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28所屬分類:園林工程師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對湖南省林地土壤的酸堿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湖南省林地強酸性土壤最多,其次為弱酸性土壤和極強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弱堿性土壤和強堿性土壤較少,無極強堿性土壤。不同類型土壤平均pH值從大至小依次為石灰土、潮土、紫色土、山地黃壤、山地黃棕
摘要:對湖南省林地土壤的酸堿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湖南省林地強酸性土壤最多,其次為弱酸性土壤和極強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弱堿性土壤和強堿性土壤較少,無極強堿性土壤。不同類型土壤平均pH值從大至小依次為石灰土、潮土、紫色土、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紅壤、山地草甸土。不同母質母巖發育的土壤平均pH值從大至小依次為沖積母質、紫色頁巖、石灰巖、砂巖、板、頁巖、花崗巖、第四紀紅色粘土。
關鍵詞:林地;土壤;酸堿性
土壤酸堿性是土壤的一個重要化學屬性,是其形成過程中長期受氣候、植被、動物、微生物、母質、水文等綜合因素作用產生的屬性。土壤的酸堿度不僅影響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質和生物因素,還影響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和生長發育[1-3]、生理生化指標[4-6]、抗病性[7]以及產量和品質[7-8]。
湖南境內地形多變,四季分明,熱量充沛,植物資源豐富,母質母巖種類較多,由此形成了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潮土、石灰土等7大不同類型的森林土壤。雖然湖南以紅壤和山地黃壤等為主,但由于還有其它5大土類,在不同地區域和林地,土壤酸堿度和土壤肥力差異較大,給造林樹種選擇帶來較大的難度,如果造林樹種選擇不當,不僅造林很難成林,導致人工造林的失敗,給林業生產帶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而且還會嚴重地延緩林業生產的發展。因此,研究林地土壤養分肥力及造林樹種選擇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湖南省不同林地土壤類型和母質母巖的土壤酸堿性進行了分析,旨為湖南科學造林和測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論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土壤樣品分別采自湖南省14個市州123個縣市區林地土壤。
1.2研究方法
1.2.1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以縣為單位,根據土壤類型和母巖母質類型所占面積比例以及土層厚度,在全縣均勻布點,選擇有代表性小班采集土樣。土壤樣品采集采用S形布點采樣,采集小班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土壤。每個土樣選擇5~8個有代表性樣點采樣,用四分法將多余的土壤棄去,最后混合為一個土壤樣品供分析測定[9-10]。
土壤樣品經風干、研磨、過2mm的篩孔后保存于有磨口的樣本瓶中[11]。每份土樣制備3個待測定試樣,取3個測試樣品的平均值為一份重復土壤的測定指標。
1.2.2土壤樣品測定稱取待測樣品10g于燒杯中,加入25ml超純水,用玻璃棒劇烈攪動1~2min,靜置30min,用校正后的pH計進行測定[11]。
1.2.3數據處理采用EXCEL2007進行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湖南林地土壤酸堿度分布
對湖南省林地土壤樣品的pH值數據進行統計,結果見表1。湖南省林地土壤的平均pH值為5.47,土壤pH值范圍在3.30~8.56之間,依pH值對土壤酸堿性進行劃分:pH≤4.5的土壤為酸性極強的土壤,4.59.5土壤為極強堿性土壤。從表1可以看出湖南省土壤酸堿度,pH值小于4.5的土樣有2341個,占土壤總數的20.5%;pH值在4.5~5.5之間的土樣數最多,為5664個,占總數的49.6%;pH值在5.5~6.5之間的土樣數為2512個,占總數的22%;pH值在6.5~7.5之間的土樣數有640個,占總數的5.6%;pH值在7.5~9.5之間的土樣數有263個,占總數的2.3%;湖南省沒有pH值大于9.5的土樣。湖南省的土壤整體偏酸性,酸性土壤(pH<6.5)占92.1%,中性土壤占5.6%,只有少量的堿性土壤,約占2.3%,堿性土壤中只有弱堿性和強堿性土壤,沒有極強堿性土壤;酸性土壤中,強酸性土壤居多,酸性土壤、極強酸性土壤次之。
相關知識推薦;林業方向評職稱論文投稿指導
林業部門職稱主要說的是林業工程技術資格,比如林業工程師屬于工程系列,先是技術員,之后是助理工程師,工程師,最后是高級工程師,而在評這類職稱時,對于論文也有嚴格的要求,但是林業技術人員對于論文發表知識并沒有掌握,也多次咨詢編輯老師關于林業職稱論文指導知識,今天小編在這里就給大家分享下論文發表要注意的細節,幫助大家順利的發表論文。
湖南林地土壤酸堿度呈現區域性變化,海撥較高的山區土壤多呈中性,如藍縣、安化、新化、冷水江、漣源、新邵、鳳凰、保靖、永順、永定區、石門、臨湘、常寧的南部;強堿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周圍的縣市區,如津市、澧縣、安鄉、漢壽、沅江、湘陰、君山、南縣、華容;強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丘陵或山區的紅壤地帶,如炎陵縣、城步縣、瀏陽市、寧遠縣、望城區、臨湘市及祁陽縣南部。
2.2湖南省林地土壤類型與pH值的相關性
湖南林地土壤共有7大土壤類型,分別是潮土、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及石灰土。其不同土壤類型的最大、最小、平均pH值見圖1。
潮土的全省平均pH值為6.04,pH值范圍在3.69~7.92之間,主要呈弱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為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除婁底市外均有潮土分布,其中郴州市、湘西自治州和衡陽市潮土屬于強酸性土壤,平均pH值分別為5.04、5.13和5.46,適合種植喜酸性樹種;懷化市潮土平均pH值為7.03,屬于中性土壤,適合栽植喜中性的樹種;張家界市潮土平均pH值為7.60,屬于弱堿性土壤,適合于喜堿性樹種生長;其它地區的潮土平均pH值都在5.5~6.5之間,屬于弱酸性土壤,適合于種植喜酸性樹種。
紅壤的湖南省平均pH值為5.06,pH值范圍在3.60~8.48之間,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均有紅壤分布,其中湘西自治州和張家界市的紅壤屬于弱酸性土壤,平均pH值分別為5.87和6.46;其它地區的紅壤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屬于強酸性土壤。所以整個湖南省的林地紅壤除個別地方外都適合于喜酸性樹種的生長。
山地黃壤的湖南省平均pH值為5.20,pH值范圍在3.70~8.23之間,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除湘潭市外均有山地黃壤分布,其中岳陽市、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常德市和婁底市的山地黃壤屬于弱酸性土壤,平均pH值分別為5.83、5.72、6.08、5.55和5.69,其它地區山地黃壤的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屬于強酸性土壤。所以整個湖南省的山地黃壤除個別特殊地塊外都適合于種植喜酸性樹種。
山地黃棕壤的湖南省平均pH值為5.10,pH值范圍在3.30~7.40之間,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和中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除湘潭市外均有山地黃棕壤分布,其中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和常德市的山地黃棕壤屬于弱酸性土壤,平均pH值分別為5.54、6.27和5.89,其它地區山地黃棕壤的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屬于強酸性土壤。所以整個湖南省的山地黃棕壤除個別特殊地塊外都適合于種植喜酸性樹種。
山地草甸土的湖南省平均pH值為4.91,pH值范圍在3.40~7.40之間,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和中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和湘潭市沒有山地草甸土分布,其它市區均有山地草甸土分布,其中常德市的山地草甸土平均pH值為6.00,屬于弱酸性土壤,其它地區山地草甸土的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屬于強酸性土壤。所以整個湖南省的山地草甸土除個別特殊地塊外都適合于種植喜酸性樹種。
紫色土的湖南省平均pH值為5.79,pH值范圍在4.00~8.56之間,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均有紫色土分布,其中長沙市、岳陽市和株洲市的紫色土屬于強酸性土壤,平均pH值分別為4.43、5.00和5.22;張家界市的紫色土平均pH值為6.88,屬于中性土;其它地區紫色土的平均pH值都在5.5~6.5之間,屬于弱酸性土壤。因此,張家界市林地中的紫色土適于種植中性樹種,而其它地區的紫色土區域適合于種植喜酸性樹種。
石灰土的湖南省平均pH值為6.14,pH值范圍在4.50~8.43之間,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14個市(州)林地土壤中岳陽市和湘潭市沒有石灰土分布,其它市區均有石灰土分布,其中懷化市和常德市的石灰土平均pH值分別為6.82和6.87,屬于中性土壤,比較適合中性樹種生長;株洲市和益陽市的石灰土平均pH值分別為7.55和7.60,屬于弱堿性土壤,適合于喜堿性樹種生長;其它地區的石灰土的平均pH值都在4.5~6.5之間,屬于酸性土壤適合于種植喜酸性樹種。
2.3湖南省林地土壤母質母巖與pH值的相關性
發育成湖南林地土壤的母質母巖大概有7種,分別是板、頁巖,花崗巖,沖積母質,砂巖,石灰巖,第四紀紅色粘土和紫色頁巖。不同母質母巖發育形成的不同土壤,其pH值存在差異(見圖2)。
板、頁巖發育的土壤,湖南省平均pH值為4.98,范圍在3.60~6.87之間,發育形成的土壤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和中性。湖南省各市(州)均有板、頁巖分布,各市(州)由板、頁巖發育形成的土壤除個別小班外都表現為酸性,張家界市的平均pH值為6.14,呈弱酸性,其它地區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表現為強酸性。因此,由板、頁巖發育形成的土壤比較適合種植喜酸性樹種。
花崗巖發育的土壤,湖南省平均pH值為4.95,pH值范圍在3.40~6.80之間,發育形成的土壤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和中性。湖南省各市(州)均有花崗巖分布,各市(州)由花崗巖發育形成的土壤除個別小班外都表現為酸性,張家界市的平均pH值為6.40,呈弱酸性,其它地區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表現為強酸性。因此,由花崗巖發育形成的土壤比較適合種植喜酸性樹種。
沖積母質發育的土壤,湖南省平均pH值為6.04,pH值范圍在3.69~7.92之間,發育形成的土壤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各市(州)山地中除婁底市外均有沖積母質分布,各市(州)由沖積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酸堿度不同;郴州市由沖積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的平均pH值為5.04,呈強酸性,適合喜酸性樹種生長;懷化市由沖積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的平均pH值為7.03,呈中性,適合中性樹種生長;張家界市由沖積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的平均pH值為7.70,呈弱堿性,適合喜堿性植物生長;其它地區由沖積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的平均pH值在5.5~6.5之間,呈弱酸性,適合喜酸性樹種生長。
砂巖發育的土壤,湖南省平均pH值為5.04,pH值范圍在3.30~7.75之間,發育形成的土壤主要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堿度組合是強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湖南省各市(州)山地中均有砂巖分布,各市(州)由砂巖發育形成的土壤除個別小班外都表現為酸性,張家界市的平均pH值為5.77,呈弱酸性,其它地區平均pH值都在4.5~5.5之間,表現為強酸性。因此,由砂巖發育形成的土壤比較適合種植喜酸性樹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