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1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本文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為例,對中高職院校所開設的測量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課程培養目標的制定,以及課程間銜接的研究,找出課程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了闡述,提出了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測量專業、中高職貫通培
摘 要:本文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為例,對中高職院校所開設的測量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課程培養目標的制定,以及課程間銜接的研究,找出課程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了闡述,提出了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測量專業、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課程銜接
引言
中高職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中職 + 高職”或“普通高中 + 高職”的教育形式,采用一體化設計,不僅拓寬了技能型人才的上升渠道,更加合理構建了技能型人才的終身學習體系。本文以測量工程技術專業為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中高職課程體系的建設與銜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測繪專業三校生(職高、中專、技校生)中,很多人有進一步深造想法和提高自己技能的愿望。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導致對中、高等職業教育缺乏統籌管理,致使在中、高職銜接中出現了如培養目標、專業設立、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等一系列問題。
1 測量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培養目標不一致,層次不清,關系含混。由于中高職的發展歷程不同,接受的生源對象不同,致使其培養目標也不同。目前中職課程和高職課程在培養目標上沒有明確定位,有的中職院校強調專業技能,忽視理論教學,培養出的學生喜好儀器操作,只具有外業測量能力,但內業數據處理方面相當薄弱,僅僅只是技能型人才。而有的高職院校為了適應測繪技能的發展,過多的強調測繪理論的教學,培養的學生缺乏專業技能,更談不上應用型人才。導致課程培養目標不一致,層次不清,關系含混。
1.2 專業理論課重復造成資源浪費。課程內容重復是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存在的重要問題。通過對中、高職院校測量工技術專業課開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分析,發現在課程設置上重復內容多達 30%以上,如地形測量、測繪 CAD、數字測圖等課程有中高職同用相同的教材。這種課程重復現象不能體現出中高職教學間難易層次間的銜接,也大大的讓學生對教學失去了興趣。
1.3 課程設置沒有統一標準、課程開發理念亟待轉變。目前測繪專業中職和高職各自獨立,相互分離,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中、高職課程設置時各自為政,缺乏交流與溝通,而課程設置不統一必然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涌現種種銜接難題,以至于專業課重復而文化基礎課存在脫節等現象。由于西部教學資源以及信息化相對落后,仍有些測繪學校以學科課程為主體,重視理論教學,對于實踐教學不能夠充分重視,課程開設中理論和實踐的比例達不到目前國家的要求。更有些測繪方面的教材知識點陳舊滯后,以致于授課脫離實際,忽視能力技能的培養、課程與課程間的銜接也相互不夠融合。不管是中職教育還是高職教育都不能把當下測繪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引入到課程中,針對這種現象,課程開發理念亟待轉變。
2 解決中高職在貫通教育培養模式下測繪課程銜接問題的方法
2.1 一體化設計中高職課程體系,做好課程間的各種銜接。
2.1.1 課程重心下移。擬定培養計劃時,我們按理論知識學習與職業能力培養要求進行整體設計,打破原來中職、高職兩個階段自成系統的計劃而按能力要求進行,但分段實施。將原本高職的公共基礎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下移”,有效融合,合理銜接。專業培養方案一體化設計時采用學分制培養,規定專業總學分。學分中規定必修課總學分,限定選修課總學分,任意選修課總學分;
2.1.2 教學資源共享。以專業為紐帶,把高職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對中職生進行開放,把有限的教學資源合理利用與科學配置,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2.1.3 教學管理同步。在原有高職、中職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按照基礎課、核心課和拓展課的“三大”模塊,啟動校本課程開發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中高職貫通教材體系,實現教材銜接 4.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結合中、高職院校各自師資培訓及試點高職對中職集中培訓和分散指導,實現師資銜接。
2.2 中高職教育課程開設模塊化教學。隨著模塊化教學的發展,中高職測量專業教育課程打破傳統學科課程模式,開展了模塊化職業教育課程。模塊化教學方法強調“教、學、做”一體化,突顯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我們應從大綱分析入手,重視教材的專業性和實用性的應用,在模塊化實施的過程中,設立相關負責人,做好考核的把關,按照模塊化教學的五個環節依次進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構建模塊化教學體系。做好模塊化教學應重視中、高職專業的銜接,宜采用專業群的形式寬口徑銜接,因此在接口上就有了更強的相容性、銜接性,在專業目標定位與內涵建設上就有了更大的互補遞進空間。最終通過課程的銜接來實現專業的銜接。在課程目標銜接上,要將中職的實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標與高職的技術性、創造性、人格化目標優化整合。在課程內容銜接上,要根據中、高職相近專業大類的特點和要求,制定相互銜接的課程標準,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既要避免中、高職課程內容的重復,又要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真正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
2.3 構建國家資格體系,職業技能全面銜接。技能的銜接是中高職課程的銜接本質,學生通過技能的培訓考取測繪類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不同等級的證書也反應了學生技能高低的水平。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應根據經濟發展和職業需求的變化,按照測繪行業標準,確定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能力標準,加強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銜接。
推薦閱讀:工程測量方面的論文好發表嗎
工程技術人員是評職稱的重點人群,他們可以評定工程師職稱,在晉升職稱時他們會發表工程測量方向的論文,為此也有作者咨詢:這類論文好發表嗎?小編在此介紹:論文好不好發表,主要看所選擇的刊物,以及論文的質量,如果質量好,投稿到適合的刊物是很容易發表成功的,或者您將論文發給我們的編輯老師,他們給您評估,給您推薦合適的期刊,論文發表更順利。
結語
健全完善職業教育的必然途徑是中高職課程間的合理銜接,課程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突破口。只有通過科學設置課程內容、合理定位培養目標、規范專業設置、改革招生考試制度,才能促進中高職課程科學、有效的銜接,從而實現中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以中高職貫通課程體系銜接為切入點,研究分析中高職工程測量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銜接中的問題;提出有利于準確把握工程測量專業中高職課程的定位和方向,構建出工程測量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框架。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14〕19 號.
[2]彭益武.中高職課程體系有效銜接的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
[3]周大農.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設計與思考[J],職教論壇,2013,(3).
[4]汪志杰.從國際比較角度看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
[5]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6]曾仙樂.實現中高職研究的設想[J].中國職業教育,2010(16).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