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18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隨著國際郵寄行業迅猛發展,大量的繁殖材料通過郵寄方式進入我國,危害我國農牧漁林業的生態平衡,且我國海關查驗設備無法通過 X 光機準確鑒別微量物品或繁殖材料入境。通過使用海關監管工作犬的查驗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對禁止進境物的截獲。本文闡述了在海關監管
摘 要 隨著國際郵寄行業迅猛發展,大量的繁殖材料通過郵寄方式進入我國,危害我國農牧漁林業的生態平衡,且我國海關查驗設備無法通過 X 光機準確鑒別微量物品或繁殖材料入境。通過使用海關監管工作犬的查驗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對禁止進境物的截獲。本文闡述了在海關監管工作犬的使用過程中,通過繁殖材料的微小氣味,運用合理、科學、先進的訓練方法,使犬與繁殖材料散發的氣味形成條件反射建立,發揮海關監管工作犬的敏銳嗅覺,準確地在郵件、快件等場所搜尋禁止進境物,更好地發揮海關監管工作犬的作用,保衛國門安全。
關鍵詞 工作犬;繁殖材料;訓練
目前,我國配備海關監管工作犬的口岸數量逐漸增多,普遍應用在機場旅檢現場。而郵件、快件監管查驗應用工作犬少之又少,容易造成禁止進境物通過郵寄的形式進入我國,危害我國農林牧漁業的安全和生態平衡。同時,我國海關口岸監管部門也察覺到這一問題,雖然增派或調派應用在旅檢現場的海關監管工作犬進行郵件檢疫查驗,但卻不能充分發揮海關監管工作犬的能力,因郵件的查驗和旅檢的查驗模式不同,搜尋的禁止進境物種類不同,尤其對種子、多肉植物等繁殖材料的截獲措施尚沒有更有效的方法,導致海關監管工作犬在工作中不適應現場環境,截獲物批次和重量大大降低。這些因素主要是由于海關監管工作犬訓練中缺少科學合理、針對繁殖材料等目標物氣味的反射建立所造成的。對此類海關監管工作犬的訓練應通過對繁殖材料的訓練開展,并摸索出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使海關監管工作犬更大發揮其作用,有效杜絕繁殖材料通過郵寄方式進入我國,保護我國生態平衡,守衛國門安全。
1 概述
1.1 國內外海關監管工作犬應用的發展狀況
墨西哥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工作犬來進行植物產品檢疫的國家。目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歐盟、智利、阿根廷、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都使用海關監管工作犬開展檢疫查驗工作。海關監管工作犬主要用于從入境旅客攜帶物,入境貨物及郵包,快件中搜查國家法律禁止攜帶入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
我國海關監管工作犬工作起步較晚。2001 年,我國首次在北京首都機場進行了海關監管工作犬應用研究試點。通過海關監管工作犬主動快速地在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搜檢,海關關員對海關監管工作犬主動示警的行李或包裹進行檢查,充分發揮了海關監管工作犬嗅覺靈敏的特點,提高了對違禁物品的檢出率,加快了入境旅客的通關速度 [1]。
1.2 應用犬種
目前國際上常用的海關監管工作犬有比格、史賓格和拉布拉多 3 種。我國目前 3 種犬均有應用,且絕大多數為公犬 [2]。其中史賓格犬嗅覺靈敏,生性活潑好動,動作敏捷、迅速,耐勞、耐寒、耐熱,興奮性高,對主人依戀性強,且主動性高,持久性強,有極強的銜取欲和占有欲,可以在空氣中分辨出微小氣味的源頭,適合于對行進當中的人流和傳送帶上運轉的郵件進行查驗 [3]。
1.3 旅檢工作犬訓練模式
海關監管工作犬的訓練周期一般為 6 個月,包括基礎訓練、應用型訓練和現場實習 3 個階段,受訓海關監管工作犬需完成前期培養訓練和專業科目搜檢訓練兩個部分的內容,其中訓練階段為 4 個月,經考核合格的海關監管工作犬還需經過 2 個月的現場實習。投入使用后,還需每年進行復訓,對犬的氣味建立、搜索形式、主動搜索欲望、示警反應等方面進行復訓鞏固 [4]。
1.4 郵件監管工作犬訓練模式
上述說明的是對旅檢現場查驗海關監管工作犬的培養、訓練模式,但真正使工作犬在郵件場所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些訓練是完全不夠的。而對于郵件的查驗,海關監管工作犬要在旅檢查驗的基礎上,針對性的調整訓練計劃,并適當的修改犬的訓練科目,包括對植物、種子等繁殖材料的目標物氣味建立,對搜索形式由最初的牽引搜索改為自由式搜索,示警形式重新形成,最終要達到在郵件查驗的要求。
2 訓練設計
2.1 訓練犬的選擇
用于郵件查驗的海關監管工作犬需要特殊查驗模式,受訓犬應具有嗅覺靈敏、服從性強的特點;神經類型以活潑型與興奮性為首選;體格健壯、體型靈活的中大型犬最佳;獵取反射要強 [5]。因為犬嗅認訓練時,必須以犬的獵取反射為驅動力,只有當犬具備良好的獵取欲望,才能通過佯拋或偽裝藏物的形式,驅使犬到搜索形式中嗅認氣味。因此 , 受犬源的局限性,我們選擇 5 只 18 月齡左右的興奮性高 [6]、銜取欲望強的史賓格犬作為受訓犬進行繁殖材料的搜尋培養 [7]。
2.2 訓練內容
借鑒海關監管工作犬旅檢現場使用的訓練方法為基礎,將訓練分為:
(1) 環境適應性訓練和基礎能力培養,共 4 周(2 項訓練穿插進行);(2) 搜索形式培養,共 4 周;(3) 適應實戰訓練,共 4 周。
由于此項訓練方法都屬于搜索類工作犬。在環境適應性訓練及基礎能力培養上訓練基本相同。而針對其在郵件現場查驗的特點,在搜索形式、適應實戰上較旅檢區別很大,本文通過對犬的訓練過程和訓練效果進行總結,從而固定一種適合郵件現場使用的海關監管工作犬訓練方法 [8]。
3 訓練過程
3.1 環境適應性培養
訓練內容包括體能訓練、環境鍛煉、乘車訓練、膽量訓練。訓練內容可穿插進行,不做固定時間分配,訓練時間控制在 4 周為宜。
(1) 體能訓練。訓導員通過跑步機的形式,以勻速為主,可通過調節跑步機時速從 3 ~ 10 km/h 穿插進行加減速的變化,并調節坡度控制在 3% ~ 12% 遞增,持續 20 min,來增強犬的體能,同時也可適當對犬進行跳躍障礙訓練,以提高犬對實戰中的障礙物躲避或跳躍的能力。短距離和長距離的拋物銜取,同樣可以鍛煉犬的體能,同時也鍛煉犬的靈活性、協調性。利用平緩的山坡或道路進行拋物銜取訓練有助于提高犬的體能。
(2) 環境鍛煉。在犬進食或與訓導員一起游戲過程中,助訓員在一旁敲擊物品發出聲響,或者燃放煙花、鞭炮。此時,訓導員應盡量吸引犬的注意力,爭取使聲光刺激變成無關刺激,聲光的距離要比較遠,使犬逐漸適應聲光刺激。室內環境訓練可由訓導員手持物品或食物調引犬,待犬注意力集中后,用物品或食物誘導犬進入陌生室內環境,如果犬在這種誘導下能夠進入室內,訓導員則應立即用誘導物在室內完成獎勵犬的行為,通過多次訓練,使犬形成興奮、自然地進入各種室內環境的能力 [9]。訓練包括適應各種室內環境、各種聲光的環境鍛煉,以適應實戰作業的要求。
(3) 乘車訓練。把犬帶到車旁,先適應車周圍的環境,再誘導犬上車。如果犬對車輛敏感,可將犬抱上車或用板梯慢慢誘導其上車,經過幾次訓練后,犬就能適應上車的過程,之后對犬進行車輛行駛的適應訓練,車速由 40 km/h、60 km/h、80 km/h 的勻速行駛 15 min 的方式由慢到快進行訓練,距離以 10 km 遞增的方式由近及遠進行訓練,時間以 10 min、20 min、30 min 穿插選擇固定時長進行訓練,路面選擇由平整到顛簸的路段進行訓練,使犬逐步適應各種行駛的環境。通過訓練犬乘車,使犬在查驗途中更好的休息,并無暈車反應,以便到達現場后盡快進入查驗模式。
(4) 膽量訓練。帶犬到樹林、陰暗的野外環境中進行游戲,訓導員不停地給予犬獎勵,使犬在有訓導員的情況下,能更自信、興奮地適應各種環境,為完成搜檢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3.2 海關監管工作犬基礎能力培養
訓練內容包括嗅的能力培養、主動搜索欲望培養、 “坐”示警形式的培養、熟悉繁殖材料氣味。
(1) 嗅的能力培養。訓導員要有針對性地培養犬用鼻子聞的方式尋找食物,起初要根據判斷風向來進行此類訓練。當風向由上向下流動時,訓導員要將犬喜歡的食物投于上風口,通過風向的流動,氣味也會由上向下吹來,這時觀察犬捕捉氣味后的反應,如犬能隨著氣味的方向逆風嗅聞尋找時,訓導員要給予犬充分的獎勵。待犬掌握該技能后,需培養犬側風向捕捉氣味的能力,當犬掌握后,加以“嗅”口令的建立,從而完成犬嗅能力的培養。
(2) 主動搜索欲望培養。犬建立對嗅的能力后,只需變換搜索的方式,就能提高犬主動搜索欲望。方法是將犬嗅聞的食物增加數量,使犬做到嗅聞完一個后,能主動尋找下一個嗅源即可。反復幾次訓練后,犬的搜索欲望就能隨著嗅聞的數量增加而加強。同時,可將犬的嗅聞食物隱藏(指放于容器內),犬能透過箱子依然能嗅聞到氣味即可,當犬的搜索積極性和欲望達到一定程度時,再逐漸提高搜索的難度和搜索的持久性,以達到積極興奮而又持久的搜索。
(3)“坐”示警形式的培養。工作犬的示警形式通常有 3 種方式,分別為“坐”“臥”“叫”。
海關監管工作犬的示警形式主要以“坐”的形式為主。首先,用誘導的方式對犬進行“坐”的基礎科目訓練,訓導員用犬喜歡的食物對犬進行誘導,犬出于對食物的欲望,會主動做出一些行為,這時訓導員要用捕捉的方式強化犬的行為方式,從而使犬建立 “坐”的動作。之后,再加以口令“坐”的建立,最終形成訓導員下達坐的口令時,犬能迅速、及時的完成一令一動的行為聯系。待犬掌握上述能力后,訓導員要將“坐”與嗅的能力結合訓練,當犬嗅聞到食物后,訓導員下達坐的口令,反復幾次訓練,犬會建立 “坐”與氣味的聯系,使犬明白當嗅聞到食物氣味并坐下,才可以得到它想要的東西。這就說明氣味與“坐” 的示警形式基本形成聯系。
(4) 熟悉繁殖材料氣味。通過上述犬的能力形成,只需將犬搜尋的食物混于繁殖材料中,形成混合氣味,再由犬進行正常的搜尋工作,犬搜尋后,依然會做出示警形式,再由訓導員給予犬獎勵即可完成初步訓練。也可將繁殖材料放于鑒別罐內,室內將 3~5 個鑒別罐排成一排,帶犬搜尋,如犬對繁殖材料有微弱的反應時,下達“坐”的口令,給予充分獎勵,反復幾次后,犬能逐漸熟悉繁殖材料的氣味,從而形成與示警形式的初步聯系。
3.3 搜索形式的培養
在室內放置紙箱、郵包等物品,帶犬進入進行簡單的拋物銜取等游戲,讓犬熟悉搜索環境。犬熟悉搜索環境后,可在易藏物品的部位進行搜索,讓犬順利找到它喜歡的物品,增強其搜索欲望。當犬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再逐漸提高難度。通過訓練,犬在搜索中都能興奮積極地搜尋,并準確率較高,表明犬基本熟悉了箱包的搜索 [10]。
3.4 氣味聯系的培養
根據郵件查驗的要求,犬需要對種子、多肉植物違禁品做出示警反應。
訓練時應以紙箱搜索為主。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使犬對違禁品建立氣味聯系。即將各類違禁品合并在一起,作為復合氣味源,藏于某紙箱內。用訓練物品(獎食、玩具)充分調引犬后,牽住犬,將訓練物品置于復合氣味源的箱包內,令犬搜索,當犬明顯嗅到后,鼓勵犬以“坐”示警,并及時給予犬獎勵。之后的訓練就是逐漸將復合氣味源變為單一氣味源。在訓練中一定要防止犬扒咬紙箱的行為。
經過訓練,大部分犬對多肉植物基本建立氣味聯系,只有對種子的個別氣味示警稍差。
3.5 搜索能力復雜化的培養
為適應實戰的要求,海關監管工作犬還必須進行復雜化搜索能力訓練,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氣味聯系的過程。現將搜索能力復雜化培養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3.5.1 靜止郵件的搜索
訓練主要用到的物品:網球、毛巾卷、辣木籽、鷹嘴豆、多肉植物、各種不同種類的紙箱 20 個、干擾物品(衣服、鞋帽、面膜、化妝品等)。
訓練內容:靜止郵件的搜索,主要是培養犬能夠按照訓導員的指揮,有序地對每一件紙箱進行搜索。為保證訓練的成功,我們將違禁物品分別放入 4 個紙箱并一字擺放,其余箱子內放入干擾物品,然后由訓導員帶犬進入搜索狀態,當犬對其中一種違禁品示警后,訓導員要及時用球或食物進行獎勵。
之后,將 20 個紙箱放在一起,其中混入 4 個裝有違禁品的氣味箱,堆積在一起,模擬出郵件現場的查驗模式。訓導員帶犬以自由式搜索的方式進行搜索,當犬搜到氣味箱示警后,及時給予充分獎勵,并以此結束訓練,使犬保持興奮的搜索欲望。
3.5.2 傳送帶包裹的搜索
訓練主要用到的物品:傳送帶、各種包裝物(單一紙箱、編織袋包裹紙箱、郵寄信封等)、球、毛巾卷、辣木籽、鷹嘴豆、多肉植物、干擾物品(衣服、鞋帽、面膜、化妝品等)。
訓練內容:由于傳送帶主要有兩種,即平面式和斜面式。但此次訓練的目的是犬要適應郵件現場的查驗模式,所以我們只針對平面傳送帶進行搜索訓練。將 10 個不同包裝物,其中紙箱 4 個、編織袋包裹紙箱 4 個、郵寄信封 2 個,放于傳送帶上,違禁物品依次放入 3 類不同包裝物的 4 個容器內,其余箱包放入干擾物品。訓導員分別帶犬逆著傳送帶進行逐一搜索。通過訓練,犬均能對放有違禁物的包裝物做出示警反應,并在搜索過程中始終保持興奮、積極、主動的搜索欲望,并維持穩定的成功率。
通過兩種方式的訓練,可看出在同樣要求一次搜索 4 個目標物的過程中,在傳送帶上搜索所用的時間為 75 s,靜止搜索所用的時間為 45 s。這是因為傳送帶上的搜索形式比較復雜,犬還無法適應復雜環境的查驗能力,同時對犬的靈活性、體能、對違禁品的氣味聯系穩定性要求高,這就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多進行傳送帶的搜索形式訓練,并加以穿插進行靜態搜索形式訓練,使犬能更快地適應模擬現場的工作環境,對日后的現場查驗起到過渡作用,更容易保持犬的興奮度并快速進入實戰狀態。
4 訓練分析與討論
4.1 訓練分析
通過以上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訓練,最終 5 只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搜索準確率都能達到 90% 以上。我們在整個訓練程序的探索當中有如下體會:
(1) 對照海關監管工作犬旅檢現場的訓練程序,在旅檢現場訓練程序的基礎上,根據郵件現場實戰的搜索環境復雜、人員復雜、聲音復雜、工作量大的工作環境特點,加之海關監管工作犬本身的特點不斷探索、總結,使訓練的每一步都具有海關監管工作犬作業的特點。
(2) 作為郵件現場使用的海關監管工作犬,通過訓練的探索,我們參與了大量的訓練設計及訓練中問題的解決,從環境性鍛煉的培養到環境復雜化培養的訓練,每一步都經過了嚴謹、細致的實驗,并根據分析得出旅檢現場使用的海關監管工作犬無法勝任郵件現場的查驗使用要求 [11]。
4.2 討論
由于時間的原因,本次訓練程序的探索實驗僅有 5 只犬通過了 6 個月的訓練并對之歸納總結。但是, 6 個月的訓練并不能培養出符合郵件現場使用要求的海關監管工作犬,還需要在實戰中進行鍛煉,并以旅檢現場的實踐經驗作為基礎來訓練。
5 結論
綜上所述,在海關口岸查驗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海關工作犬嗅覺敏銳、技術高效的優勢,針對不同環境的現場查驗,進行行之有效的訓練及應用,從而拓展海關工作犬在不同查驗領域發揮作用,并成為現場工作人員的得力助手和特殊檢測手段,作為口岸現場傳統查驗手段的有效補充,最終提高對違禁物品的截獲率、杜絕有害生物的入侵、守護國門生物安全。——論文作者:劉旭生1 馬 錚1*
參考文獻
[1] 李開軍 , 楊玉明 . 檢疫犬發揮作用的三個重要因素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7(11): 36.
[2] 鄭傳發 , 黎建昌 . 比格犬檢疫現場訓練中的問題及對策 [D]. 2009(1): 30-31.
[3] 宣春陽 , 付平峰 . 現場應如何使用犬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7(9): 27.
[4] 張躍駿,唐樹生 . 探雷犬訓練程序探索 [D].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07(10): 25.
[5] 紀捷 , 郎兵 . 利用獵取反射訓練警犬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3(4): 20-21.
[6] 馬松林 , 徐方芳 . 論史賓格犬鑒別訓練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8(6): 35-36.
[7] 華琳瑯 , 高明軍 . 淺談安靜型緝毒犬的訓練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7(11): 32-33.
[8] 于汝清 . 巧妙利用周圍的環境條件進行訓練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8(3): 36.
[9] 張文平 . 信息反饋原理在警犬訓練中的應用 [J]. 公安部警犬雜志社 , 2002(1): 31-33.
[10] 林進迎 , 陳小飛 . 談警犬日常訓練與現場實戰的關系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8(11): 32.
[11] 陶曉冉 , 符成 . 搜爆訓練中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 [J]. 中國工作犬業出版 , 2007(8): 3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