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30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農業技術的科研成果越來越多,農業外文文獻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對農業英語翻譯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唯物辯證法對農業英語翻譯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翻譯專業術語時要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和多樣性,翻譯含義特殊的動詞時要運用現象與本質這一基本環
摘要:隨著農業技術的科研成果越來越多,農業外文文獻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對農業英語翻譯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唯物辯證法對農業英語翻譯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翻譯專業術語時要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和多樣性,翻譯含義特殊的動詞時要運用現象與本質這一基本環節,對于介詞翻譯的問題可以運用抽象與具體的辯證思維方法,翻譯長句時要堅持分析與綜合的辯證思維方法,“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適用于狀語較多的長句的翻譯,內容和形式這一對范疇可以解決長句中復雜結構的翻譯。
關鍵詞:農業英語唯物辯證法翻譯策略翻譯方法翻譯技巧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對世界農業發展有著巨大貢獻。中國的農業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及副業。近年來,農業技術的科研成果越來越多,農業水平在不斷地提升,因此對農業外文文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農業英語翻譯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目前,農業英語翻譯研究基本上都是從翻譯策略、方法和技巧展開的。蔡青認為農業英語句法的難度較高,涉及豐富的專業知識,需使用轉換語態譯法、增減詞譯法、直譯與意譯交替,以及運用互聯網資源來解決農業翻譯問題。[1]潘丹丹也認為農業英語專業性強,派生詞、縮略詞、合成詞、新詞及空缺詞匯較多,翻譯時可以采用查詢法、猜想法等策略。[2]姜梅、王曉蕾和官曉飛發現農業英語的句子較長,結構復雜,易誤解原文意思而導致翻譯出錯,必須從分析和理解長句入手來提高翻譯質量。[3]這些研究在詞匯層面和句法層面上為農業英語翻譯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但是缺乏科學理論,沒有針對性、根本性地解決農業英語的翻譯問題。
唯物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作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觀點和方法,其對于實踐的指導作用立竿見影,筆者嘗試性地將唯物辯證法用于指導農業英語翻譯實踐,以探尋農業英語翻譯的最佳路徑。
一、唯物辯證法指導農業英語翻譯的理論依據
農業英語是科技英語的分支,與普通英語相比,首先,其信息量大,文獻通常詳細地介紹農業的知識、技術和方法,農業科研工作者閱讀外文文獻就是為了獲得國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因此,翻譯時如何能將信息準確、清晰、易懂、沒有遺漏的傳遞是非常關鍵的。其次,農業英語的文本具有精確性、概括性和生動性,文獻中一般會大量陳列數據,在翻譯數據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有一絲差錯,同時對于定義要反復總結和概括,讓語言精練;有的文獻屬于科普性讀物,翻譯的時候還要體現出生動活潑的特點。再次,農業英語還有著邏輯性強、簡潔和嚴謹的特征,文獻中經常出現大量的復合句、復雜句,翻譯時如何厘清邏輯關系,保持簡潔和嚴謹的語言風格也是要考慮的問題。最后,譯者還需要關注詞匯的選擇、句子的銜接和段落之間的邏輯聯系。
筆者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將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征(普遍聯系、永恒發展)[4]34、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5]164、四對辯證思維(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具體和抽象、邏輯和歷史的統一)[6]15、五對基本范疇的思路(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質和現象、可能和現實、形式和內容)[7]345與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相結合,探討農業英語的翻譯問題。
二、唯物辯證法對農業英語翻譯的具體指導
為了具體說明唯物辯證法對農業英語翻譯的指導作用,筆者從《動物的飼料、飼養、營養及其定量評估》(AnimalFeeds,FeedingandNutrition,andRationEvaluation)一書中選取了詞匯和句子作為實例進行分析。該書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科布爾斯基爾農業技術學院(StateUniversityofNewYorkCollegeofAgricultureandTechnologyatCobleskill)的戴維施教授(DavidTisch)所著,是一本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畜牧業專著,且暫無漢語譯本,筆者將從詞匯層面和句法層面進行翻譯分析,以下英漢翻譯實例為筆者所譯。
(一)詞匯層面
詞匯是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如果不能恰當地翻譯詞匯,那么目的語讀者在理解整個句子時會出現障礙。
1.專業術語翻譯中的聯系觀
科技英語的一大特點就是專業術語較多,屬于科技英語范疇的農業英語當然也不例外。《動物的飼料、飼養、營養及其定量評估》一書中有大量畜牧業的專業詞匯和表達,如果不能準確地翻譯這些專業術語,讀者就會難以理解,甚至造成農業生產的失誤,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譯者在遇到專業術語時,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本著忠實于原文的態度翻譯,避免畫蛇添足。
如表1所示,筆者翻譯了書中的幾個專業術語。聯系的客觀性和多樣性在專業術語的翻譯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聯系的客觀性體現在事物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種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聯系而存在的。譯者應該認識到,原文中出現的專業術語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單獨提取出來去查詞典就能翻譯的。而聯系的多樣性體現在“每個事物所具有的聯系不可能是純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不但有多種多樣的內部聯系,而且有多種多樣的外部聯系”[4]35。翻譯時,首先分析專業術語的內部聯系,“內部聯系是指事物的構成因素之間,以及不同層次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4]35,應當分析專業術語與上下文的聯系,充分理解原文的字詞句和邏輯結構;之后分析專業術語的外部聯系,“外部聯系是指一事物與他事物的聯系,由于事物周圍的環境是復雜的,因此任何事物的外部聯系都不可能是單純的,而是多種多樣的”[4]36,要從專業術語與平行文本的聯系、與相關參考書的聯系、與語料庫中現有譯文的聯系,以及與專業詞典的聯系去分析。最后,對難以理解、容易混淆的詞匯,要請教專業技術人員,以免出錯。
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指導譯者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以聯系觀為指導,充分運用好翻譯的相關輔助材料,能讓譯文變得靈活,有效避免錯譯、誤譯、死譯,使譯文向“信、達、雅”的方向靠攏,讓目的語讀者感到通俗易懂。
2.動詞翻譯中的現象與本質
現象與本質是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之一,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聯系和內在聯系的一對范疇。在農業英語的翻譯中,某些普通英語的動詞常不能按照普通英語的含義來翻譯,這時需要運用現象與本質這一基本環節來解決問題。
例1:
原文:Theembryobecomesattachedtotheuterinewallatabout45dayspostbreeding.[8]310
譯文:配種45天后,胚胎開始植入子宮壁。
這句話的難點是動詞attach。筆者首先查閱了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意思是“tofastenorjoinonethingtoanother”,如果就此翻譯成“把……固定,把……附在……上”,整個句子的含義將和畜牧業毫無關聯。翻譯時,兩種語言不可能總是相等,有時會找不到與目的語相對應的表達,這時直譯便行不通了。從詞典上查到的含義是事物的表象,“就是為人們的感官可以感知的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7]346,而本質深藏于內,“是事物的相對穩定的內部聯系,這種內部聯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著的特殊矛盾構成的”[7]345,只有靠理性思維才能把握。因此,翻譯時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并不斷深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根據上下文可知,這句話是在介紹母羊的早期妊娠,是關于生物學的內容,這才是動詞attach的本質,因此筆者將其意譯為“植入”,既符合生物學的表達,又能使句子流暢、意思完整,使目的語讀者容易理解。
3.介詞翻譯中的抽象與具體
抽象與具體是辯證思維方法的一種,是辯證思維的高級形式。這一思維方法是通過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達到對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在農業英語的翻譯過程中,會遇到大量介詞。然而介詞是虛詞,也就是沒有完整意義,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有時介詞可以不譯,有時不譯又會導致句子不完整。對于介詞翻譯這個問題,可以試圖運用抽象與具體的辯證思維方法來解決。
例2:
原文:Aewewithketosislagsbehindtheflock,showslaboredbreathing,staggers,andfinallybecomesparalyzed.[8]327
譯文:患有酮病的母羊會落后于羊群,表現出呼吸困難、搖搖晃晃的癥狀,最后就導致癱瘓。
本句有一個介詞with。介詞是抽象的,“抽象僅僅反映事物的某些屬性,而不是對整體的反映,為了獲得比較完全和完整的認識,必須從抽象上升到具體”[9]67,介詞的翻譯就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通過分析可以看到,介詞with引導了ewe的定語ketosis,翻譯介詞常用的翻譯技巧是詞性轉換,也就是在不改變原文含義的前提下轉換詞性,很多英語介詞在翻譯時可以轉換為漢語動詞,因此筆者將with翻譯為“患有”,這樣就可以與后面的ketosis(酮病)恰當地搭配,使句意完整,邏輯清晰。將有語法功能的介詞翻譯成有實際含義的動詞,就是把事物對各方面的本質的認識聯系起來,形成關于事物整體的統一的認識,使抽象的規定在具體的思維中再現出來的過程。這就是介詞翻譯中抽象與具體的辯證思維方法的運用。
(二)句法層面
翻譯農業英語時,長句是困擾譯者的一個大問題。原因是英漢句子結構差異較大,通常英語的句子是由多個復雜成分組成的長句,而漢語的句子則是由多個短句組成。
1.長句翻譯中的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辯證法方法論基本的表現形態”[10]255,將這種思維方法運用到長句翻譯中,將化難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
原文:Ewesachievetheirpeakmilkproductionwithin2to4weeksafterlambing,and70percentoftheirtotalmilkproductionwillbemadeinthefirst8weeks.[8]313
譯文:在母羊產下羊羔后的2到4周之內,泌乳量達到高峰,而且在前8周之內會達到總量的70%。
“客觀事物是以豐富多彩的現象構成的統一體呈現在我們的認識面前”[10]259,這個長句亦是如此。翻譯這個長句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就是在思維中把認識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和要素。通過觀察這個句子可以發現,這個長句是由and連接的兩個小句組成的,每一個小句都帶有時間狀語,分別是“within2to4weeksafterlambing”和“inthefirst8weeks”。現在經過分析,“區分了事物的外部特征”[10]259,整個句子已經分解成了部分,對每個部分的功能已經有了解。接下來就要進行綜合,綜合是同分析相對應的方法,就是“把對現象的一些外部的個別特征綜合起來,從而構成對對象的完整的外部形象認識”[10]259的一個思維活動。但是綜合絕不是把各部分、各組成要素機械相加,而是在思維中把對象的各個本質的方面按其內在聯系有機地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筆者在翻譯時將原句的主語ewe(母羊)轉化成為狀語,并用“milkproduction(泌乳量)”作為新的主語。與此同時,要特別注意milk這個詞,它不是普通英語中“牛奶”的含義,在這里就要用到上文介紹的現象與本質這一基本環節,這個詞的表象是“牛奶”的含義,但是結合上下文會發現,原文的內容是關于綿羊的,這個詞的實質是“乳汁”,且要結合production翻譯為“泌乳量”,這樣才符合原文句意。而“milkproduction”出現了兩次,那么翻譯中第二次就可以省略,避免重復。最后,筆者在譯文中將兩個時間狀語都分別放到了小句的句首,更符合漢語的表達。通過分析和綜合,能構成一個對長句完整的、科學的認識和翻譯過程,筆者認為,翻譯農業英語時遇到的長句都可以在分析與綜合的思維方法指導下,用分譯與合譯的技巧進行翻譯。
2.狀語翻譯中的矛盾分析法
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廣泛而深刻的內容,其中“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適用于狀語較多的長句的翻譯。
例4:
原文:Thenutrientrequirementsforthelast6weeksofgestationwillbeconsiderablygreaterfortheewecarryingtwinsthanfortheewecarryingasinglefetus.[8]312
譯文:在妊娠期的最后六周,與懷有一個胚胎的母羊相比,懷有雙胞胎的母羊對營養的需求量大得多。
這個句子有兩個狀語成分,分別是“forthelast6weeksofgestation”與“fortheewecarryingtwinsthanfortheewecarryingasinglefetus”,且第二個狀語成分中還有一個比較結構。這個句子的結構比較復雜,屬于復雜事物。復雜事物有許多的矛盾,但是“在這諸多矛盾中,總有一對矛盾處于主要地位,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影響和支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支配其他矛盾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被主要矛盾支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11]61同時,在每一對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翻譯時首先要堅持兩點論的方法,也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視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這個句子的主要矛盾就是兩個狀語成分,只有厘清了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準確地翻譯。而提取出來的主句成分“Thenutrientrequirementswillbeconsiderablygreater”是次要矛盾。在狀語的這個矛盾當中,第二個狀語的比較結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一個時間狀語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再結合重點論的方法,翻譯時筆者首先處理句子的狀語成分,這是主要矛盾,在翻譯狀語時,要先處理比較結構,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筆者將“fortheewecarryingtwins(懷有雙胞胎的母羊)”譯作句子的主語,將時間狀語“forthelast6weeksofgestation(在妊娠期的最后六周)”提到句首,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將主句成分“Thenutrientrequirementswillbeconsiderablygreater”提取出來翻譯成一個小句放在句末,這樣就完成了這個長句的翻譯。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幫助譯者找到長句的關鍵部分。筆者發現,在農業英語中,大量長句是由多個狀語成分組合而成的,因此抓住狀語這個主要矛盾,再分析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按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順序一步一步分析,長句的翻譯就不是難題了。——論文作者:姚舒陽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交際》雜志創刊于1987年5月,由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為吉林省社科類一級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22—1010/C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5349,郵發代號12—200)。本刊集權威性、專業類、學術性為一體,被轉載率及引用率較高,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讀者遍布各級全國教育單位、企事業單位及各地高等院校和公用圖書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