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7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施工項目信息管理當中,以項目公共信息為首,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的信息,一是政策法規信息,二是自然條件信息,三是市場信息,四是其他公共信息。具體來說,政策法規信息里面包含了政策、法律、法規和部門,企業的規章制度;自然條件信息是工程項
摘要:在施工項目信息管理當中,以項目公共信息為首,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的信息,一是政策法規信息,二是自然條件信息,三是市場信息,四是其他公共信息。具體來說,政策法規信息里面包含了政策、法律、法規和部門,企業的規章制度;自然條件信息是工程項目所在地氣象、地貌、水文地質資料等內容,三是市場信息,材料設備的供應商及價格信息、新技術、新工藝等內容。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師論文
對于項目信息管理系統來說,項目公共信息也占據主要重要地位,其中也分為公共信息庫或是信息表,項目其他公共信息文檔,公共信息中的信息表這里有法規和部門的規章表,材料價格表,材料供應商表,機械設備供應商表,機械設備價格表,新技術表,自然條件表等多種表格。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及時報請當地有關部門處理,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防范塌方,避免因挖掘造成的嚴重事故。
1.工程實例
某高層建筑高26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176m,建筑總面積為98206平方米,工程平面圖為長方形,長為86m,寬56m。地下2層主要是由鋼筋混凝土做成,地上部分兩側為勁性鋼筋混凝土簡體,中央結構屬鋼結構,于6~10層、22~24層、26~屋面1層位置設置鋼桁架,聯合抗震墻。外墻材料采用金屬玻璃。工程由上而下土層為:2m填土、0.6m粉質粘土、5.2m淤泥質粉質粘土、9.2m淤泥質粘土、6.7m粉質粘土、4.1m粉質粘土、3.5m細粉砂。
2.施工難點分析
第一,基坑開挖平均深10.9m,最深處大于16m,因為建筑四周有其他建筑,地下埋有管路,施工時不可對其造成破壞。
第二,施工時緊靠地界紅線,且非常靠近地下1室,導致地下室外墻防水層施工難度較大。
第三,地下室頂板承受的兩側簡體的壓力較大,故在地下室設置了4榀桁架,均長5516m。
第四,建筑混凝土簡體垂直度誤差須控制在10mm以下。但因為建筑帶有很多沒有規則的外伸鋼牛腿,造成模板及腳手架施工具有困難。
3.施工技術分析
3.1深基坑圍護施工
3.1.1圍護結構構成
通過計算,工程人員規劃圍護結構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1)地下連續擋土墻:考慮到工程基坑深度及周邊建筑實例,采用c30混凝土做成地下連續擋土墻結構,長33m、厚1m。
(2)鋼筋混凝土圈梁、圍檁及支撐:c30混凝土,共三道。將第1道支撐標高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根據地下室及挖土機械特點,確定支撐標高,支撐設計要滿足圍護結構的穩定需要,南北向采用混凝土對撐,周圍采用混凝土邊桁架和角撐。
(3)立柱:材料選擇工程鋼管樁,為省時省工,盡量使用原工程樁進行支撐平面布置。
3.1.2施工技術措施分析
(1)土體加固:因土抗剪能力小,成槽前,用a700mm水泥土攪拌樁對槽壁兩側進行加固處理,以確保成槽的質量;采用劈裂注漿技術對坑內被動土進行加固處理,提高其抗剪能力。
(2)降水:利用輕型井點降水方法降水2周;采用20m長的噴射井點,對深層土體進行降水,使土體固結,從而使土體抗剪能力得到響應提高。開挖時,地下水降至基坑以下約1m時,施工效果最好。
(3)利用支撐作棧橋:該工程施工場地狹小,僅有一條寬約5m的公用施工道路位于建筑西側。為此,利用第1道支撐南北向的對撐,設計2個施工棧橋,寬12m左右,和公用道路連通,使問題得到解決。未解決基坑出土困難問題,在棧橋完工后,2道棧橋靠近南側各設置1臺qtg260起重機,最后出土量達4000m3/d。
(4)分層開挖:先適量挖建筑四周土體,是土體應力得到一個緩慢的釋放,避免因突然卸載使地下連續墻受力猛增而變形。挖土時,同時卸載立柱樁四周土體,以確保立柱樁周邊土壓力的平衡。
3.2地下室外墻防水層施工
3.2.1施工流程
按照設計要求,需要在地下室外墻迎水面和底板底部設置防水層,并要著重考慮防水層端部、節點及貫穿部位的防水工作。本工程圍護結構與地下室外墻之間供施工人員進行外墻防水層施工地空間十分有限,為此,工程設計人員決定在地下室結構前進行防水層施工。
3.2.2防水層施工
(1)底板工程樁端防水層施工:先清理工程樁周圍垃圾、雜物,使其表面潔凈平整。涂防水涂膜于樁周圍寬10cm左右的位置,并1層滌綸布環樁粘貼,然后重復均勻涂3~4層涂膜,貼網眼麻片于最后1層涂膜上。
(2)地下室墻體與墊層接縫處防水施工:底板下防水層施工完成后設置fc板保護層。墻體與墊層接縫處,先將涂膜刷在滌綸布上,滌綸布與墻體及墊層防水層搭接,考慮上部結構的沉降,在墻體及墊層陰角處預留一定長度。
3.3地下室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3.3.1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建筑地下1層兩簡體間c、d、e、f軸各有1榀預應力混凝土桁架,其中上弦桿采用后張法施加預應力,每根上弦桿配4束鋼絞線,施加4000kn的有效應力,超張拉103%。采用4根大梁對稱張拉,每根梁內4孔進行對稱對角張拉。施工過程中,張拉時必須保證頂板受力均勻,避免先澆混凝土導致約束受力不均,故先不澆搗桁架豎腹桿和斜腹桿,等到上弦梁板中應力穩定后,再進行豎腹桿、斜腹桿的支模及混凝土澆筑施工,并且混凝土后澆桁架不會容易出現裂縫。在施工過程中,利用排架支撐地下室頂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