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1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強調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對家風建設問題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更是做好家風建設的基本遵循。家風建設無論對于每一個普通家庭亦或是黨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很多場合強調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對家風建設問題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更是做好家風建設的基本遵循。家風建設無論對于每一個普通家庭亦或是黨員領導干部家庭來說都具有相當突出的作用。本文將淺析家風的含義及其重要性,并提出建設良好家風的主要路徑。
關鍵詞:家風、重要性、建設路徑
理解把握家風內涵
家風各有不同,究其本質,也有相通的地方。家風,顧名思義即一個家庭的風氣。家風體現著父母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榜樣示范;體現著長輩對晚輩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體現著子孫后代立身處事、言談舉止的準則。一個家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貌和習性,家風一經確立后會固定世代傳承,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家風也在長期穩定不變中發生著細微的更新,因此家風具有多樣性、傳承性、穩定性和時代性。
家風建設重于泰山
古人云:“察德澤之淺深,可以知門祚之久暫。”家風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傳承好家風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諸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家規家訓,雖歷經千年依舊煥發光彩,為后人恪守和傳承。家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包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和價值觀培養的內容。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優秀的家風文化,每位黨員干部都應該強化思想認同,守護好、傳承好、發揚好,這既是延續中華民族精神命脈的需要,體現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時也是所有中華兒女同根同源、走向世界的獨特標別。
傳承好家風是推動黨風向善向上的源頭活水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黨的領導干部疼愛子女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領導干部必須公私分明,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規逾矩。黨員干部的家風,是反映黨風和社會風氣的一個重要“窗口”。家風反映作風,作風影響家風,好的家風能敦促干部養成清正廉潔的好作風。領導干部涵養好家風,要嚴以修身、嚴以律己,以好家風滋養好作風,以好作風帶動好黨風,守好干部廉潔防線,為家庭幸福圓夢,為國家發展筑夢。
傳承好家風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助推動力
“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縱觀古今,但凡清正廉潔的官員,都十分重視家庭的建設和管理,其身后大都有一個家風正派的家庭。而那些驕奢淫逸,貪得無厭之人,家風則令人堪憂,家庭治理往往也很失敗。近幾年來查處的貪污腐敗案例,家教不嚴、家規不正、家風敗壞,正是這些黨員干部滑向腐敗深淵的重要原因。一個人是否具有抗腐蝕能力,與家風有很大的關系。
三、良好家風的建設路徑
古往今來,事實證明,良好的家風就是一本鮮活的教科書,以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每個人的成長。
(一)以身示范樹立好家風
從大方面來說,我們黨選人用人的標準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賢人就是既有為社會做貢獻的品德又有為社會做貢獻的能力的人;有德無才的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雖然對社會產生不了太大收益但至少沒有太大的壞處;無德無才的人就不用說了;有才無德的人,就像是網絡黑客或者是那些曾經落馬的官員,他們一定有才,但是一旦喪失了品德,就會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危害。而我們的一生隸屬于家庭,沒有人是不經過家庭就成長起來的。所以只有以身示范樹立好榜樣,才能通過言傳身教在孩子心里種下"良性基因",促進健康成人成才。
(二)注重家庭傳承好家風
好的家風如果沒有家庭作為依托,也無法得到傳承。家庭是構成社會最小的細胞,也是對我們每個人影響最大的細胞。
相關期刊推薦:《洛陽師范學院學報》(月刊)創刊于1982年,本刊是由洛陽師范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刊出大量促進哲學、法學、經濟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等學科發展的文章。本刊的用稿原則是:理論觀點有新見,學理探討有深度,研究資料有新證。提倡簡明扼要的文風,也歡迎論題重大、言之有物的長文。設有:休閑文化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河洛文化研究、中國古典解釋學、女性文學研究、當代大眾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研究、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欄目。
在中國經濟穩健前行,經濟總量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再上新臺階的今天,“四世同堂”傳統大家庭轉型為三口之家,加之留守老人兒童、閃婚、離婚率上升等問題,家庭教育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家風建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但是血緣紐帶和親情關系永遠不會改變,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每天生活的場所除了家庭,還有學校、工作單位以及整個社會大家庭,我們不僅是家庭成員,也是“社會人”。而家庭是每個個體成為“社會人”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因此,家庭在個體進行“社會人”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在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的問題上起到了基礎性的決定作用。我們應該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
(三)營造好家風建設氛圍
家風建設的社會性決定其廣泛參與的必然性。各級黨組織必須負起領導責任,切實把家風建設擺上議事日程。紀檢監察部門和組織宣傳教育部門要健全有關規章,充分發揮黨內法規和文明公約等對優良家風建設的引導和規范作用,用好正反兩方面典型,習近平同志強調:“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部門要發揮統籌、協調、指導、督促作用。”“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要結合自身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家庭文明建設活動。”新聞網絡影視出版部門應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創作出版推進優良家風建設的圖書、拍攝放映影視作品、辦好專欄、專題節目,積極營造推進優良家風建設的濃厚輿論氛圍。
(四)扎緊家風建設制度的籠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定下了“明規矩”:從2016年4月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到2015年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提出黨員領導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的正面倡導,再到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生活紀律方面新增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真正把家風建設的紀律刻在心上,時時對照、處處反思,自覺在思想上劃出紅線、筑牢底線,做遵規守紀、一身正氣的合格黨員干部。
此外,2020年5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其中第一千零四十三條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是善意的提醒,讓每一個人慎重思考自己伴侶和家庭的意義。
(五)培育觀念引領好家風
時代的發展進步的同時,一些不良社會思潮的存在使得良好的社會風氣被污染。因此,需要正確的指引去保證我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確方向繼續前進。黨的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對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本就是良好家風的精神內核,可見家風建設的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要求有相通之處。家風便成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載體。
正如國有國風,家亦有家風。家風,是打在家庭每個成員前額不可磨滅的一方烙印。家風這個源頭清了、基礎牢了,必能滋養好的黨風、政風、民風、社風,促進形成“氣正山河壯,政廉日月春”的良好生態。——論文作者:黃櫻凡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