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初中階段,學生正值青春期,心智還未完全成熟,身體和心理都正在發育,學生的價值觀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思想加以正確的引導,適當地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班主任是與學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師,也
摘要:在初中階段,學生正值青春期,心智還未完全成熟,身體和心理都正在發育,學生的價值觀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思想加以正確的引導,適當地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班主任是與學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師,也是班級的先驅者,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著重要影響,還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是,隨著信息的發展,學生接觸到諸多新奇思想,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德育教育,是當下面臨的一大難題。
關鍵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身心健康
引言
新課改的實施,對學生素質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與傳統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更重視提升學生的素養,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初中學校,對于處于叛逆期的學生,這種方式不僅不會對學生有促進作用,可能還會使學生產生排斥情緒。所以,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要結合學生個性特征,優化教育方法,使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理念,并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
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社會對個人道德品質要求
隨著社會與教育的發展,涌現出大量優秀人才,但是僅有才華還不夠,沒有優秀的品質難以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社會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比較復雜,步入社會之后需要與不同的人相處。所以,搞好人際關系對個人發展極其重要。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品德,這就需要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為學生傳授有關道德品質方面的知識。
學生心理發展特征有差異
初中生對新鮮事物有極大好奇心,心理與智能發展還都未成熟,價值觀也在逐漸成長,對一些事物比較敏感,極易產生叛逆心理。面對不同個性與性格的學生,班主任不能采取一成不變的方法進行管理。這就需要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特征,探尋合理的方法開展德育教育,使學生在可以在初中時期身心快樂,得以健康成長。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信息侵入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人們可以快速獲得新鮮消息,但是隨著教育信息的不斷涌入,也帶入了許多不健康信息,使學校德育教育受到沖擊,環境變得更為復雜,阻礙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在網絡還未普及時,信息量不充足,有關教育工作者擔心信息量的問題,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過多的信息量使學生難以分辨真偽。一些低俗等信息的傳播,使學生的思想受到了嚴重影響,還有一些帶有錯誤價值觀的信息內容,學生進行觀看之后,不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甚至會養成自私自利等性格。面對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容易使初中生身心受到傷害,加上初中生還不具備應對能力,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響。
(二)教育形式單一
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但是一些教師素養卻未能跟上時代步伐。在初中德育教學中,部分班主任教育方式存在不足,教育方式較為單一,還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班主任德育意識也不強,更多的只是為學生灌輸德育理論知識,沒有真正做到應用到行為之上,忽視實踐教育,導致德育教育成效較差。僅依靠班主任講解理論知識內容,不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很難滿足學生實際需求,使學生無法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容易走神、犯困,使課堂氛圍十分沉悶。
四、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管理的創新
(一)努力構建良好德育環境
人才的培養,與其所處環境息息相關,所以在初中德育教學中,班主任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使學生形成優良品質。學生在學校中到達最多的地點就是教室,所以,班主任應關注教室環境,創建良好的德育環境。首先,班主任要特別提醒學生,保持良好教室衛生,引導學生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每次上完課后,要對講臺進行清整,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行為。其次,班主任還可以在教室墻壁上張貼一些標語,比如禮貌待人、積極進取等,讓學生每天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并銘記于心,對自身行為進行思想上的約束。最后,班主任還要重視學生精神面貌,規定學生要著裝得體,樹立自身良好形象。
相關知識推薦:學術論文發表投稿的步驟是什么
比如,班主任可以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小組安排打掃衛生,對于表現良好的小組,適當進行獎勵,對表現不好的,要進行適當的鞭策。制定合理的獎罰機制,幫助學生養成認真打掃衛生的好習慣。還可以在墻壁顯眼的位置張貼“尊敬師長、努力向前”等標語,使學生思想層面耳濡目染地受到影響,并時刻提醒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思想
在初中班級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不能每件事都親自去做,要分層次進行,因為班主任難以做到任何一件事都管,總有一些事情無法看到。所以,班主任可以先了解學生具體情況,讓班長分擔一些事務,因為班長與其他同學處于一個年齡段,所以有些事情班長可能處理起來更為方便。班長需要聰明大膽,班主任再輔以恰當的引導,使班級內部能夠平穩“運行”。除此之外,班主任在進行授課時,要將教學內容與德育思想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德育思想,并掌握好思想的價值,養成良好的品格,并付諸于實踐當中,學生擁有優良的思想品德,不僅讓學生之間的相處更為和諧,也使班主任管理工作進行的更為順利,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比如,在學習初中體育與健康《青春期健康教育》時,班主任在課上對學生青春期的生理特點進行普及,提醒學生做好心理準備。班主任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回想自己及其朋友在青春期發生的一些變化,并對這些變化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并由組內一位學生進行總結。在討論過程中,還能使學生想象力得到提升。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科學鍛煉,在鍛煉的同時,提醒學生不過鍛煉過度,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脊柱。這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生理上的發展,增強個人體質,養成健康的心態,還可以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鍛煉。
(三)通過集體活動進行德育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除了對學生個人有道德品這方面的要求之外,還應該使學生之間進行監督,通過同學的提醒,對自身不正確的行為進行改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班級凝聚力。班主任可以不定時開展集體活動,比如,在學習初中體育與健康《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時,學生學習完教材內容之后,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足球比賽,通過比賽使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足球的了解,還能使學生意識到:如果想贏得比賽,需要隊內成員進行配合,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踢好足球。通過開展集體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質,還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
結語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基礎。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個性特征,努力更新教學模式,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德育理念,并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論文作者:沙曉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