恩在民國初期的鹽務改革[J].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1):105-110.
歷史方向刊物推薦:《近代史研究》創刊于1979年,初為季刊,1984年改為雙月刊。倡導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嚴謹切實的文風,提倡學術問題的自由討論,鼓勵探索創新;除約請享有盛名的海內外專家學者撰稿外,特別注意鼓勵和扶持在學術上富有開拓精神的年輕學者,發表他們的論作;策劃和組織了許多涉及重要的理論方法和專題研究的討論。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