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8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是保障城市交通樞紐安全科學高效運營的重要手段,也是智慧樞紐建設的關鍵所在。針對重慶西站信息系統涉及的五類用戶及其管理功能需求,通過梳理相關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和管理控制的邏輯關系,提出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框架設計方案,規
摘要: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是保障城市交通樞紐安全科學高效運營的重要手段,也是智慧樞紐建設的關鍵所在。針對重慶西站信息系統涉及的五類用戶及其管理功能需求,通過梳理相關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和管理控制的邏輯關系,提出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框架設計方案,規劃“1個綜合運營管理中心、5個核心業務應用系統、1個商業運營平臺”的核心管理業務系統,并提出兩級監督決策、三級管理控制的綜合信息管理機制規劃,為其他城市交通樞紐信息系統規劃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城市綜合交通樞紐;重慶西站;智慧樞紐;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體系框架
重慶西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簡稱重慶西站)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和九龍坡區交界處,總建設用地約30hm2,定位為以鐵路為主,集長途汽車、公交、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門戶樞紐和綜合性鐵路特級站,建成后將成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客運樞紐之一。根據上位規劃,重慶西站將打造集交通換乘、商務休閑為一體的區域性副中心[1]。重慶西站作為多種交通方式換乘、產業開發融合、客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匯聚中心,對樞紐運營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大數據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國內外經驗表明,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必然選擇[2],重慶西站也需要配套建設相應的樞紐信息管理系統以提升自身運營管理水平。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打造現代綜合客運樞紐提高旅客出行質量效率的實施意見》[3],其中明確要求打造智慧樞紐,并將重慶列為六大樞紐示范城市之一。因此,結合自身特點,借鑒國內外已有建設案例經驗和研究成果[49],構建重慶西站智能化樞紐信息管理系統勢在必行。
為提升重慶西站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務品質,打造西部片區智慧樞紐示范點,本文從樞紐用戶需求出發,圍繞系統功能需求構建樞紐信息系統總體框架,并明確提出綜合信息管理機制,以期為其他樞紐信息系統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1智慧樞紐信息系統需求分析
1.1用戶分類和信息需求
重慶西站區域內涉及大量聚集的社會公眾以及建設、運營和管理部門,信息管理系統用戶主要分為5類[10],包括社會公眾、樞紐運營管理單位、商業開發建設單位、交通運輸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信息管理系統用戶分類及信息需求如表1所示。
1.2功能需求
按照智慧樞紐用戶不同信息管理需求,重慶西站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功能需求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交通運輸企業側重于各自付費區域專業化客運服務和狀態監控功能[11],包括設施狀態監測管理、專業運營調度管理、售檢票客流管理等;樞紐運營公司希望通過智慧信息管理系統,滿足樞紐公共區域運營狀態監控與綜合協調管理,主要功能包括日常辦公管理、設施環境監測管理、樓宇自動化管理等;社會公眾需要獲得出行等方面的便利服務,如交通資訊服務、商業信息服務等;行政管理部門側重于行業管理服務功能,包括智能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電力環衛管理等;商業開發建設單位偏向于對區域客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整合采集與統計分析,全面挖掘并提升商業價值,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商業開發管理、商流客流分析、資產清分結算與電商平臺管理等。
2智慧樞紐總體設計
2.1總體邏輯結構
智慧樞紐相關用戶之間的信息管理系統用戶邏輯關系如圖2所示。根據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邏輯關系,行政管理部門為交通運輸企業、樞紐運營公司和建設開發單位提供綜合協調與監督管理,樞紐管理公司則融合各種狀態信息并加以分析處理和反饋,從而為交通運輸企業、建設開發單位、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提供相關信息共享服務。
考慮到交通運輸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等外部相關用戶均搭建了相對成熟的專業化功能平臺系統,且在各自專業化區域內獨立發揮功能,為避免重復開發,智慧樞紐需重點構建樞紐內部系統,并融合上級管理平臺、相關部門既有平臺和現場相關信息,為各個相關用戶提供統一的信息共享交互和管理控制平臺。綜上,按照各專業用戶管理相對獨立與適度整合原則,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總體邏輯結構設計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重慶西站智慧樞紐系統建設核心在于樞紐本身信息系統的構建以及相關信息交互傳輸接口的處理,并建立市級頂層管理、樞紐級管理和現場管理3個層級的信息管理機制。對于重點構建的樞紐信息管理系統,按照功能需求分析,從信息化服務和數字化管理的角度出發,智慧樞紐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1個綜合運營管理中心、5個業務應用服務子系統和1個商業運營平臺,其中5個業務應用服務子系統分別為樓宇自動化管理系統、運行監測與分析系統、公眾信息服務系統、企業運營管理系統、應急管理系統。
2.2體系框架設計
基于以上的用戶信息交互邏輯關系和總體邏輯結構,進一步開展智慧樞紐信息系統體系框架設計,包括6個層次,智慧樞紐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技術框架如圖4所示。
2.2.1基礎設備設施層
基礎設備設施層即樞紐外場設施設備,通過監測、傳感等方式,實時獲取基礎狀態信息,包括綜合布線、機房、主機系統、弱電系統、樓控系統、視頻監控等。
2.2.2通信網絡層
基礎設施設備層獲得的數據需要通過專用通信網絡回傳,同時,外部相關平臺也需要利用該網絡通信層實現數據傳輸與交互。為保證傳輸質量,采用成熟的通信網絡技術,包括弱電專網、運營管理專網、4G/5G無線網絡等。同時,設置與外部平臺交互兼容的標準數據通信接口。
2.2.3軟件支撐層
軟件支撐層即配套必要的信息系統管理軟件,如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數據庫、建筑信息模型(BIM)軟件、殺毒軟件等。
2.2.4數據資源層
匯總外場設施設備、外部相關平臺共享數據信息,通過數據融合、分揀、分析,構成數據資源中心,主要包括基礎數據、設備數據、業務數據和主題數據。
2.2.5核心業務應用服務層
核心業務應用服務層包括1個綜合運營管理中心、5個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和1個商業運營平臺。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交通技術》主要面向從事交通研究、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養護、質量監督等一線工程技術人員,交通建設和管理部門的各級技術管理人員,為交通建設提供相關產品、技術、服務的相關企業群體,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和相關行業的技術、經濟研究機構作參考。設有:道路工程;橋隧工程;交通工程;運輸經濟與物流;汽車與工程機械;港航工程;交通環保;管理等投稿欄目。
1)綜合運營管理中心
統一對樞紐內部運營信息進行統籌管理,包括個性化門戶、統一用戶管理、統一權限管理和單點登錄改造等,并通過該運營管理中心實現對各個應用子系統的綜合管理。
2)樓宇自動化管理系統
針對樞紐建筑的機電設施設備、供電照明、視頻監控、通風空調、停車場管理、一卡通、安防報警系統等進行綜合管理控制,實現樓宇智能化管控功能。
3)運行監測與分析系統
運行監測與分析系統主要完成對日常樞紐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監測與分析、預警決策,包括實時事件監測分析、實時客流監測分析、實時載運工具監測分析、設施設備運行監測分析、決策分析。
4)企業運營管理系統
企業運營管理系統主要滿足樞紐管理公司日常自動化辦公需求,包括文件管理、巡檢、巡視記錄管理、工作計劃、工作任務管理、考勤管理、投訴咨詢管理、安保、維護保養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
5)公眾信息服務系統
公眾信息服務系統包括公共廣播、終端應用程序(App)、信息發布網站等,通過公眾信息服務系統,為出行公眾提供交通運輸資訊信息推送、主動查詢服務、定位導航等,對于入駐辦公通勤人員和居民提供交通工具(班次、時刻)信息、商業服務資訊推送與查詢服務等。
6)應急管理系統
應急管理系統是保障樞紐在突發情況下實現快速應急控制、科學合理疏散、減少傷亡損失的重要部分,該系統主要包含日常監控檢測、決策分析和應急管理。
7)商業運營平臺
商業運營平臺是為帶動樞紐周邊、融合發展提供的綜合解決方案。作為集樞紐、地產于一體的商業區域,利用綜合樞紐的特性為商業提供信息、數據支撐、決策依據等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商業基礎信息平臺、商業管理云和服務管理云。其中,商業基礎信息平臺主要提供區域內配套商業基礎信息;商業管理云是為入駐商戶提供的商業運營管理系統;服務管理云主要針對商業消費個體,及時推送相關商業服務信息,引導和服務消費個體的商業商務消費行為。
6)信息展現層
經過數據共享與處理分析,最終通過多種媒介展現給信息系統所有用戶,信息展現媒介主要包括中心大屏幕、站內廣播、無線局域網(Wi-Fi)、全球廣域網(Web)、微信公眾號等。
另外,為保障整個智慧樞紐信息管理系統正常安全運作,需要配套相應的系統運行保障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信息安全保障
采用相應技術、管理手段,充分保證信息安全。
2)標準規范保障
按照國家與相關電子信息和數據標準,規范通信協議、接口標準要求等。
3)建設運營保障
建設運營保障包括基于建設模式和運營模式的保障體系,建立穩定可靠的信息渠道,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管理體系以及長效運營機制,規范建設管理,保障工程順利建設、長效運行、持續深化提高。
3綜合信息管理機制規劃
3.1管理控制體制
明確樞紐運營管理體制,是保障樞紐智慧管理和高效協調運營的基礎。重慶西站智慧樞紐采用兩級監督/決策、三級管理/控制的運行管控體制。兩級監督/決策為市級部門和樞紐級監督/決策,分別從區域宏觀層面和樞紐片區層面進行分析決策和協調指揮;三級管理/控制則分別為市級部門管理控制、應急指揮管理控制以及樞紐現場管理控制體制,智慧樞紐信息系統總體運行管控體制如圖5所示。
3.2狀態管理運行機制
樞紐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包括正常和緊急兩種狀態,因此,智慧樞紐綜合信息管理也包括日常運營監測和應急指揮管理兩種狀態。在正常狀態下,樞紐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傳感檢測、人工輸入等方式對樞紐設備、環境、客流等進行實時監測反饋,同時,通過對外通信接口和信息交互,獲得交通運輸企業客運計劃、道路交通、電力等信息,并將其統一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為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一旦監測到異常信息,則根據異常類型、突發事故等級、影響程度不同,啟動相應的應急管理,包括樞紐內部相關設施、人員的應急指令發布以及外部相關部門的協調指揮調度等。按照西站智慧樞紐兩級監督/決策、三級管理/控制的運行管控體系架構,圍繞樞紐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智慧樞紐信息系統狀態管理運行機制如圖6所示。
4結論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是客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匯聚中心,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是保障樞紐安全科學高效運營的重要手段,也是智慧樞紐建設的關鍵所在。重慶西站積極開展智慧樞紐信息管理系統規劃建設工作。目前,重慶西站按照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框架,初步構建智慧西站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同時,也參考兩級監督/決策、三級管理/控制的綜合信息管理機制規劃設計方案,逐步搭建和完善智慧西站綜合信息管理組織機構。重慶西站智慧樞紐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框架和管理機制規劃可為其他城市交通樞紐信息系統規劃建設提供有益參考。——論文作者:陳城輝1,彭佳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