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當前國內高校的家具設計專業教學、專業人才培育與社會實際需求的脫節,依然是較為凸顯的問題。針對此問題,諸多教育專家學者進行了較深入的實踐探索,各種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嘗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具設計專業教學的成效,其中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是家具設
當前國內高校的家具設計專業教學、專業人才培育與社會實際需求的脫節,依然是較為凸顯的問題。針對此問題,諸多教育專家學者進行了較深入的實踐探索,各種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嘗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具設計專業教學的成效,其中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是家具設計教學改革中較為成功的一次創新嘗試。工作室制的教學,主要根據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創新、校企合作方案制訂實施等多個方面進行整合,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使得院校專業教學與社會市場行業接軌,力求通過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帶動家具設計專業的總體發展提升。
劉娜、周磊編著的《家具設計》一書,針對家具設計的原理與具體的應用方法等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闡述,具體包括家具設計的概念含義、制作材質與工藝、家具的形態與程序設計,以及家具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與尺度的把握等方面的內容。為了使讀者更為直觀明了地了解書中相關內容的論述,作者還親筆繪制了大量精美的家具作品插圖。在最后的章節中,作者還對國內外家具設計領域的創新設計理念與成果進行了總結概括,便于廣大讀者了解家具設計形勢的發展。
通過《家具設計》一書內容能夠得知,家具設計專業更加注重實操。而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學過程與內容的試驗性與研究性,在不斷試驗中進行相關專業的探究學習,能夠構建和完善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確保學生在日后參加工作時能夠順利入職,并縮短適應崗位的時間,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除了專業知識技能以外,還在于對學生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因此,家具設計教學中采取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完全可行。
《家具設計》一書詳細闡述了家具制造工藝和各種材質的掌握,這也是進行家具設計制作過程中必要的知識。因此,家具設計專業教學是以培養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為目標,在具體教學中,就要注重教學方式與內容的針對性與應用性。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將專業課程知識、設計制作能力實踐等結合為一體,以家具設計課程教學為基礎,以專業技術的應用為目標,教師與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導,通過工作室與市場對接的相關設計項目為具體任務,進行有針對性和應用性的教與學。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要圍繞實際項目進行教學,可以緊扣社會市場的形勢與要求,在教學中以符合功能性與情感性為主要教學要求和目標,既完成項目,又使得學生學到實用的專業知識。《家具設計》一書中每一章節論述之后都附有思考題與練習題,以啟發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新意識,這也是家具設計專業教學的目標之一。然而,目前有的院校工作室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習慣于以自身的視角去評判學生的設計創作,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卻沒有從一開始的設計方案制訂、深化到后期實施的整個創作過程進行跟進,如此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修改。因此,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教育,具體表現在教學課堂上多進行交流討論,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身設計創作中的問題,并能夠去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多方面渠道收集相關資料,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調查研究,并且階段性地進行師生探討交流,進行資源共享,通過實際項目的設計方案制訂、具體生產、后續銷售與管理等相關任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提升。
家具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實施,要重視院校與社會市場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首先工作室的實際項目任務來源于合作企業,家具設計專業的相關課程任務與目標都是依據實際項目實訓,涉及專業各層面的知識技能,具體教學也能夠轉移到項目施工現場,集合職業負責人的講解,學生能夠現場學習到新的知識、工藝及在項目進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其次,院校工作室承接的社會行業、企業的相關項目任務,利于幫助學生進行實訓,使得家具設計專業教學的實踐與社會市場實際需求緊密結合,同時也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另外,為適應學生曰后面臨的就業要求,教學中需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產品設計開發、加工生產、后期銷售等不同階段與方向的培養,院校可要求企業定期吸納學生作為臨時“員工”進行深入的學習實踐,參與到設計制作項目中,如此學生的實訓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也能為家具行業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設計人才。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教育學刊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學會主辦,面向基礎教育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欄目有:教育研究、教育言論、區域教育發展、教育廳局長談教改、課改視窗、學校管理、教師專業化、科研動態、教學探索、教改實踐文萃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