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所謂高效課堂,指的是教師在充分遵循教學活動規律的前提下,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以求得最大化教學收益的教學課堂。自新課改推行以來,構建高效課堂日益成為廣大教師的共同心愿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就對如何構建高中生
摘要:所謂“高效課堂”,指的是教師在充分遵循教學活動規律的前提下,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以求得最大化教學收益的教學課堂。自新課改推行以來,構建高效課堂日益成為廣大教師的共同心愿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就對如何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這一問題展開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導入;電教;實驗
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多以灌輸式教學為主,由于教師習慣性地占據主導地位,只是將學生當作容納知識的機器,這便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主體性的發揮,進而極易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高中生物教學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師就需及時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并在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特點及水平的基礎上,對傳統生物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及時地調整優化,以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形象性及全員參與性,從而促進高效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一、實現有效導入,營造良好氛圍
作為一節課的起始環節,課堂導入設計得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關乎著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優劣。基于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并在結合學生思維水平和教學具體內容的基礎上采取靈活、高效的導入方式,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進而為新課教學奠定基礎。
在教學《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這節之初,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是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精彩片段。這時,學生的注意力紛紛被集中到了課堂中來。待視頻播放完畢,我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今天的我們能不能利用已經滅絕的恐龍的DNA分子,使恐龍復活呢?”之后,我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章圖中的文字和圖解,并就以上問題展開交流探討。待學生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順勢引入了新課——《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如此導入,既營造了良好的探究氛圍,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利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難點
電教手段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為課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轉變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機,其憑借自身強大的影音功能,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和積極推崇且日益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時代新寵”。若能將其有效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給學生以新穎、有趣的學習體驗,而且還能夠將生物知識變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內容,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由于《細胞的增殖》這節知識難度較大,對于不同狀態下細胞的不同名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思維上的混亂。于是,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掌握,我先是運用電教手段直觀呈現了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在每一個細胞的上方標注出了其名稱,以幫助學生理清思維。這樣,通過將抽象的生物知識以直觀化、形象化和生動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而且還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內容。
推薦閱讀:高中生物論文2年能發表嗎
三、重視實驗教學,引導自主探索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模式已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職責也從書本知識的單一灌輸更多地轉向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最好的方式便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引導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習得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還能夠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組合。
在教學《酶的特性》這節內容時,我先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相關資料:1.早上起床發現昨晚夾在牙縫中的肉絲依然存在,是什么原因?2.單獨咀嚼饅頭一段時間后,會發現有甜味,這是為什么?之后,我讓學生就以上問題展開交流探討。待學生充分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猜想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擬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并利用現有的實驗用具和藥品來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在這一過程中,我會在班內巡視,對學生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操作不規范的地方予以及時的指導和糾正。如此,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不僅充分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以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了主動探究者,而且還發展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得知了酶除了具有高效性外,還具有專一性。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與生成,教師一方面要認真領會新課改精神,積極適應教改要求,并在堅持以生為本核心理念的前提下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及時改進教學行為,使之能與學生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從而促進高效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論文作者:趙亞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