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土地是農民們生活的基本物質保障。但是隨著我國城鄉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農村土地的管理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只有做好農村的土地管理工作,才能夠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
摘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土地是農民們生活的基本物質保障。但是隨著我國城鄉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農村土地的管理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只有做好農村的土地管理工作,才能夠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以下對當前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土地管理;主要問題;對策
我國的土地制度不同于其它國家,農村土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政策不同,農村土地是農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隨著我國的城鎮化不斷的推進,曾經的很多農村都已經發展為城市的一部分,例如我國的深圳,其前身就是一片農村,深圳就存在著因為土地性質導致的大量的小產權房。當然,這種現象不止是深圳,我國其它的一二三線城市都有著諸多的同類大量問題。
1 農村土地管理中的不足之處
1.1 農村土地的過度開發阻礙其長遠發展
一直以來國家將農用土地和商用土地分開規劃,目的在于引導社會發展中合理使用土地資源,由于近年來城市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農村土地流轉速度也隨之加快,眾多建筑開發商在農用土地上建起了住宅和工廠,從較短的時間來看農民會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則是農民永遠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占用便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隨著商業活動不斷占用農業用地,在農業耕地減少的同時也會引發農產品數量的減少,一旦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出現了失衡,便會對經濟發展水平的有效提高造成不利影響。
1.2 我國農村土地產權相對混亂
新中國成立這么多年來,我國的農村土地流轉多次,雖然政策上農村土地是屬于集體所有、集體進行管理,但實際上在農村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上十分混亂。很多荒地現在變成了林地或者耕地,很多過去的林地或者耕地變成了荒地。但這些卻缺乏相關部門的登記和確認,在農村的土地使用中經常會出現村民們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往往最后還得靠鄉村干部進行矛盾化解。還有一些現象是,鄉村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侵占一些常年被棄用的土地,甚至以招商引資的名義侵占農民們的耕地和林地。
1.3 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我國的農業用地呈分散式的分布特點。例如,當前很多的農用耕地分布在山地或者丘陵地帶,很多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此,眾多地區的農業生產強度都非常大。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非常的艱辛,于是,農民轉讓農用土地經營權的愿望非常強烈。另外,很多地區的農村為積極有效發展自身的經濟,也會在農村的土地上建設各種加工企業,很多加工企業都是城市生產鏈淘汰的高污染以及高能耗企業,這些工業產生的污染廢料和廢水等滲透到土壤當中,在帶給當地一定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對農用土地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1.4 已移交的項目后期缺乏統一管護和維護
(1)缺乏統一管護。部分村組織對已移交的工程后期管理重視不夠。普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缺乏成熟的管理機制。(2)維護資金不足。維護資金不足是很多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較為普遍的現象之一。在一些土地整治工作地區,由于相關的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需要予以定期維護,然而在資金方面很難進行籌措,導致土地整治工作的相關設施使用一段時間后無法繼續使用。
2 強化農村土地管理的具體措施
2.1 政府部門嚴格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制度
針對農村土地經營承包階段存在操作不規范問題,政府部門要嚴格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制度,具體做到以下兩點: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聘請專業人員到農村進行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制度的宣傳,并為農民講解土地政策、法律制度,讓農民遇到不合理情況可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利。另一方面,在農村土地承包階段,每一位農民都要清楚自身的權利,有權利決定對土地的流轉期限和流轉方式,并對土地補償款和補償標準進行互相商討,有效保證雙方利益,確保農村土地管理工作質量。
2.2 通過立法來保障農民們的土地使用權
綜合我國農村的的具體和真實情況,應該有效的調整永存土地使用的權利,在此方面進行全面的立法和改革。給予農民一定的土地承包和轉讓經營的權利,保持現在的承包關系,除了農村中公用部分的土地使用以外還需要確定使用的時間以及農村中耕地和城鎮化建設用地,這樣的土地使用預期更加穩定,也能夠讓農戶在土地使用方面的積極程度更高。各級政府要有統一的規劃,引進相關的企業來對當地的荒地進行開發,以保證農民們可以對土地的足夠使用權和使用率。政府可以通過立法等形式保證農民們的土地使用權,例如可以讓農民們抵押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以進行融資,或者對于常年外出務工的農民們來說可以將自己所承包的土地進行出租。
2.3 提升土地流轉的開發檔次
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還需要遵循三個有利于的流轉標準,具體為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農戶的增收以及有利于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還要在結合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農村土地流轉的開發檔次,堅持將土地流轉作為載體,對農村的產業結構進行不斷優化調整,進一步加快我國的新農村建設進度。此外還需要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管理力度,強化縣鎮兩級農業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能,構建以區縣級為主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仲裁機構,這樣才能夠對農村土地承包過程中產生的合同糾紛及時處理,從而獲得良好的土地流轉管理效果。
2.4 政府部門需要對農村土地用途進行嚴格規劃
目前,農村土地用途被更改的問題非常嚴峻,直接影響到農村土地管理質量。針對此種情況,政府部門要想讓土地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就需要嚴格規劃農村土地的使用用途。一方面,政府部門加強低土地用途的管理,嚴厲打擊不合理使用土地的行為,可以尋求社會成員幫助,歡迎大家舉報,對違法行為加大懲罰力度,讓其正確認識到錯誤。另一方面,土地產權者需要提升法律意識,正確認識土地用途,在使用階段嚴格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科學合理的進行土地規劃與使用,從而保證土地使用效率,實現農村土地的高效率管理目標。
2.5 做好農村宅基地的規范化管理
政府部門需要在結合我國用地規劃基礎上,進行土地用途的合理安排,保障耕地不會被破壞。在具體的農村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對土地的置換政策進行嚴格執行,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的規范化管理效果。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每家每戶只允許擁有一處宅基地,嚴禁私自建立房屋。對于農戶們一戶多宅或者宅基地買賣的情況,不允許其再獲得新的宅基地。為了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各農村區域的政府部門還可以鼓勵農民們在居民點進行集中居住,鼓勵農民利用空閑房、老宅基地以及荒廢土地進行耕種。最后,在進行農村土地建設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不破壞耕地的管理原則,保障農村宅基地的使用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借此來獲得良好的土地管理以及規劃效果。
3 結語
政府部門需要正確認識農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結合農村土地的具體情況,針對性性制定土地管理策略,并為農民開通渠道,讓農民遇到問題及時與政府溝通,有效減少農民與政府部門之間的矛盾,提升農村土地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促進農村的快速發展。——論文作者:趙玲
相關期刊推薦:《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System Sciem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季刊)1985年創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主要刊登系統科學、系統工程的理論、方法在農業上的應用,國外農業系統工程研究的動態以及與農業系統科學相關的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專題綜述及研究簡報。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