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30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提要】在整個人類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發展過程中,色彩至始至終都煥發著神奇的魅力。色彩也是人們在欣賞事物時所看到的東西。在繪畫藝術中,色彩是最基礎的表現手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色彩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和欣賞能力,而學生對色彩的觀察和審美
【提要】在整個人類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發展過程中,色彩至始至終都煥發著神奇的魅力。色彩也是人們在欣賞事物時所看到的東西。在繪畫藝術中,色彩是最基礎的表現手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色彩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和欣賞能力,而學生對色彩的觀察和審美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初中美術學科的基本功。本文筆者從目前我校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研究,提出了幾點解決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 色彩;繪畫藝術;欣賞教學
當前,在我校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教學基礎設施不健全,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踐教學過程等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如何進行美術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呢?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繪畫藝術欣賞的水平和繪畫藝術欣賞能力,首先要加強對學生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通過多年美術課堂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當前我校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素質落后,教學方法陳舊保守
在我校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中,由于社會、家庭、學校與學生對繪畫藝術的關注度不夠,導致絕大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較差,專業素養極為不足。他們的教學藝術、教學方法保守陳舊,教學技巧、教學方式,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
(二)教師理念非常落后, 教學改革存在困難
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環境下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改革存在非常大的困難。加上美術老師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授課理念非常落后的種種原因,他們放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都缺乏創新性,更沒有用什么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絕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目標把握不準,對教學目的不夠明確,因此,出現教學模式死板單調,根本無法顧及全體同學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完全不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嚴重的影響了繪畫藝術欣賞課的課堂氛圍,降低了全體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三)基礎設施極度缺乏,學生實踐教學機會較少,
本校因為對繪畫藝術欣賞課程不夠重視,導致了繪畫藝術欣賞課程所需要的相關基礎設施沒有健全。老師在上課時只注重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忽視了全體學生的“學”。在這種“師道尊嚴”的所謂“嚴”管下,只有理論而缺少實踐的教學,是無法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影響極大。
(四)對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本校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課程中,存在以教師為“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現象。主要表現在: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教師“導”的地位,導致學生 “學” 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在這種情況下,極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夜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如果學生“學” 的“主體”長期被老師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不到激發教學質量也不會得到提高。
三、提高色彩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的策略
要做初中美術教學工作,解決色彩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色彩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必須要創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要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到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多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一)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都會受到自身的學習態度和心理作用的影響。學生每天都重復做一件事難免會出現厭倦和喪失信心的情緒,學習興趣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采用合理、科學、靈活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建一個生動和諧的教學氛圍,采取一些激勵機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并且培養學生們在色彩觀察中的積極性,通過提高對美術課程的興趣,來提高繪畫鑒賞水平。
(二)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就是板書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而多媒體教學技術將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集于一體,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們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有利于他們觀察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尤其是對美術教學來說,一幅美術作品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所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將美術作品用圖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美術藝術的魅力,提高對繪畫作品中色彩的基本認識,在學生的認識和不斷參與下,他們對美術課堂教學也就不會感到太過枯燥無味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興趣,而且提高了美術老師的教學水平,促進了美術老師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對于初學美術學生來說,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在繪畫訓練中,一定要根據事物的全貌,注意觀察各個事物的組成部分,最后從事物的局部細節部分入手。教師在速寫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告知在學生觀察事物細節時,不能脫離事物的整體。在進行繪畫前以及繪畫期間的觀察,要是學生的目光始終注意到事物的整體,不能夠把目光集中在一個地方,這樣容易忽略整幅畫作的整體協調性,出現大小比例方面的誤差和錯誤,學生只有通過整體性觀察才能將一個事物完整的展現在畫紙上。在注重整體的過程中注意到局部細節,達到整幅畫的協調性。對于色彩藝術方面的教學,觀察能力更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色彩是人們進行觀察所看到的第一個基本現象,因此教師通過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從而提高繪畫欣賞水平。
(四)讓學生自主觀察,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
一幅優秀的作品,不僅僅要和原物相像,而且還要有畫者獨到的心里思維融洽在畫中,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幅優秀的作品。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一幅美術作品的內在含義讓學生用畫表達出來,就必須讓學生學會自主觀察理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自身對繪畫作品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五)引導學生多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從古到今,優秀的美術作品數不勝數。為了培養學生的整體美感和鑒賞水平,美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多欣賞優秀作品,來提高他們自身的藝術修養和水平,開拓新思維,開動腦筋,領悟美術藝術的真諦。根據優秀藝術作品中的表現手法來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
期刊推薦:《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是由吉林省教育廳主管、吉林廣播電視大學主辦的本科教育類刊物。是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優秀期刊。重點刊載有關遠程開放教育的研究成果,反映教育理論和科研成果團結全國教育工作者,為教學改革,提高教育的理論研究水平,為發展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總之。提高學生美術的綜合素質,解決色彩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優化。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的創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激發學生積極性與創造性,改善教學質量和效率,更進一步地推動繪畫藝術欣賞的發展。——論文作者:景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