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1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根據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與數學作業要形成一體化的教育體系,而不是作業與教學分成兩個板塊。基于此,筆者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作業一體化設計的相關思考,希望能夠提出有效對策,促進各方面的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
摘要:根據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與數學作業要形成一體化的教育體系,而不是作業與教學分成兩個板塊。基于此,筆者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作業一體化設計的相關思考,希望能夠提出有效對策,促進各方面的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完成作業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業;一體化設計
前言:數學也是一門需要實踐的課程,所以在課堂中會有對應的練習題。但在實際的設計中,教師往往忽略了課后練習,特別是對數學作業的設計。小學的數學作業,是衡量學生們學習的成果、教師教學的質量的一個關鍵的途徑,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設計更加貼合學生們實際情況的作業。
一、關注學生真實情況,設計層次性作業
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的時候,教師不能夠一刀切的為所有學生都布置一樣的作業,要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層次性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效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不會出現作業過于簡單或者過于難的情況。在實際的教學里,教師為了布置分層性的作業,可以先分析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等方面因素之后,再為學生們布置作業。
例如,在學習完《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布置分成性的作業,首先教師先分析了班級的小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將他們分為了3個不同的等級,分別為成績或者學習能力比較好的、中等的、相對較差的等級。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教師設計數據統計的作業的時候,為他們設計了數值相對比較大、比較多的應用題,這些題目在統計的時候相對要分析的數據比較多、比較麻煩,考驗學生們對綜合的知識的應用,除此之外,教師還設計了一些提升的部分,如不僅要制作統計表,還要結合各種統計圖進行統計;對于成績比較一般的學生,教師布置作業的時候相對比較中等,重在幫助學生們掌握基礎、學會運用統計知識;對于學習成績相對比較低的學生,教師布置的統計作業就相對簡單,數值比較小、條件也不會過多,重點是要學生們能夠回顧上課的知識,有效的學會基礎知識。只有將課上內容和學生真實情況相結合,并且作業一體化的方式優化層次性作業,這樣才能夠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作業。
二、創新作業布置方式,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網絡媒體時代,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應當創新數學作業的布置方式,使學生在生活當中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習慣,利用生活當中的學習途徑更好地展開地數學知識的學習。
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多樣化的作業平臺,在進行《數據處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作業的布置:“同學們,統計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直觀的了解數據信息,在生活當中,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接下來就請大家根據網絡資源收集相關的統計圖,然后一起說一說根據這些統計圖了解到了什么樣的數據信息。大家可以將作業以PPT的方式呈現出來,然后上傳到我們的公眾平臺上。”教師將多樣化的作業平臺進入到了學生數學作業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借助網絡來收集相關的生活數學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能夠了解到數學知識在生活當中的廣泛應用,并且在利用生活當中學習平臺和媒介的基礎上更好地完成作業,利用多元化的平臺來展示學生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趣味性生活化作業的完成過程中,轉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
相關論文推薦:小學語文作業習慣的培養策略探析
三、設計課后體驗式作業,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針對小學階段學生基本情況及特征展開分析會發現,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們因為年紀普遍都比較小,且這一時期的學生們好奇心都較重。因此教師則可以針對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在數學教學中通過設計課后體驗式作業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以教材內容出發通過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和領悟,從而使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其中“課后體驗式”作業的特點就是通過讓學生們在課前通過特殊的預習方式對教材內容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該方式作業的布置不但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更好的接受教材內容做準備。于此同時,課后體驗式作業的布置還擺脫了傳統作業布置中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該模式的設定為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夯實的學習基礎,使學生們在課前預習與課上學習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整體學習水平、學習進展以及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當針對“認識圓”這節內容展開教學時,首先在上課之前教師則可以通過布置體驗式作業的方式,先讓學生們通過查看與“圓”有關的書籍材料或者觀看視頻的形式,讓學生們對教材主體的基本特征有初步的了解,并讓學生們通過對文章主體信息的收集和了解開展接下來的教育教學。同時,教師根據學生們在體驗式作業中的完成情況,讓學生們對“我國古代數學家隊員也進行了探索,那么大家了解哪些關于圓的故事呢?結合我們課上所學和大家所查到的知識,完成這一道課下任務,接下來在課下交流之后,下節課大家進行分享”這一問題進行探索和討論,并在該過程中發表自身對問題的看法,從而使學生們在教學與作業相結合的過程中促使其探索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有效提升,并在該過程中促使學生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效率的整體提升。
總之,數學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如何創新數學作業的布置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采用科學的策略進行生活化作業的布置,在挖掘數學學科當中生活因素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好的生活實際中應用數學知識,從而更好地發揮教學與作業一體化設計的價值。——論文作者:王宗琴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