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0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公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其中瀝青路面在公路的建設中占有重大的比例。瀝青路面以其平整無接縫、施工期短、維修方便等優良特性而被廣泛采用。瀝青路面的鋪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這項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公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其中瀝青路面在公路的建設中占有重大的比例。瀝青路面以其平整無接縫、施工期短、維修方便等優良特性而被廣泛采用。瀝青路面的鋪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這項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從原材料的采購、混合料的比例和使用、施工工序和細節都會對路面的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首先分析了瀝青路面施工的現存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瀝青路面施工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瀝青路面;施工問題;問題分析;改進策略
瀝青路面有耐磨性好、路面彈性大、降噪等優點,這些優勢決定了我國大多數公路都采用了瀝青鋪設路面。隨著新設備、新材料的出現,瀝青的施工方法、施工規模也在發生著變化,因此需要瀝青施工人員不斷探索和學習,研究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對混合料的比例進行優化,不斷提供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為安全出行提供保障,同時為今后鋪筑出優良的瀝青路面提供參考依據。
一、瀝青路面施工的問題現狀及分析
(一)瀝青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問題
一方面,瀝青公路所用材料不達標。瀝青公路路基混合料采用的石灰混合物調配不符合標準,且由于機械化水平較低造成施工人員鋪設的厚度不均勻,容易造成路基強度不足,結構不穩定,進而造成路面存在不穩定的問題。
另一方面,鋪路前的清理工作不符合要求。鋪設前清理工作不到位,使得路面鋪設中夾雜雜物,這些雜物容易使混合料產生氧化作用,嚴重影響了路基的密實度,尤其在遇到惡劣天氣時,容易造成路面積水滲漏,大大影響了瀝青路面發揮其作用。
(二)瀝青路面施工中的問題
第一,施工人員施工不精細。一般來講,瀝青路面的鋪設過程并非將整條路面封鎖,而是采用半幅通車的工作方式進行施工。這種工作方式使得瀝青路面的穩定性在鋪設階段就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為瀝青路面橫縱接面的銜接帶來了質量隱患。此外,路面的鋪設過程中由于受到高溫、雨水天氣,造成施工人員產生懈怠心理,容易出現施工不規范、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瀝青路面產生一系列問題。
第二,瀝青材料使用不當。公路瀝青路面混合料的施工溫度、瀝青混合料的配置性能、瀝青層厚度等都會影響壓實效果。施工溫度會影響施工壓實作用下瀝青混合料的凝結性能和最終成型性能,如果瀝青材料混合料的施工溫度太低會出現混合料太硬,無法將混合料混合均勻;溫度過高又會導致混合料不停流動很難固定凝結的現象,而且混合料容易被鋼輪黏起。瀝青混合料的配置包括瀝青混合料的顆粒大小、瀝青混合料的粘度、瀝青混合料的硬度等,顆粒較大則在施工過程中摩擦阻力較大,所需要的能量也較高,需要更高的施工頻率,但是施工頻率太高施工過程難以控制路面質量。最后,瀝青層厚度也會對施工壓實技術的施工效果造成影響,當鋪層太薄時,路面極易出現破裂,將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1]。
第三,瀝青路面施工機械化程度較低。所用的設備較為落后,大多的工作都是依靠人力完成,容易造成鋪設不均勻,對瀝青路面的密實性和平整性有很大的影響。
二、瀝青公路路面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方案的優化
(一)對再生混凝土的利用和控制
首先,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相關規定,確定幾種混合料配合比,并在實驗室進行擊實試驗,得到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在規定條件下將混合料浸泡24小時,此后進行限抗壓強度試驗,獲得具有最佳抗壓強度的水泥劑量;采用取芯檢驗,在鋪設7個工作日之后取200米樣品進行試驗,就地進行冷再生施工,計算最佳生產配比為20%碎石、10~25mm新骨料、5%水泥劑量,并按照這個劑量進行添加。
(二)對施工現場進行改進
(1)做好鋪路前的清理工作
鋪路前各部門各司其職,做好準備工作,選擇好計劃鋪設的路段,包括路面平整、障礙物的清理等工作。
(2)對混合料的鋪設進行改進
適時、適量、科學的選擇公路瀝青路面混合料,應根據混合料的粘度、混合比以及壓實體積來決定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瀝青層厚度也會對施工壓實技術的施工效果造成影響,當瀝青路面結構層與混合料的最大直粒徑接近時為最佳厚度[2]。
(3)對混合料的碾壓進行改進
在對混合料進行碾壓前需要先對攤鋪機至少提前40分鐘預熱。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因為路面較寬而同時采用兩臺攤鋪機聯合作業,兩臺攤鋪機之間的距離應當在3~5m,中間重疊的距離應在11~15cm之間。在碾壓鋪設的過程中應當設有專人進行檢查鋪設的厚度和均勻度,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瀝青路面施工中人員的管理
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前要進行嚴格的培訓,確保他們在施工過程中能夠熟練運用瀝青路面鋪設技術。在選擇施工設備時考慮機械設備的性能、作業項目的要求和混合料的性能三個方面。技術人員應當對待鋪設路面的相關參數進行計算,并針對不同的原材料選擇合適的設備。
(三)對瀝青路面的裂縫進行預防和控制
對瀝青路面的裂縫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對橫向接縫和縱向接縫的控制。預防橫向裂縫要求在工作時堅決避免人為停機,橫向接縫一般采用搭接的方式,在前一段碾壓的部分之后預留出3cm左右的空白,后一段施工時再添加水泥后重新攪拌,可以有效的防止產生橫向裂縫。在進行接縫處理時盡可能的選擇大容量的水車,可以防止在工作中進行換車,同時在橫向接縫時做好水管的排氣工作。做好縱向裂縫的有效方法是做好施工前準備,保證縱向裂縫的攪拌重疊寬度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5cm,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瀝青的鋪設厚度適當的增加重疊寬度距離[3]。
相關期刊推薦:《科技創新導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管、中國宇航出版社-北京合作創新國際科技服務中心主辦的科技綜合類期刊;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信息化工業、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工程技術、工業技術、環境科學、信息科學、建筑科學、創新管理、創新教育、創新論壇。
結語
由上文可知,我國的瀝青路面在施工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路面施工技術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就要求施工單位應當在瀝青路面的施工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后期都進行質量控制,重視瀝青路面的基層施工環節和面層施工環節,同時重視對瀝青路面的裂縫進行預防和控制。今后需要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不斷提供自身水平,以提供我國的瀝青路面鋪筑水平,為交通運輸提供優質的服務。——論文作者:郭濤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