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14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老年人生活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社會上有提供居家養老類型服務的機構,老年人可以選擇在社區養老照顧服務機構養老,以此來提高和改善自己老年生活品質的目的。但在傳統的中國家庭里,絕大多數的人會更愿意將老人留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老年人生活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社會上有提供“居家養老”類型服務的機構,老年人可以選擇在社區養老照顧服務機構養老,以此來提高和改善自己老年生活品質的目的。但在傳統的中國家庭里,絕大多數的人會更愿意將老人留在身邊照料,可家中的普通式住宅在設計上存在許多不足,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不便。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探究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的適應性問題并提出相關參考建議。
關鍵詞:居家養老 普通住宅 對策
就目前中國的國情而言,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重點問題。一般來說,老年人由于自身的自然衰老和生理能力退化等原因,在住房的需求上與其他年齡層面的人會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需要在普通住宅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造,為老年人創造更為便捷、良好、優質的生活環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基本質量。這樣既能讓住宅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又能讓他們與家人親近生活在一起,兩全其美。
1 目前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的現狀
1.1 普通建筑缺乏改造條件
一般來說,家中的住宅有著精良的裝修和固定的框架結構,若是想要對房屋進行居家養老模式改造的話,容易出現設計條件和計劃可實施程度不高,普通的住宅添加輪椅坡道和增加墻壁扶手等較小型的設計實行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對于老年人需求感比較強的日常活動設施和心理、身體護理等設施的建設普通住宅確實很少有可以滿足條件的情況[1],因此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適應性要求,而且在普通住宅原有的固定框架設計基礎上改造容易對于房屋的安全性產生威脅。
1.2 缺乏老年住宅開發和設計經驗
我們目前正處在居家養老模式住宅基礎的建設過程中,開發和設計的經驗還不夠充足。在建設的過程中,有不少的經驗和創意來自于外國居家養老模式住宅的建設,并不能完全符合傳統中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因此,盡管有可以借鑒的地方,但還是需要在實際專業的試驗中經過測試,并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才能實現有效的推廣和普及。
1.3 居家養老模式缺乏親近感
眾所周知,目前社會“空巢”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絕大多數的年輕人會偏向于聚集到大城市工作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輕人認為盡管是一家人但彼此之間的生活還是應該有一定的空間和距離,因此大多數的年輕人會選擇不和老人住在一起,在一定的程度上催化了“空巢”現象的產生,因此在適應老年人生活的居家養老模式的建立過程中,老年人的生活難免缺乏家人之間的親近感。
1.4 缺乏政策的深入支持
盡管老齡化現象是中國的國情,受社會公眾的關注,并且在政策上加大了養老保險、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等,但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的建設還是缺乏一定的政策關注度和支持度[2],在一定的程度上會相當于缺少居家養老模式建立的發展基礎,不利于居家養老模式住宅設計的社會普遍性發展。
1.5 缺乏靈活性與專業性
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的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中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便是專業人員的配備與家中的設備缺乏專業性以及不同地區的老年人在生活的日常習慣上存在著不同點。例如:南北地區的人生活的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目前的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中的設計還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不能完美應對其靈活性的需求,且老年人缺乏專業人員的照顧和看護等,存在許多不方便的地方。
2 應對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的適應性的問題的對策
2.1 加大關于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的政府政策支持
關于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政策的支持力度主要應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基于社區養老照顧服務的基礎上,不單單將養老照顧服務停留在專業的養老社區照顧服務中心,而是計劃將其中的一些物資和專業性人員進行合理分配和擴散,定期或者不定期給予普通住宅中的老年人及其相關人員一定的幫助和扶持[3];第二,對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的建設進行一定的資金補助和技術指導,并確定統一的機制。首先了解該區域范圍內需要此項幫助和扶持的家庭并進行詳細的資料登記,然后再根據設計的情況進行可實施性的判斷,再進行補助,避免過分的要求和麻煩。
2.2 合理的社區養老照顧服務密度與位置分布
正常來說,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的適應性相對于社區養老照顧服務來說,是家庭式的陪伴與專業人員的專業性照料之間的矛盾[4]。對于此類矛盾的緩和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2.2.1 建立小區內部專業養老照顧服務機構
在聚集較多的普通住宅小區內建立專業性的養老照顧服務機構,讓老年人在年輕人無暇在家時可以得到專業的照料,專業的護理和人員的陪伴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上都是有好處的。
2.2.2 增加社區養老照顧服務機構的數量
對于普通住宅小區建設比較分散的區域,例如:在經濟不那么發達的小城鎮,居家養老模式的數量會比較多,對于專業性的養老照顧服務機構的需求更明顯,增加在這類型地方的養老照顧服務機構建立,讓老年人既可以有親人時時陪伴又可以享受到專業的照顧和幫助,讓其家人也能學習到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3 列舉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中的設計
3.1 進行系統學習
關于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中的設計內容,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在普通住宅中設計居家養老模式建設聚集的地方增加對此類型技能的培訓,請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和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來幫助培訓。
3.2 普通住宅中關于居家養老模式的設計內容細化
在家中設計老年人專門的移動路線,在專門路線上盡可能用自動代替手動,無障礙道代替樓梯,并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細節部分的處理。例如:家中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設計輪椅升降梯,簡易且牢固的墻上扶手,在老人可以碰得到的地方增加按鈕,方便老人呼叫;若家中老人視線有限,則可以適當增加老人活動區域的燈光亮度,但要切記不能用強光,容易刺激眼睛造成暈眩,同樣要設計專門路線,但一定要扶手或者要有倚靠物,給老人行動提供安全感等。
4 結語
當前,關于老年人的住房適應性問題以及能否受到專業養老照顧服務機構的照料也成為社會的重點關注內容,而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中的適應性問題還尚存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本文結合實際工作與生活,簡單對居家養老模式在普通住宅設計建設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但其對策是否具有切實的可實施性還應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參考文獻
[1] 徐曉燕,王國宇.基于現實需求的居家養老“適宜性基本戶型單元”設計研究[J].建筑學報,2016(S2):92-96.
[2] 王旭.居家養老模式下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學院,2017.
[3] 敬耀輝.長春地區居家養老建筑居住空間設計策略研究[D].長春工程學院,2018.
[4] 林雨.全齡復合型社區養老地產空間規劃與建筑設計策略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
期刊推薦:《中國住宅設施》(ChinaHousingFacilities),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主辦,建設部主管,月刊,北京市出版,國際刊號ISSN1672-5093,國內刊號CN11-5143/TU,郵發代號82-276,2003年創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