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19所屬分類:電工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集成電路產業的飛速發展,為半導體設備帶來很大的市場需求。分析了半導體設備的優勢,介紹了國內設備的供應鏈,并針對設備的選用技巧做了分析,提供了專業的建議。 關鍵詞:半導體;設備;應用 引言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在全球已躍居為頭號IC消費國家
摘 要:集成電路產業的飛速發展,為半導體設備帶來很大的市場需求。分析了半導體設備的優勢,介紹了國內設備的供應鏈,并針對設備的選用技巧做了分析,提供了專業的建議。
關鍵詞:半導體;設備;應用
引言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在全球已躍居為頭號IC消費國家,消耗了大約世界上全部芯片的25%,但這樣的需求,國內生產只能滿足其總量的30%,“缺芯”困境依然存在。為解決上述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國內大部分半導體芯片生產線總體上還是以200 mm線為主,150 mm線逐步減少,300 mm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各生產商在建廠、運營過程中對局部增添設備有各種不同的需求,如新產品開發、原有產品升級換代、產能擴充等等,對產品的工藝需求不同,生產線的技術檔次以及需要配置的設備也各不相同。考慮到國內廠商的實際情況,同時為了減少投資資金以及設備折舊費用,成本低廉的設備顯然比價格高昂的新設備更具有吸引力。本文通過具體分析,針對半導體設備在集成電路產業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相關期刊推薦:《集成電路應用》(月刊)創刊于1984年,雜志面向電子系統制造企業與方案設計公司,致力于滿足技術管理人員對新技術、新方案以及市場信息的需求。設有:電路原理與應用、儀器·儀表、通信·音視、電路集錦、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欄目。
1 設備優勢分析
隨著半導體設備在國內的大量使用,其價值越來越得以體現。國內的半導體廠商選擇設備,主要是因為設備具有如下的優勢。首先,生產線的好壞不在于新設備還是舊設備,關鍵是能否滿足使用要求。國內的集成電路水平參差不齊,高端的45 nm水平已量產,而低端的1 μm水平以上的也有需求。針對不同的工藝要求,設備尤其是根據客戶使用要求經過專業翻新的設備,性價比高,成為更多客戶的考慮對象。其次,半導體設備的特殊使用環境,也為設備的下線狀態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半導體設備都運行在恒溫恒濕超凈化的環境,設備使用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狀態還依然保持良好,特別是歐美下線的設備,甚至外觀也保養如新,通過翻新幾乎能達到全新設備的指標,滿足客戶在線使用需求。第三,設備相對全新設備價格便宜,一般為新設備的1/5,加上翻新成本,設備的價格還是能控制到原機的1/2以下。對于φ200 mm以下的設備,已是設備原廠商的非主流產品,全新設備原廠已不再生產,對于特殊需求的設備,定做新設備非常昂貴,在設備的基礎上改造以達到使用要求是最為理想的結果。
2設備供應鏈分析
隨著半導體行業的不斷發展,許多半導體供應商應運而生,為半導體設備的價值再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許多設備制造商已經重視設備業務,開始回收市場上自己生產的設備并重新翻新再銷售,為設備的再利用提供了保障。目前市場上設備供應商的情況如下:
(1)原設備制造商。許多原設備制造商開始認識和接受了翻新設備的價值,增加了設備翻新業務,并加入二級設備供應鏈,如AM(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SML公司、Canon USA公司、FSI公司等。原廠在技術能力、備件供應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ASML的光刻機,其TWINSCAN系列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生產效率最高、應用最為廣泛的高端光刻機型,因為機臺緊張,一有設備流出原廠便立即收回,由于其光源部分的備件和OEM商有獨家供應協議,導致其他翻新商無法涉足,裸機價格也因原廠的介入水漲船高。
(2)原設備使用商。原設備使用商即原設備的買方,設備的實際使用方,因為產能富余、產線結構調整等原因,選擇單臺或整線出售設備,成為設備的賣方。因其設備一直處于使用狀態,業內稱為熱機下線,或在工藝間內保存良好,設備性能良好,可恢復性更好,且因沒有經過第三方轉手,價格更具優勢。整線競拍設備的價格更低,僅相當于設備原價的5%。2017年,北京首剛NEC的一條6英寸線,以4800萬元競價成交,僅其中5臺設備就以3000萬元的價格成功再銷售。整線競拍會因產線的不完全匹配,造成部分設備的庫存積壓,競拍前需做好充分的事前評估。
(3)個體經紀人。一兩個有專業背景、技術特長的工程師,有可靠的市場人脈,一定的資金實力就可以成立一個公司,從事設備的經紀業務。因其公司成本低,通過市場低價競爭獲得訂單和收益。也有采取裸機轉手銷售,在市場行情看好的情況下,囤積市場常用設備,待有市場需求時轉手銷售,賺取時間差或機會差,加快資金周轉,降低設備翻新調試風險。由于資金問題,對于近千萬的大金額設備,如PVD、DSP或高端光刻機,這些公司多半不太涉及。
3 設備選用技巧
3.1 選擇可信供應商
設備的翻新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做到的,它必須同時具備精湛的技術支持和優秀的服務體系和資源支撐,翻新公司的可信度、售后服務及技術人員的經驗和專業技術水平是選擇翻新公司的標準之一,對用戶負責是最基本的選擇。在滿足技術需求的條件下,本地的專業翻新公司應該是優選。
3.2 售后服務有保障
由于設備的性能相對不如全新設備,售后服務非常重要。要考慮備件及相關耗材的供應情況,避免買得起、用不起的現象發生。要注意市場的通用性及普及性,萬一發生備件或耗材短缺時,可以同行拆借。在提翻新要求時,不必苛求所有的備件及耗材為原廠,在RFQ里,可以有選擇地選用OEM商或成熟的SECOND SOURCE備件,降低后續運行成本。獲得原廠的支持及翻新商滿意的售后服務和快速反應能力,也是選擇翻新商時的條件之一。
3.3 指標設定要合理
選擇使用設備,要有清醒的認識,采購的設備關鍵指標應該高于實際工藝需求,這樣在翻新后既能滿足生產又能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設備驗收指標要合理,有些廠家對設備提出了比新設備更高更嚴的要求,導致翻新成本急劇增加仍達不到要求,嚴重影響了生產,給自己和翻新商都增加了超額成本支出。
3.4 設備狀態要了解
采購設備時,對設備的實際狀態要有準確的了解,包括設備下線前的使用情況、下線日期、保存條件。有條件實地考察時,派專業的技術人員現場察看,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拍些照片,確認設備序列號、軟件版本號、新舊狀態、設備配置、關鍵部件是否缺失,做好記錄備存,并通過官方CCIC的裝運前預檢驗及屬地的商檢法檢,獲取官方認可保障。包裝運輸必須嚴格按照專業規范操作,減少運輸對設備性能造成的影響;對于光刻機等精密設備,需采用專業運輸公司全程恒溫恒濕防震運輸。
結束語
設備的性價比高,總體而言對半導體廠商還是合算的,但對于設備的風險也要有清醒的認識,要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和專業的翻新公司,在設備采購、翻新的全過程與翻新公司密切合作。翻新公司在設備翻新的前、中、后階段,要和用戶有效溝通,對用戶負責,成為和用戶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同時,在翻新過程中要注意消化吸收國外技術,掌握核心知識產權,實現研發與創新,改變受制于人的狀況,實現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發展我們自己的設備制造工業。——論文作者:王智遠 周成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