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20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南方農業
《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探討》論文發表期刊:《南方農業》;發表周期:2021年15期
《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探討》論文作者信息:虞生根(1974—),男,安徽太湖人,大專,農藝師,研究方向為果樹、蔬菜種植技術推廣。
摘 要 新形勢下,人們對于綠色食品的需求增加,無公害綠色蔬菜的銷量持續走高。介紹了無公害綠色蔬菜發展現狀,探討了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技術。
關鍵詞 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技術推廣
蔬菜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綠色理念的推行,人們更加重視身體健康、安全,更加重視飲食的營養搭配和健康安全。無公害蔬菜具有綠色、無污染、農藥殘留低、化肥使用少和種類齊全等優勢,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無公害蔬菜的銷量持續走高,發展前景良好。針對無公害綠色蔬菜急劇增長的需求量,推廣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具有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
1 現狀
1.1 發展現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蔬菜作為農業構成中的重要部分,憑借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產量不斷增加,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飲食需求,還帶動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使農民增收。很多蔬菜等農產品還遠銷國外,為我國的出口創匯做出巨大貢獻。
我國蔬菜種類主要有有機蔬菜、綠色蔬菜、無公害蔬菜和普通蔬菜。隨著綠色理念和養生觀念的逐步推行,除普通蔬菜外,其他種類的蔬菜得到了逐漸廣泛的關注。
有機蔬菜是嚴禁使用農藥、化肥、轉基因等技術生產的蔬菜,其種植成本和種植技術要求較高,對種植人員的經驗和素質、土壤氣候以及溫度等都有著一定的要求,因而有機蔬菜的售價在 4 種蔬菜中是最高的。但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均,貧富差距大,綠色和無公害蔬菜是我國蔬菜市場消費的主流,消費者對蔬菜的需求量只增不減,所以也就需要不斷加強人力、資金等資源的投入,推廣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技術,提高產量,滿足社會需求。
數據統計,我國 2017—2020 年間的蔬菜消費量與日俱增。蔬菜作為我國老百姓日常飲食中的必備食物,其銷售量只增不減,因此,無公害綠色蔬菜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數據統計,我國蔬菜產量的同比增速較緩慢,與不斷增長的蔬菜需求量不能同步,不能及時滿足社會
的需求。需要不斷推廣和應用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技術,通過科學合理地種植來提高產量[1]。
1.2 技術推廣現狀
1)無公害綠色蔬菜在我國發展時間短,在我國還是新興產業,仍然屬于起步階段,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在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上,相關的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不強,培訓制度和監管體系不到位,實際操作沒有達到技術要求標準,資金投入不足,限制了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發展。2)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雖然引進了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技術,但是還需要及時學習最新的操作技術和方法,不斷改進。但這既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和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政府提供與外國擁有這項先進技術的國家的交流的機會。3)加強資金投入。資金上的缺乏導致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的宣傳不到位,如果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就能夠獲得更多主流媒體的認可,從而提高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的知名度,加強宣傳。
2 種植技術要點
2.1 適宜的種植環境
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要選擇合適的環境,環境的不適宜不僅會使無公害綠色蔬菜產量下降,還會影響蔬菜的品質和口感,影響經濟效益的增加。一般情況下,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應選擇遠離人群、遠離城區、遠離工業產區和污染區的地方,還應重視土壤和水質的變化,重視土壤的酸堿性,遠離受污染的水源和土壤。有些大規模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的農場主,還會選擇遠離城區的地點建設大棚,在大棚里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以保證無公害綠色蔬菜在生長過程中的溫度和濕度,給蔬菜生長提供穩定的環境,促進無公害蔬菜的健康生長[2]。
2.2 選擇合適的種子
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要選擇合適的種子,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區由于氣候、光照、水源和土質的不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也不同。比如在南方地區適宜種植芥藍、茼蒿、四季豆等,而在北方地區則更適合種植大白菜、西紅柿、茄子等,在種植蔬菜之前,蔬菜種子的選擇應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該地區種植條件的農作物種子,才能夠促進蔬菜產量的提高。同時,為了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提升蔬菜的產量和提高蔬菜品質,在種植前應將種子進行人工處理,如浸泡種子,或者將種子曝曬。
2.3 加強田間管理
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要加強對種植園的管理,主要有以下 3 個方面。1)要將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的土地與種植普通蔬菜的土地間隔開來,可以采用小河流或者是小山作為障礙物,以防常規土地中的農藥或其他有害化學物質,通過土壤的滲透影響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與生長。2)做好田間管理。要及時處理好田間的衛生,將田間大風刮來的垃圾及農作時的肥料進行處理,以防垃圾自然降解后,形成有害物質滲透到土壤當中,影響土壤的酸堿度,不利于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3)注意及時清理田間雜草和野花,以免雜草叢生,擠占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生存空間,搶占蔬菜所需的養分、光照和水分,不利于無公害綠色蔬菜產量的增加[3]。
2.4 化肥使用科學合理
要注重無公害綠色蔬菜使用化肥的合理搭配。無公害綠色蔬菜生長過程中,可以從土壤、水源中獲取養分,但這些養分含量少,還需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取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一些商家為快速獲取經濟利益,采用添加激素等有害物質的化肥,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過程中,要重視根據土壤的土質及酸堿程度選擇不同的肥料。1)一般多采用優質有機肥,且使用的肥料要符合我國關于綠色健康食品安全的要求。2)根據土壤和蔬菜品種的不同選用有機肥,彌補土壤中稀缺的微量元素,提升土壤養分。一般情況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應大于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生長需求,才能夠促進蔬菜的生長。3)科學合理地控制施肥時間和頻率,避免蔬菜的養分不足[4]。
2.5 采取多種措施防治病蟲害
無公害綠色蔬菜生長過程中要注重病蟲害的防治。傳統防治病蟲害的手段和方式是向蔬菜噴灑農藥、殺蟲劑。這種方法雖然能夠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防止病蟲害的繼續擴大,但卻會造成大量的農藥殘留,不易清洗干凈。人們在食用蔬菜過程中,就會將殘留農藥帶進人體,慢慢累積,短時間內雖然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后,會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生長過程中,要注重采取多種措施防治病蟲害,如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等。以生物防治為例,蟲害發生時,針對害蟲的種類找到它們的天敵,然后向田間投放,以捕食害蟲,從而達到保護蔬菜的目的。或針對害蟲的繁殖和生長過程,通過信號干擾器,干擾病蟲,影響害蟲的繁殖與交配,從而達到減少害蟲侵害的目的[5]。
2.6 采用新型種植方法
要注重綜合采用現代化無公害綠色蔬菜新型種植方法。傳統蔬菜種植雖能夠保證蔬菜的綠色健康,但抗擊病蟲害的能力較弱,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很大,不能夠保證旱澇保收,不能滿足急劇增長的人們對于無公害綠色蔬菜的需求。因此,針對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種植出現了無土栽培、溫室栽培、大棚種植等方法,不僅能夠人為地控制蔬菜生長的濕度和溫度,為蔬菜生長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而且有利于提高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產量和品質[6]。
3 結語
無公害綠色蔬菜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我國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無公害綠色蔬菜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因此,為順應時代發展,滿足不斷增長的無公害綠色蔬菜需求,應大力推廣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提高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促進我國無公害綠色蔬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新穎 . 無公害綠色蔬菜栽培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J]. 農村實用技術,2020(7):22-23.
[2] 王彩云 . 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與管理技術研究[J].鄉村科技,2019(26):89-90.
[3] 吳程憲 . 關于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的關鍵點解析[J]. 花卉,2018(10):271-272.
[4] 程先壽 . 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研究[J]. 河南農業,2018(20):14-15.
[5] 于海洋 . 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要點及推廣策略研究[J]. 山西農經,2018(9):79.
[6] 李弘鑫 . 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技術要點及推廣策略研究[J]. 河南農業,2018(5):13-1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