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08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理想教育活動應該與時俱進,從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關系學生未來的人文命運出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發揮理想教育對初中生的激勵、引導作用,讓初中生以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投入到具體的學習生活
論文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理想教育活動應該與時俱進,從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關系學生未來的人文命運出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發揮理想教育對初中生的激勵、引導作用,讓初中生以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投入到具體的學習生活當中,為成長為一名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世紀英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構建初中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1.科學面對學習、考試的心理教育。
作為初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以科學的態度面對學習、考試是重要的心理教育內容之一。放眼當前的初中生學習態度、考試心理,我們不能不冷汗涔涔、熱汗潸潸,如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高遠的人生理想、為老師學習、為父母考試的心理狀態等,占據著班內大多學生的內心。反映在具體的學習與考試活動中,就是主動學習者較少,多以教師指到哪兒,學生就學到哪兒;熱愛學習者較少,多數學生沒有“以學為樂”的心理,滿腹牢騷,以抱怨父母、師長、學校施與的學業壓力為主;誠信參加考試者較少,多數學生在參加考試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絲的僥幸心理,做著形形色色的作弊準備,一旦環境適宜,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采取“拿來主義”,甚至于很多學生都不以為恥,習以為常等,不一而足。作為未來世界的建設者與接班人,他們的學習態度與誠信行為令我們十分擔心,如何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科學面對學習、考試的心理態度,是我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
2.導向人生的理想教育。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者能夠施與學生充分的影響,積極地引導,將會給他們未來的生活、事業產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響。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功利主義、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的滲透與侵蝕,初中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他們的影響,產生極度的困惑、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與此相對應的,傳統的理想教育依然還高高在上,存在著嚴重的教條化、抽象化、模式化的不良傾向,忽略了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心理認知,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十分有限。
二、開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式
1.優化學校環境,引導初中生身心全面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曾指出,學校環境對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的確,作為初中生生活、學習的場所,長期封閉式的管理會形成他們自私、冷酷、內向、孤僻等不良心理特征,如果再任由其抽煙、喝酒、玩游戲機、早戀等不良現象恣意蔓延,將會給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巨大的災難。所以,如何優化學校環境,引導初中生身心全面發展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一項課題。這方面,我們首先要保證班級適宜的學生容量。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學生更容易煩躁不安、好斗,產生攻擊性,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安全隱患。其次,我們在保證校園環境干凈、整齊、方便、舒適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加強校園的綠化工作。因為植被影響著環境的濕度、溫度,在降低噪音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增加學生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排遣師生的不良情緒。最后,我們還應該加強學生文化氣息的營造工作。在影壁上、長廊中,還有學校的宣傳欄、文化陣地等地方,張貼初中生行為規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人文品行,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另外,我們還要積極開辟“諸子文化長廊”、“好書推薦”、“流動圖書角”等專門區域,進行潛移默化式的理想教育。
2.開展多種活動,塑造初中生完善的心理品質。
初中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除去和諧、公正、嚴謹、尊重等隱性環境的影響外,積極聯系學校團委、學生會、年級組等德育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更是塑造初中生完善的心理品質的必需。比如,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可以聯系學校團委開展一些貧困學生的幫扶活動,即使我們沒有華麗的語言,學生們的愛心也會在捐出的一張張的零花錢,一件件喜愛的學習用品中得到升華。再如,我們要培養初中生堅強的耐挫品質,我們可以聯系校外輔導員,開展軍事夏令營活動,讓學生在摸爬滾打中,流淚流血中提升自我,強化男兒本色。記得有一段時間,班里學生出現了學習方向不明確、動機不強烈、盲目迷茫的現象。在和多名班主任進行了聯系、溝通之后,筆者召開了一次“今年我十六”的理想教育主題班會,以“猜猜他是誰”的小游戲開始,引導學生們認識居里夫人、愛迪生、陳景潤、周恩來等中外名人,以他們舉世矚目的成就、堅忍不拔的意志、不懈追求的事跡,教育學生要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并要從現在開始,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活動中,我們采取了講故事、演小品、做游戲、師生互動交流等活動形式,了解了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蔡和森“讀書還要拎水桶”等經典故事,識記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不立,則無航之舟,無勒之馬”等名言警句。課后,筆者調查學生,他們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有了一個理想的規劃,從醫生、警察、律師,再到翻譯、將軍、畫家,形形色色、包羅萬象,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塑造了完善的心理品質。總之,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關乎民族大計,關乎國家前途,在素質教育逐步深入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同時,這又是一項長期、復雜、系統的教育工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與智慧。對此,我們還任重而道遠。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