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21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清洗世界
《關于我國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論文發表期刊:《清洗世界》;發表周期:2021年02期
《關于我國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論文作者信息:任岳(1982-),男,本科學歷,職位 :生態修復院院長,工程師,研究方向 :水工環地質。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現代化建筑與社會工業也開始興起,雖然提高了現代人的生活質量,但是卻嚴重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土壤污染問題是在開展現代工業建設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本文通過土壤污染的成因以及相應的防治策略進行研究,分析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防治策略,希望我國的土壤污染問題能得到相應的改善,為現代化城市建設和社會工業建設順利進行提供堅實的后盾。
關鍵詞:土壤污染;探討成因;防治策略
0引言
開展現代化工業建設工作,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隨之出現了許多污染問題。近年來,固體廢物排放量加大、重金屬含量超過規定標準、工業廢水排放等情況愈加嚴重,對人們的生活發展和身體健康都產生了巨大的的影響,同時,對現代社會的整體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也造成了相應的負面作用。土壤污染問題現已從極個別地區開始向多個地區蔓延,政府高度重視土壤污染問題的治理工作,通過分析土壤問題污染的成因及現狀,研究出相對科學的解決方案,促使我國的土地能夠得到長久的使用,確保人們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以推動了當今社會的建設發展。
1土壤污染的現狀及負面影響
1.1 土壤污染的現狀
土地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地方,近年來由于土地污染問題的愈發嚴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隨著現代化工業建設的推進,土壤污染問題現已成為當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了。工廠、企業廢棄固體垃圾隨意堆放、重金屬含量超標、廢棄化學物品的排放沒有達到相關標準,在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對現代化工業的未來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特別是在一些工廠較多的地區,土壤污染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不僅僅對附近的農作物的生長產生了影響,更是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
但是,由于土壤污染問題所產生的因素較多,找出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也較為復雜,如果沒有及時找出形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那么很有可能出現土壤污染現象無法控制的局勢。此外,我國土壤的治理工作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理體系,例如:防治工作人員配備不足、部分相關部門未能夠及時重視土壤防治工作等,不僅使土壤防治工作受到阻礙,還使得農作物的衰敗現象持續增長。
1.2 土壤污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如今,由于土壤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使得農民所種植的農作物中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在影響到農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久而久之,人們吸收了這些有害物質,不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甚至人們的生命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同時,土壤污染也會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受土壤污染的影響,大量農作物的細胞結構壞死,致使很多地方的農作物都出現了減產或絕收的情況,給農民帶來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
此外,在一些不可抗力的條件作用下,土壤污染情況會將污染物迅速傳播,使得其他地區雖然沒有現代化工業建設,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而對水域、土壤、空氣造成了污染,嚴重破壞了人與自然生態的和平相處。
2造成土壤污染問題的主要因素
2.1工業廢水對土壤的污染隨著現代工業建設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國的土壤污染問題更加嚴峻。20世紀50年代我國使用污水進行農田澆灌,但由于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使得農作物缺水情況更為嚴重,使用污水進行農田澆灌的面積也逐漸增大。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中包含大量農作物所需的營養成分,如若進行科學的利用,會對農作物產生推進的作用。同時工業廢水及生活廢水中包含一些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通過對農作物的澆灌會流入到農田中。此外,由于現代化工業建設的迅速推進,使得一些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質被排放到空氣中,這些有毒物質借助風力的作用,與空氣產生化學反應,使得部分地區出現酸雨等惡劣天氣,被酸雨淋到的土壤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2.2土壤污染受農業建設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便是以農作業為主要經濟產源的自然經濟國家,發展至今,農作業依舊是我國三大經濟產業之一。因此,我國每年在農業上的建設投入都很巨大,特別是現今我國的各項農作物的生產已經形成穩定的結構產業鏈,化肥的使用投入也大大增強,磷、氮等污染元素在種植土壤中大肆蔓延,且已遠遠超過土壤本身的自我凈化能力。土壤的自然功能出現失調現象,土壤質地不斷地變硬甚至結塊,嚴重者可能還會導致鹽堿化或者是土壤退化等現象。如此,不僅會對我國的農作產業品質造成影響,同時,也會使我國的耕作土地逐漸喪失生命和供養活力。
3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的可實行策略3.1 借助于嚴格的監管手段強化各類廢棄物的處理力度
只有嚴明的政治監管,加之以先進的技術手段,才能更好地強化各類廢棄物品的處理。對于工廠而言,應直接針對問題源頭采取處理措施,選擇易降解、已處理原材料進行使用,并努力提升材料利用的成效率。對于無法自行降解或是不能夠直接丟棄處理的廢棄物,要堅持進行分批處理,強化廢棄物的可回收率和二次利用率。對于污水、淤泥和一些廢氣的排放,應嚴格控制其排放量,并且相關部門需嚴格按照質量檢測標準對其凈化程度進行測量,以降低各類廢棄(氣)物對土壤的侵害。
3.2借助于科學的管理措施加強農業化學肥料的控制力度
土壤污染嚴重其中一部分就是遭受到農業肥料的侵害。對此,應嚴格地對農作業中各類工業肥料的實施用量進行把控,加大有機自然化肥的投放使用,以此來避免過量的工業化肥降低土壤土質的生命力和自然修復力。除外之外,伴隨著現代生態農業理念的提出和逐步普及,天然綠色的生物農藥一步步地進入耕種農作人員的視野。生物農藥是指包括真菌、細菌等在內的生物活體和一些代謝物質,這類農藥天純自然,具有強勁的殺蟲、滅菌和抑制力功效,且有助于保護生態系統的正常循環和環境維護的安全建設。雖然在當前階段,生物農藥暫時還不能完全取代化工農藥的地位,但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卻絕不會單純的止步于此。
3.3借助于自然的植被種植技術降低土壤中的金屬污染力度
我國的不少植物都具有強力地金屬吸附功效,植被種植技術便是利用了植物的這種特殊屬性,從而達成對土壤的金屬污染的修復。對于這類植被物種的選擇,修復工作人員應當提前做好當地土壤的各類研調檢測,以便于選取適當的植被物種來達到最佳的土壤修復成效。
例如蜈蚣草(Eremochloa ciliaris),其本身對金屬砷具有很高的富含能力,其羽葉、莖柄和根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砷含量儲存力,且這種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長力都極為堅強,對改善土壤金屬含量具有很強的優勢。再例如,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除了其本身可以作為野菜進行食用外,它也是萃取修復領域中公認的可吸收重金屬鎘元素的植物。除此之外,像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香草根(Vetiveria zizanioides)等植物,同樣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金屬因子,起到凈化土壤、潔凈自然的功效。
4結語
綜上所述,土壤污染的成因主要是來自于我國無視生態平衡的工業化的建設和我國農業種植的物料污染。各類廢物、廢氣的不健康排放和化工農藥的過度性使用,都會形成土壤危害的污染源。因此,針對此類問題應展開土壤污染的防護措施。相關部門和防治人員,可通過采取嚴格的監管手段來加強各類廢棄物的處理力度,使其達到法定的凈化質檢標準;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來加強農業化學肥料的控制力度,積極發展天純自然的生物農藥來維護土壤生態的循環安全;通過自然的植被種植技術,來降低土壤中的金屬污染,充分發揮改善土壤中金屬含量的優勢力。為建設生態化社會、綠色化社會和現代化社會開創更佳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涂序文,胡建標,陶國華,淺談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技術措施[J].南方農機,2020,51(05):56.
[2]張軍平,于艷青,趙彥斌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20(05):49.
[3]倪曉坤,封雪,于勇,等,典型固廢處理處置場周邊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和成因分析[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9,38(09):2146-2156.
[4]耿光磊,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技術措施[J.大眾標準化,2020(09):126-127.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