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4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正確認識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熱,有關此病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加強對此病的治療和防治呢?同時有關此病的護理管理上有什么好的方式技巧呢?本文是一篇有關護理職稱方面的論文。 摘要:出血熱即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傳
正確認識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熱,有關此病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加強對此病的治療和防治呢?同時有關此病的護理管理上有什么好的方式技巧呢?本文是一篇有關護理職稱方面的論文。
摘要:出血熱即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出血、充血、低血壓休克及腎臟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起病急,有發熱(38℃~40℃)、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惡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全身關節痛等癥狀,皮膚黏膜三紅(臉、頸和上胸部發紅),眼結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現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淤斑,或呈條索狀、抓痕樣的出血點。
關鍵詞:流行性出血熱,醫學治療,護理職稱論文
一般依據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診斷,對典型病例診斷并不困難,但在非疫區,非流行季節,以及對不典型病例確診較難,必須經特異性血清學診斷方法確診。分為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
論文網推薦:《全科護理》,《全科護理》主要面向全國基層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反映國家護理科技發展動態,跟蹤國內外護理科研新動向,綜述護理科研進展,報道護理新知識、新技術,展示護理科研優秀成果及先進經驗,對各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護理起到交流、示范、引導作用,不斷提高護理學科領域的學術交流水平和擴大學術影響力,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2006—2008年黑龍江省醫院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48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39例,女9例,年齡范圍為23~52歲。
1.2方法
1.2.1發熱期的護理:早期臥床休息,創造舒適、安靜的環境。減少噪聲。減少對病人的刺激。予以高熱量、高維牛素、易消化飲食。隨時觀察體溫的變化。特別是高熱的患者,體溫過高時應及時采取物理降溫。由于此病有毛細血管中毒性損害。故不宜用酒精擦浴。盡黿少用解熱鎮痛藥,定期測量血壓。患者發熱后期多汗、缸液濃縮。應鼓勵病人多口服補液。必要時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防止休克和保護腎臟。
1.2.2低血壓期的護理:嚴密觀察血壓的變化,每30min測血壓、脈搏1次,并做好記錄及時報告醫生;注意補液速度,低血壓早期應快速補液。必要時加粗針頭或多靜脈通道。但對老年體弱及心、腎功能不全者,速度應適當放慢,減少用量以防止肺水腫的發生:準確記錄24h尿量。盡早發現少尿傾向;低血壓期患者注意保暖,禁止搬動。
1.2.3少尿期的護理:少尿期應注意尿量每日3000ml為依據。此時鼓勵患者食用營養豐富、易消化、含鉀量較高的飲食,對嚴重貧血者可酌情輸入新鮮血液。尿量每日>3000m1.補鉀時應以口服為主。必要時可緩慢靜脈滴人,同時注意鈉、鈣等電解質的補充。對尿量每日>5000ml者。可試用雙氫克尿塞、去氧皮質酮、垂體后葉素、消炎痛等。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應注意預防感染。注意病室內空氣消毒。特別是加強口腔及皮膚的護理。
1.2.5恢復期的護理:加強營養,高蛋白、高糖、多維生素飲食。注意休息,一般需l一3個月左右,應逐漸增加活動量,重型病例可適當延長時間。
1.2.6并發癥的護理:①觀察是否有鼻出血、咯血、嘔血、便血:是否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休克的表現。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給予相應的護理,并按醫囑給予止血藥。②心衰、肺水腫患者,應減慢輸液或停止補液。半臥位。注意保暖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氧氣吸人保持呼吸道通暢。③腦水腫發生抽搐等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時,應鎮靜、止痙脫水。注意觀察療效。④高血鉀病人靜注葡萄糖酸鈣時宜慢。輸注胰島素時應緩慢靜滴,隨時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必要時町血液透析治療。⑧進行預防流行性出血熱的宣教,特別是宣傳個人防護及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和方法。以降低本病的發病率。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本病恢復后,腎功能恢復還需較長時間,應定期復查腎功能、血壓、垂體功能,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結果
針對流行性出血熱各期的特點。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明顯地提高了治療效果,有效地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
共治愈患者46例。2例危重型患者死亡。
3討論
流行性出血熱因各期治療原則截然不同。且各期也有交叉重疊。并發癥嚴重等而成為流行性出血熱護理的難點。對流行性出血熱的病人實施整體護理,通過護士嚴密觀察病情。能及早發現病情變化。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危重病人搶救及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治療效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