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農業環境是指農作物、魚類等農業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包括了土壤、空氣等。農業環境一旦遭受污染,就會嚴重制約著農業向質量效益的轉變,并對農村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和人身健康造成威脅。當前,由土壤污染引起的農業環境質量下降及惡化已經成為
摘要:農業環境是指農作物、魚類等農業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包括了土壤、空氣等。農業環境一旦遭受污染,就會嚴重制約著農業向質量效益的轉變,并對農村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和人身健康造成威脅。當前,由土壤污染引起的農業環境質量下降及惡化已經成為破壞農業生態環境平衡的突出問題之一,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并導致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提高對土壤污染問題的重視,深入分析土壤污染的來源,以采取高效的土壤保護措施,改善農業環境。
關鍵詞:農業環境;土壤污染;保護措施
引 言:長期以來,農業環境中最為寶貴的資源就是土壤,但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土壤環境快速惡化,不僅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建設,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另外,土壤污染還會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將會很難對其進行治理,危害范圍更廣,危害時間更長。因此,我們必須要從土壤污染的來源入手,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環境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土壤污染來源分析
1.1白色污染
所謂白色污染是農業在生產的過程中使用的塑料薄膜。這些農用塑料薄膜等沒有被回收利用,殘留在土壤環境中,最終造成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已經成為農業環境的一大污染源。同時,此類物質不能在短時間內自然降解,會極大降低農作物吸收土壤養分和水分的能力,不僅會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而且還會降低產能、破壞生態環境,給我國農業環境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相關知識推薦:土壤學專業評職稱都有什么一級期刊可以投
1.2農藥化肥
農藥化肥的使用可以減少農產品的病蟲害影響。目前,我國農業不僅使用了大量的農藥,而且農藥的類型十分復雜。由于農藥化學結構穩定,不容易被氧、紫外線等分解,并且水溶性小[1]。因此,在農藥噴灑的過程中,會被一部分農作物吸收,并殘留在作物內,而降落到土壤中的農藥會殘留在土壤中,并通過動物、家禽等捕食轉而為害。另外,降落到土壤中的農藥會隨著灌溉水或雨水流入江河湖海,甚至有一部分會滲入地下水中,對土壤環境和自然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
1.3生活污水
目前,雖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較多,但仍有許多農村的生活污水和廢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土壤和自然水體中,甚至有一些村民在自家挖出污水排放坑,直接將污水排放到農田土壤中,使土壤和自然水體受到嚴重污染。同時,由于一些農村地區的水資源緊張[2],村民會選擇直接使用生活污水來灌溉農作物,這不僅使農業土壤受到嚴重污染,而且使農作物生長及產量受到嚴重影響。另外,一些農村家庭會在自家養殖畜禽,但這些畜禽的糞便等廢物沒有經過相應處理就隨著生活污水或者雨水直接排放到土壤和自然水體中,導致農業環境污染程度加深。
1.4工業廢水
隨著城鎮化建設腳步不斷加快,一些工廠選擇在農村建廠生產,而工業生產產生的廢水廢物成為土壤環境的一大污染來源。例如,一些冶煉和電鍍工廠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鎘,會累積在土壤中并被植物所吸收。如果人長期食用吸收了鎘的農作物,會出現骨質疏松等情況。同時,一些醫藥工廠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貢,不僅污染了土壤,而且還會抑制農作物的生長。另外,一些冶金工廠、燃煤動力工廠等排放的廢水中含有砷、鉛、硒等,嚴重污染著土壤、水體和農作物。
加強土壤污染治理以保護農業環境的有效措施
2.1科學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案
土壤是農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農業發展水平、農作物產量、農村經濟建設等各方面。因此,各地方環境保護部門要結合當地農業環境保護要求和當地農業環境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3],為農業環境的改善、農產品安全、人們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在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要積極利用先進的治理措施,并以農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作為依據。同時,各地環境保護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以制定出科學高效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為土壤環境的全面治理保駕護航。
2.2加強土壤污染相關問題監管
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僅僅依靠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依然不能高質量地做到土壤污染治理。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環境保護部門的工作,并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協助環保部門對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進行監測和管理,以保障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有序、高效、高質量地進行,并及時掌握土壤污染的實際情況,對土壤污染的范圍、程度等作出科學的分析和評價[4]。同時,各地方政府還要加強對農村工廠等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和管理,以有效防止工業三廢未經相應處理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體中,對農業環境造成破壞。另外,各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要強強聯合,對農業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科學合理地控制好農藥化肥的使用量以及農用地膜等可能會造成白色污染的物品的使用量,在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質量水平的同時減少對土壤環境的污染。
2.3采用先進土壤污染治理技術
先進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可以更加快速、更高質量地進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因此,各地方政府和農業環境保護部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技術,以順應農業環境的實際發展狀況,對土壤污染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和分析,以幫助各地方環境保護部門能夠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土壤污染治理技術進行合理選擇。從當前我國使用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的種類來看,主要有固化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熱處理技術、玻璃化修復技術[5]等。但這些技術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相關環境保護部門和政府部門不斷總結土壤污染治理的經驗,加強技術創新,并對先進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進行推廣和應用,以實現改善土壤和農業環境,推進農業經濟發展。
第一,土壤的化學污染問題一直是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治理土壤化學污染時,要對其化學成分和土壤酸堿度進行細致分析,并根據其化學特性和土壤酸堿度需要對土壤污染治理技術進行創新,以采用先進的、科學合理的處理措施。
第二,當前,我國大范圍使用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是生物技術和植物修復技術。這種方式雖然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但遠不能滿足土壤污染治理質量的需求。因此,相關部門要對加強對生物和植物的研究和篩選,并根據當地實際土壤情況進行創新,采用先進、高效的治理技術,提高治理效果和質量。同時,相關部門在此過程中要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有效保護。
結 語:土壤資源是我國農業環境的基礎構成,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科技化的基礎資源。但隨著城鎮化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農用薄膜、農藥化肥,以及工業三廢和生活污水都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目前,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正在積極有效地開展,但土壤污染現狀仍不樂觀。因此,相關環保部門要與政府加強協作,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理方案、采用先進的治理技術、加強監管,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業環境可持續發展。——論文作者:程少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