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h色精品,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欧美激情一二三区,成人影院入口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花生殼生物炭對土壤改良、蔬菜增產及其持續效應研究

發布時間:2022-02-08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通過田間試驗,一次性施入花生殼來源生物炭,研究其對土壤改良、蔬菜生長、蔬菜品質影響及其作用的持續效應,為土壤改良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生物炭用量設置 0、2. 5、5、10 thm - 2 4 個水平,2014 ~ 2016 年共進行 16 個月多茬上海青、油麥菜和生菜 3 種蔬菜

  摘 要: 通過田間試驗,一次性施入花生殼來源生物炭,研究其對土壤改良、蔬菜生長、蔬菜品質影響及其作用的持續效應,為土壤改良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生物炭用量設置 0、2. 5、5、10 t·hm - 2 4 個水平,2014 ~ 2016 年共進行 16 個月多茬上海青、油麥菜和生菜 3 種蔬菜輪作的田間試驗,在各茬蔬菜收獲時測定產量,并采集蔬菜樣品測定可溶性糖、硝酸鹽及 Vc 含量,同時采集各小區土壤樣品測定 pH 值、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及有機碳含量。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可提高土壤 pH 值 0. 1 ~ 0. 8 單位,提高土壤有機碳 1. 4% ~ 31. 4% ,使蔬菜增產 6. 2% ~ 96. 5% ; 但對蔬菜可溶性糖、硝酸鹽及 Vc 含量沒有明顯影響。花生殼生物炭對前兩茬蔬菜收獲時的土壤速效鉀含量具有顯著提高作用,對以后各茬蔬菜收獲時的土壤速效鉀、所有茬次蔬菜收獲時的土壤堿解氮及有效磷含量均沒有明顯影響。與對照處理相比,5 t·hm - 2 花生殼生物炭施用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 pH 值 0. 3 ~ 0. 8 單位,提升土壤有機碳 4. 6% ~ 19. 0% ,增產蔬菜 7. 9% ~ 96. 5% 。連續種植多茬蔬菜后,5 t·hm - 2 花生殼生物炭處理的土壤 pH 值仍然比對照處理提高 16. 9% 、土壤有機碳提升 8. 5% ,蔬菜產量增加 18. 7% 。因此,一次性施用適量花生殼生物炭在 16 個月內對連續多茬蔬菜試驗具有持續增產和改土作用。

花生殼生物炭對土壤改良、蔬菜增產及其持續效應研究

  關鍵詞: 花生殼; 生物炭; 土壤改良; 蔬菜; 持續效應

  近年來,生物炭在農業固碳、土壤培肥及土壤改良等領域被廣泛關注[1 - 4]。生物炭是由有機廢棄生物質原料在缺氧條件下燃燒或熱解產生的含碳物質,具有疏松多孔結構、高表面積及獨特的理化性狀[5]。生物炭的基本特征因生物質材料、熱解溫度和熱解時間不同而變化較大,理化性質決定其在土壤中的作用[6 - 7]。生物炭 pH 值一般為7 ~ 10,呈堿性,且裂解溫度越高,堿性越強,其對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已有眾多報道[8 - 11]。生物炭的碳含量因生物質原料不同差異較大,例如菜籽粕生物炭的碳含量為 66. 6% ,而榛子殼生物炭則高達 95. 6% ,主要由穩定碳、不穩定碳及灰分組成,其性質穩定,分解速率低,但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生物炭本身也會發生某種程度分解,可直接或間接提升土壤有機質[12 - 13]。因此,生物炭施用于土壤,具有提高土壤碳匯、增加土壤有機質/腐殖質含量以及提升土壤 pH 值等多重作用,從而可能為土壤退化、土壤養分失調、酸化加劇、肥力下降,養分利用率低等多種土壤問題的解決發揮重要作用[14]。尚杰等[15]通過 2 年的田間定位試驗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顯著提高土壤碳、氮及其相關組分含量,促進土壤碳、氮積累,從而提高土壤碳、氮儲量。房彬等[16] 以 西 南 地 區 玉 米 ( Zeamays L. ) - 油 菜 ( Brassica campestris L. ) 輪作農田為研究對象,通過不同生物炭添加比例的田間定位試驗表明,生物炭施用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 pH 值、土壤有機碳、NO - 3 - N、有效磷及含水量,對玉米和油菜兩種作物都有增產效果。然而,Jeffery 等[17]對生物炭與作物生產力之間關系的大量研究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在不同土壤條件下,不同類型生物炭對土壤的改良效果及作物產量影響差異較大。也有研究[18]表明,生物炭對玉米的生長及養分吸收并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生物炭對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對作物生長、養分吸收的影響仍存在爭議。目前有關生物炭輸入土壤對連續多茬葉菜的生長發育及養分吸收的研究仍較少見。

  鑒于此,本研究選取廣東地區典型的蔬菜輪作農田,一次性施入來源廣泛的花生殼生物炭,連續種植 9 茬葉菜,探討花生殼生物炭對該類型土壤質量改良的長期效應,以及對連續多茬蔬菜生長的影響,從而為該地區農田生態系統生物炭改良培肥作用以及生物炭作為土壤改良劑的應用提供直接的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 1 供試土壤、生物炭及作物類型

  試驗點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歐涌村,北緯 23°6'31″,東經 113°36'22″。試驗開始前,采集基礎土樣,采樣深度為 20 cm,S 形采集土壤后,充分混勻,室內風干,壓碎后過2 mm 孔徑篩,用于 pH 值、速效鉀、堿解氮及有效磷含量測定,將過 2 mm 孔徑篩的土樣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繼續碾磨,過0. 25 mm 孔徑篩后用于有機碳測定。經測定,試驗用地土壤為砂 壤 土 ( 粉 砂 粒 24%,粘 粒 14. 2%,砂 粒 61. 8% ) ,pH 值為 4. 8,土壤有機碳含量為 1. 4%,堿解氮 123. 6 mg·kg - 1 ,有效磷 202. 4 mg·kg - 1 ,速效鉀 59. 0 mg·kg - 1 。試驗所用生物炭由河南某生物炭公司提供,原料為花生殼,于 500℃ 高溫缺氧熱解 2 h 制備。取少量花生殼生物炭碾磨過 2 mm 孔徑篩用于 pH 值、速效鉀、堿解氮及有效磷含量測定,過 0. 25 mm 孔徑篩用于有機碳含量測定,經測定,其 pH 值為 10. 0,有機碳含量 42. 7% ,堿解氮 129. 6 mg·kg - 1 ,有效磷 229. 1 mg·kg - 1 ,速效鉀 29 750 mg·kg - 1 。供試作物為葉菜,分別為上海青,油麥菜和生菜,種植方式為大田輪作。

  1. 2 試驗設計

  試驗用地長 18 m,寬 7. 6 m,左右兩邊各為 1. 1 m 寬保護行,中間平均分為 12 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約為 6. 6 m2 。試驗共設 4 個處理,分別為不施生物炭 ( CK) ,一次性施加花生殼生物炭 2. 5 t·hm - 2 ( T1) ,一次性施加花生殼生物炭 5 t·hm - 2 ( T2) ,一次性施加花生殼生物炭 10 t·hm - 2 ( T3) ,每個處理 3 次重復,隨機區組設計。2014 年 10 月 31 日,按處理用量撒施生物炭后,用翻土機進行深翻,然后連續種植 9 茬蔬菜,采收 8 茬。每茬蔬菜生長期間常規管理,各處理施用等量復合肥 ( N∶ P2O5 ∶ K2O = 15∶ 15∶ 15) ,由于蔬菜品種及生長季節不盡相同,且各茬蔬菜生育期差別較大,試驗中復合肥用量有所不同。第 1 茬為上海青,直播,生育期 42 d ( 2014 年 10 月 31 日 ~ 12 月 12 日) ,施肥量為 550 kg·hm - 2 ; 第 2 茬為油麥菜,移栽,生育期 47 d ( 2014 年 12 月 16 日 ~ 2015 年 2 月 3 日) ,施肥量為 570 kg·hm - 2 ; 第 3 茬為生菜,移栽,生育期52 d ( 2014 年2 月4 日 ~3 月26 日) ,施肥量為 600 kg·hm - 2 ; 第4 茬為上海青,移栽,生育期25 d ( 2015 年 3 月 26 日 ~4 月 21 日) ,施肥量為 450 kg· hm - 2 ; 第 5 茬為油麥菜 ( 2015 年 4 月 23 日 ~ 5 月 28 日) ,由于雨水多,幾乎無產量,沒有采收; 第 6 茬為生菜 ( 2015 年 7 月 24 日 ~ 8 月 25 日) ,移栽,生育期 31 d,施肥量為 480 kg·hm - 2 ; 第 7 茬為生菜,移栽,生育期 43 d ( 2015 年 8 月 26 日 ~ 10 月 9 日) ,施肥量為 550 kg·hm - 2 ; 第 8 茬為上海青,直播,生育期 39 d ( 2015 年 10 月 10 日 ~ 11 月 19 日) ,施肥量為 530 kg·hm - 2 ; 第 9 茬為油麥菜,移栽,生育期 46 d ( 2015 年 11 月 20 日 ~ 2016 年 1 月 6 日) ,施肥量為 570 kg·hm - 2 。

  1. 3 樣品采集及分析測試方法

  每茬蔬菜收獲時割取每個小區內生長的蔬菜測產,帶回蔬菜鮮樣測定可溶性糖、硝酸鹽及 Vc 含量。同時采集各小區土壤進行 pH 值、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及有機碳含量分析。土壤采集及前處理方法同基礎土壤。土壤 pH 值采用酸度計測定,土水比為 1∶ 2. 5,花生殼生物炭及土壤中有機碳含量用重鉻酸鉀 - 硫酸氧化法測定,堿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鉀分別采用堿解擴散法、碳酸氫鈉法及乙酸銨提取法測定[19]。蔬菜可溶性糖、硝酸鹽及 Vc 含量分別采用費林試劑標定法、5% 水楊酸 - 濃硫酸法及 2,6 - 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20]。

  1. 4 數據統計及分析

  試驗數據應用 Excel 軟件進行處理,用 SAS 9. 0 軟件進行單因素 Duncan 統計分析,用 origin 8. 6 軟件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 1 花生殼生物炭及其用量對土壤的改良效果

  2. 1. 1 土壤 pH 值

  各茬蔬菜收獲時土壤 pH 值見圖 1,從圖中數據可得,CK 處理的多茬蔬菜收獲后土壤 pH 值為4. 4 ~ 5. 2,T1 處理的土壤 pH 值為 4. 9 ~ 5. 5,比 CK 處理提升 0. 1 ~ 0. 5 單位; T2 處理的土壤 pH 值為 5. 0 ~ 5. 5,比 CK 處理提升 0. 3 ~ 0. 8 單位; T3 處理的土壤 pH 值為 4. 7 ~ 5. 5,比 CK 處理提升 0. 1 ~ 0. 4 單位。各茬蔬菜種植期間,T1 處理均可提高土壤 pH 值,除第 1、6 及 9 茬外,其它 5 茬土壤 pH 值的提升均達到顯著性差異 ( P < 0. 05) ,而 T2 處理均顯著提高了 8 茬蔬菜土壤 pH 值 ( P < 0. 05) ,當生物炭用量增加到 10 t·hm - 2 ( T3) 時,土壤 pH 值下降,但始終比沒有施加生物炭的對照處理高。圖 1 花生殼生物炭施用后連續種植多茬蔬菜后土壤 pH 值注: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 ( P < 0. 05) 。下同。

  2. 1. 2 土壤有機碳

  土壤有機碳是土壤有機質的一種化學量度,占土壤有機質的 60% ~ 80% ,其儲量反映了土壤截留碳的能力,是土壤養分轉化的核心,因此,常把土壤有機碳作為評價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花生殼生物炭有機碳含量為 42. 7% ,因此,試驗用地增施花生殼生物炭預期可以提高土壤有機碳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如圖 2 所示,蔬菜收獲后 CK 處理的土壤有機碳含量為 1. 36% ~ 1. 56% ,T1 處理的土壤有機碳含量為 1. 38% ~ 1. 59% ,比 CK 處理提升 0. 02% ~ 0. 07% ,增幅達 1. 4% ~ 4. 3% ; T2 處理的土壤有機碳含量為 1. 42% ~ 1. 66% ,比 CK 處理提升 0. 06% ~ 0. 27% ,增 幅 達 4. 6% ~ 19. 0% ; T3 處理的土壤有機碳含量為 1. 55% ~ 2. 04% ,比 CK 處理提升 0. 11% ~ 0. 64% ,增幅達 7. 2% ~ 31. 4% 。蔬菜種植期間,T1 處理均可提高試驗小區的土壤有機碳含量,但都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 ( P > 0. 05) ,而 T2 處理除了第 3、7 及第 8 茬外,均顯著提高了其余 5 茬蔬菜種植試驗小區的土壤有機碳含量 ( P < 0. 05) ,T3 處理均顯著提高所有茬次蔬菜種植的試驗小區土壤有機碳含量 ( P < 0. 05) 。

  2. 1. 3 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鉀

  施用花生殼生物炭后,不同茬別及不同處理的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鉀含量變化見表 1。從表中可得,各茬蔬菜種植期間,不同茬別間土壤堿解氮含量變異很大,且同一茬次各處理間規律性不明顯。不同茬別間土壤速效鉀含量變異也很大,值得注意的是第 1、2 茬蔬菜的土壤速效鉀含量隨著生物炭施入量增加而提高,且 5 和 10 t·hm - 2 生物炭處理的土壤速效鉀含量顯著高于空白處理 ( P < 0. 05) 。蔬菜種植第 3 茬后,不同用量生物炭處理間的土壤速效鉀含量差異性減小。前 4 茬蔬菜收獲后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差不大,從第 6 茬開始,土壤有效磷含量提升,但從第 9 茬出現含量下降。各茬蔬菜收獲后,5 t·hm - 2 生物炭用量處理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均稍低于其它處理。對各茬蔬菜收獲后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鉀含量進行顯著性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處理的土壤堿解氮及有效磷含量沒有顯著差異 ( P > 0. 05) ,生物炭施用顯著提升前兩茬蔬菜的土壤速效鉀含量,對后來 6 茬蔬菜種植后的土壤速效鉀含量沒有顯著影響。

  2. 2 花生殼生物炭及其用量對蔬菜產量的影響

  采收的各茬蔬菜產量見圖 3,從圖中可見,T1 處理對各茬蔬菜產量均有提高作用,除了第 3 茬和第 7 茬外,其它 6 茬與對照相比均達到顯著性差異 ( P <0. 05) ,而 T2 處理則顯著提高了各茬蔬菜的產量 ( P < 0. 05) 。當生物炭的用量增加到 10 t·hm - 2 ( T3) 時,產量出現下降。CK 處理的蔬菜產量為 19. 6 ~ 102. 8 t·hm - 2 ,T1 處理蔬菜產量為 33. 1 ~ 125. 1 t·hm - 2 ,比 CK 處理增產 5. 0 ~34. 6 t·hm - 2 ; T2 處理的蔬菜產量為 33. 3 ~ 136. 4 t·hm - 2 ,比 CK 處理增產 6. 4 ~43. 5 t·hm - 2 ; T3 處理的蔬菜產量為 31. 2 ~ 130. 2 t·hm - 2 ,比 CK 處理增產 5. 0 ~ 27. 4 t·hm - 2 。與 CK 相比,T1、T2 及 T3 處理對各茬蔬菜的增產率分別為 6. 2% ~ 68. 7% 、7. 9% ~ 96. 5% 及 6. 2% ~ 59. 3% 。圖 3 也同時比較了各處理采收的 8 茬蔬菜收獲的總產量,該結果更清楚顯示生物炭增施對蔬菜產量的影響,CK 處理采收的 8 茬蔬菜總產量為 467. 8 t·hm - 2 ,T1 處理的蔬菜總產量為 605. 9 t·hm - 2 ,增產 29. 5% ; T2 處理的蔬菜總產量為 637. 1 t·hm - 2 ,增產 36. 2% ; T3 處理蔬菜總產量為 580. 4 t·hm - 2 ,增產 24. 1% ,產量低于 T1 和 T2 處理,但仍高于 CK 處理。

  2. 3 花生殼生物炭及其用量對蔬菜品質的影響

  不同用量生物炭處理的各茬蔬菜品質 ( 表 2) 顯示,3 茬上海青 Vc 含量為 264. 3 ~ 383. 2 mg·100 g - 1 ,2 茬油麥菜 Vc 含量為 70. 1 ~ 127. 9 mg·kg - 1 , 3 茬生菜 Vc 含量為90. 8 ~ 243. 4 mg·kg - 1 ,同一茬蔬菜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對蔬菜的 Vc 含量沒有明顯影響。3 茬上海青硝酸鹽含量為 233. 1 ~ 617. 4 mg·kg - 1 ,2 茬油麥菜硝酸鹽含量為 230. 4 ~ 297. 4 mg·kg - 1 ,3 茬生菜硝酸鹽含量為 147. 1 ~ 355. 4 mg·kg - 1 ,同一茬蔬菜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對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沒有明顯影響。3 茬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含量為 0. 1% ~ 0. 9% ,2 茬油麥菜的可溶性糖含量為 0. 1% ~ 1. 2% ,3 茬生菜的可溶性糖含量為 0. 3% ~ 2. 6% ,同一茬蔬菜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對蔬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沒有明顯影響。因此,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對蔬菜品質影響不大。

  2. 4 花生殼生物炭對農田土壤質量改良及蔬菜增產的持續效應

  花生殼生物炭對蔬菜增產、試驗用地土壤酸性改良及土壤有機碳提升均有較好的效果,但其作用效果維持的時間有多長? 根據上面的數據結果,綜合考慮土壤酸性改良、土壤有機碳含量提升、蔬菜增產及施用成本多方面因素,選擇 5 t·hm - 2 ( T2) 用量的花生殼生物炭作為最優先處理來進一步分析生物炭對農田土壤質量改良及蔬菜增產的持續效應。圖 4 以 T2 處理扣除 CK 處理計算 T2 處理對蔬菜產量、土壤 pH 值及土壤有機碳的提升效果,計算公式為 ( T2 平均值 - CK 平均值) /CK 平均值 × 100。從圖 4 可知,從 2014 年 10 月開始到 2016 年 1 月止,歷時 16 個月,進行上海青、油麥菜,生菜等多茬蔬菜的輪作試驗,5 t·hm - 2 生物炭用量處理使蔬菜收獲后的土壤 pH 值提升 0. 3 ~ 0. 8 單位,土壤有機碳提升 4. 64% ~ 19. 01% ,蔬菜增產 7. 9% ~ 96. 5% 。值得注意的是,5 t·hm - 2 生物炭處理對各茬蔬菜都一直有顯著的增產效果,且對前 4 茬及第 6 茬蔬菜增產效果最明顯 ( 第 5 茬無數據) ,增產率分別達到 32. 0% 、96. 5% 及 61. 3% 、32. 6% 及 69. 7% ,從第 7 茬開始,蔬菜的增產率出現下降。最后一茬蔬菜收獲后,土壤 pH 值及土壤有機碳含量仍然提升 16. 9% 及 8. 5% ,因此花生殼生物炭對土壤酸性具有明顯的改良效果及持續的緩沖效應,并可以持續增加土壤碳匯。由于生物炭對土壤酸性的改善及土壤有機碳含量的提升,蔬菜產量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應,種植多茬蔬菜后,蔬菜的增產效果仍然達到 18. 7% 。

  3 討論

  花生殼生物炭影響土壤 pH 值機制: 試驗用地的土壤 pH 值為 4. 8,呈酸性,而花生殼生物炭為堿性,其 pH 值為 10. 0,因此,增施花生殼生物炭對土壤 pH 值產生直接影響。2. 5 及 5 t·hm - 2 花生殼生物炭對土壤的酸性均有緩解作用,且土壤的 pH 值隨著生物炭用量增大而持續升高,這主要歸因于生物炭本身所含有的 Ca 2 + 、K + 、Mg 2 + 等鹽基離子,隨生物炭進入土壤,在水土交融作用下釋放,與土壤中的 H + 和 Al 3 + 交換,從而降低 H + 和 Al 3 + 在土壤中的濃度[21]。由于生物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及巨大的比表面積,表面帶有大量負電荷和較高的電荷密度,并且富含一系列含氧、含氮、含硫官能團,具有很大的陽離子交換量[22],所以當生物炭的用量達到 10 t·hm - 2 時,可吸附大量可交換態陽離子或堿基陽離子,其作用要比生物炭本身所含有的 Ca 2 + 、K + 、Mg 2 + 等鹽基離子的釋放強度大,因此有可能使土壤酸性增強,pH 值出現稍微下降。

  花生殼生物炭提升土壤有機碳原因: 本試驗中土壤有機碳儲量隨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提高幅度與生物炭施用量呈正相關關系,其最主要原因是生物炭富含穩定且難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碳,可以在土壤中長期穩定存在[13]。生物炭具有碳含量高、芳香化結構復雜和固有的化學惰性等特征,被認為是惰性碳庫,在土壤環境中具有較高的化學和微生物穩定性,其作用大小取決于生物炭的用量和穩定程度[23 - 25]。此外,生物炭的施用可能改變了土壤原有有機質的組成,形成比較穩定的土壤有機質而提高土壤肥力[26 - 27]。

  花生殼生物炭促進蔬菜生長原因: 生物炭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質和養分調控作用,因此施入土壤后可以顯著提高作物的生產力,生物炭的增產作用與生物炭的用量水平、作物類型、農田土壤類型有關[28]。在本試驗中,不同用量花生殼生物炭對土壤 pH 值及土壤有機碳含量均具有提高作用,其最佳用量為5 t·hm - 2 ,可提高土壤 pH 值0. 3 ~ 0. 8 單位,提升土壤有機碳含量 0. 06% ~ 0. 27% ,通過土壤 pH 值及有機碳含量水平的提高,蔬菜增產 6. 4 ~ 43. 5 t·hm - 2 ,增產幅度達 7. 9% ~ 96. 5% 。因此,在本試驗中,花生殼生物炭對蔬菜生長的促進作用與其對土壤 pH 值及有機碳水平等土壤化學性質的提升有關。

  在本試驗開展的一年多時間內,連續種植多茬蔬菜后,施用花生殼生物炭對農田土壤酸性改良、有機碳含量提升及蔬菜增產仍然發揮其增長效應,其主要原因: ( 1) 生物炭本身呈堿性,酸性土壤適量加入生物炭后可長期維持較高 pH 值; ( 2) 作為穩定性有機物質,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對蔬菜的產量具有持續增產的效果。

  4 結論

  花生殼生物炭輸入可有效緩解廣州東莞麻涌菜園土壤的酸性,明顯提升土壤有機碳含量,但對土壤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的提高作用不明顯。由于生物炭對土壤酸性的改善及土壤有機碳含量的提升,收獲的各茬蔬菜均具有較明顯的增產效果,且蔬菜品質沒有受到影響。中等用量 ( 5 t·hm - 2 ) 的生物炭對土壤性質改良及蔬菜增產作用最明顯,與對照相比,可提高蔬菜產量 6. 4 ~ 43. 5 t·hm - 2 ,增產幅度達 7. 9% ~ 96. 5% ; 同時 5 t·hm - 2 用量生物炭可提高土壤 pH 值 0. 3 ~ 0. 8 單位,提升土壤有機碳含量 0. 06% ~0. 27% ( 增幅為 4. 6% ~ 19. 0% ) 。連續種植多茬蔬菜后,土壤 pH 值仍然提高 16. 9%,土壤有機碳提升 8. 5% ,蔬菜產量增加 18. 7% 。試驗開展 16 個月,連續種植多茬蔬菜后,花生殼生物炭對農田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有機碳提升及蔬菜增產仍然發揮作用,但其更長期效應仍需繼續進行試驗驗證。——論文作者:黃連喜1 ,魏 嵐1 ,李衍亮1 ,黃玉芬1 ,Nyo Nyo Mar 1,2 ,許桂芝1 ,黃 慶1 ,劉忠珍1*

  參考文獻:

  [1] 陳紅霞,杜章留,郭偉,等. 施用生物炭對華北平原農田土壤容重、陽離子交換量和顆粒有機質含量的影響 [J].應用生態學報,2011,22 ( 11) : 2930 - 2934.

  [2] 王丹丹,鄭紀勇,顏永毫,等. 生物炭對寧南山區土壤持水性能影響的定位研究 [J]. 水土保持學報,2013,27 ( 2) : 101 - 104.

  [3] 曾愛,廖允成,張俊麗,等. 生物炭對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機碳及速效養分含量的影響 [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3,32 ( 5) 1009 - 1015.

  [4] Schimmelpfennig S,Müller C,Grünhage L,et al. Biochar, hydrochar and uncarbonized feedstock application to permanent grassland - Effect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lant growth [J]. Agriculture,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4,191: 39 -52.

  [5] 謝祖彬,劉琦,許燕萍,等. 生物炭研究進展及其研究方向 [J]. 土壤,2011,43 ( 6) : 857 - 861.

  [6] Gaskin J W,Steiner C,Harris K,et al. Effect of low - temperature pyrolysis conditions on biochar for agricultural use [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2008,51 ( 6) : 2061 - 2069.

  [7] Lua A C,Yang T. Effects of vacuum pyrolysis condi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s derived from pistachio - nut shells [J]. Journal of Colloid andInterface Science,2004 , 276 ( 2) : 364 - 372.

  [8] 卜曉莉,薛建輝. 生物炭對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長影響的研究進展 [J]. 生態環境學報,2014,23 ( 3) : 535 - 540.

  [9] Glaser B,Lenmann J,Zech W. Ameliorat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highly weathered soils in the tropics with charcoal - a review [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02,35 ( 4) : 219 - 230.

  [10] Zwieten L V,S Kimber S,Morris S,et al. Effects of biochar from slow pyrolysis of papermill waste on agr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il fertility [J]. Plant and Soil,2010,327 ( 1) : 235 -246.

  [11] Haefele S M,Konboon Y,Wongboon W,et al. Effects and fate of biochar from rice residues in rice - based systems [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1,121 ( 3) : 430 - 440.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巴东县| 获嘉县| 霍城县| 科尔| 南郑县| 桓仁| 大化| 石屏县| 许昌县| 呼和浩特市| 阿瓦提县| 永春县| 罗甸县| 河源市| 台东市| 银川市| 获嘉县| 韶关市| 陈巴尔虎旗| 黔东| 庆阳市| 延川县| 德格县| 四子王旗| 新宾| 开化县| 温宿县| 来安县| 康保县| 饶河县| 拉萨市| 班玛县| 北安市| 忻城县| 堆龙德庆县| 婺源县| 林西县| 青海省| 贵州省|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