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在農業方面,加快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是改革的重點,是確保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綠色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農業科技水平、農機應用率、農業經濟基礎等條件限制,讓我國的綠色農業發展受到影響。 [關鍵詞]綠色
[摘 要]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在農業方面,加快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是改革的重點,是確保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綠色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農業科技水平、農機應用率、農業經濟基礎等條件限制,讓我國的綠色農業發展受到影響。
[關鍵詞]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問題;鄉村振興
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應該堅持綠色興農和質量興農。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應該加強對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快建立起現代化產業園區。所以在新形勢下,應加快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有效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
1 當前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
1.1 缺乏相應的市場體系
要想快速發展綠色農業經濟,離不開科技、市場、經濟、網絡等方面的支持,但是受當前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較慢的限制,在市場體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綠色農業經濟市場缺乏有效的管理,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市場體系,導致農業市場混亂不堪。其次是對于綠色農產品的認證體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綠色農產品的市場價格,而農產品經營者也沒有主動進行認證的意識,也難以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最后是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不完善,一些先進的種植技術難以在更大范圍內被農產品種植者接受。
1.2 農業經濟基礎較弱
為了促進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是經濟問題,資金短缺是制約綠色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在資金的引進方面,對于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持十分有限,對于綠色農業的信貸比例較低,難以從信貸部門獲取相關資金支持。其次是大型農機設備的應用率較低,沒有實現機械化大生產,對綠色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最后是農業科技成果利用率低,一些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沒有轉化為推動農業生產的技術,對于農產品的加工程度也不高。
1.3 農業生產水平較低
可持續化發展是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重心,雖然近年來我國對綠色農業有一定的重視,一些綠色農業產業也得到了發展,但是綠色農業產業還有一些問題。有調查研究顯示,綠色農產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同質化現象,不能夠體現市場的作用。另一點就是我國的綠色農產品企業的示范作用不明顯,市場上缺乏高品質的綠色農產品。另外就是一些綠色農產品企業的品牌意識不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
2 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建議
2.1 完善市場體系
應該不斷完善市場體系,為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首先,要完善我國綠色農產品的市場流通方式,為農產品提供高效的流通渠道。其次,應該完善市場流通機制,提高產品流通效率,讓優質的農產品可以賣到全國各地。因此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綠色農產品交易,為綠色農產品開辟廣闊的市場,同時應該注意建立權威的綠色農產品的認證機制,保證農產品質量,有效提高農產品價格。
2.2 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為了促進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還應該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對其的財政支持,為綠色農業經濟提供多種融資渠道,面對資金短缺問題,必須由政府部門出面加強對綠色農業的資金支持。政府應該出臺一些政策,讓信貸機構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持。其次還應該加強對國家制定政策的有效的執行,提高農業作業中大型農機設備的使用效率,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效率。
2.3 擴大企業規模,增強品牌意識
在行業發展方面,首先應該對綠色農產品企業進行鼓勵和引導,幫助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經營,實現綠色農產品生產產業鏈,打造特色農產品,實現規模化、科技化生產方式。對于綠色產品生產企業應該重點打造龍頭企業,不斷擴大企業規模,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品檔次,一些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應該依據生產優勢,新建各種綠色產品加工工廠。此外綠色農產品生產企業還應該增強品牌意識,樹立品牌形象,依托品牌效應讓綠色農產品走向全國,走向國際,以此來提高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推動綠色農產品行業發展。
2.4 培養職業農民,促使產業升級
為了促進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應該培養新一代職業農民。首先應該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技術應用能力,讓農民掌握綠色農產品知識,確保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例如,各省市的農業科技部門應該定期進行“農業知識下鄉”活動,為農民送去生產綠色農產品的先進技術。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有效促進當地種植大戶、大型家庭農場、村民合作社等信息經營主體發展。通過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持續技術支持等措施,讓年輕一代可以繼續從事農業工作,讓他們意識到農業行業的發展前景,讓青壯年愿意留在當地務農,成為新一代職業農民。此外還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引進技術人才,通過“校農合作”方式建立“田間院士工作間”“專家指導站”“基層科研研究工作中心”等平臺,為當地輸送優秀農業人才。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完善市場體系、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擴大企業規模,增強品牌意識、培養職業農民,促使產業升級等幾個方面出發,不斷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論文作者:王紅云
相關期刊推薦:《安徽農業科學》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創刊于1961年。主要刊登全國范圍的農、林、牧、副、漁業基礎理論、應用研究及農業經濟研究、農史研究等與農業有關的學術研究論文,追蹤報道各學科的最新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