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0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正確認識在農業中松材線蟲病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有關對這些病害的管理措施有哪些呢?文章通過對分布狀況、病因及癥狀、發生規律、危害、預防措施等方面做了相應的分析。本文選自: 《應用昆蟲學報》 ,《應用昆蟲學報》曾用刊名:(昆蟲知識)1955年創刊,是國內
正確認識在農業中松材線蟲病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有關對這些病害的管理措施有哪些呢?文章通過對分布狀況、病因及癥狀、發生規律、危害、預防措施等方面做了相應的分析。本文選自:《應用昆蟲學報》,《應用昆蟲學報》曾用刊名:(昆蟲知識)1955年創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通報類學術期刊。以報道昆蟲學研究和推廣應用領域最新成果、交流新技術、新方法、普及基礎知識、提高基礎理論水平、促進學術交流為主要辦刊宗旨。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昆蟲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和技術推廣和應用基層科技人員,以及昆蟲愛好者。
摘要:目前分離松材線蟲主要采取貝爾曼(Baermann)漏斗法。將玻璃漏斗(直徑10—15厘米)放在漏斗架上,漏斗末端套上一段乳膠管,并置一止水夾于乳膠管上,在漏斗內鋪上兩層紗布。將截取的木段剝皮后劈成細長的小木條(或鉆取的木屑、或將誘捕到傳媒天牛剪碎)置于漏斗的紗布上,緩慢地注入清水,使之完全浸于水中。線蟲從小木條或木屑及傳媒蟲體的組織中游離到水中,并通過紗布沉積到漏斗末端。在常溫下一般24小時后即可打開止水夾,用小培養皿(直徑約6—7厘米)接取底部約5毫升的水樣進行鏡檢。
關鍵詞:松材線蟲病,農業科技,農業技術工程論文
病癥及機制:病原線蟲通過媒介昆蟲松褐天牛補充營養時從傷口進入松樹木質部,寄生在樹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導管阻塞,植株失水,蒸騰作用降低,樹脂分泌急劇減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針葉失水萎蔫褪綠變黃色至紅褐色,松樹整株枯死,且紅色針葉當年不脫落,樹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跡,木質部呈藍色。病害發展過程分4個階段:(l)松樹外觀正常,樹脂分泌減少,蒸騰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見松褐天牛啃食樹皮的痕跡;(2)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補充營養的痕跡外,還可發現產卵刻槽;(3)大部分針葉變為黃褐色,萎蔫,可見松褐天牛的蛀屑;(4)針葉全部變為黃褐色至紅褐色,病樹整株干枯死亡。
一、分布狀況
安徽省主要分布合肥市(肥東縣)、銅陵市(郊區)、安慶市(郊區)、滁州市(南譙區、明光市、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馬鞍山市(雨山區、花山區、當涂縣)、宣城市(廣德縣)。全省松材線蟲病呈擴散蔓延形勢,對黃山、九華山等風景名勝區以及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大面積松林安全形成了嚴重威脅。與祁門縣相鄰的石臺縣、青陽縣已被國家確定為松材線蟲病疫區,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二、病因及癥狀
病因:本病由松材線蟲引起,線蟲的耐久型幼蟲自天牛造成的傷口侵入健康松樹小枝,并進入樹脂管內。這時線蟲有強烈的治病作用。待受侵樹木停止分泌松脂時,樹體中線蟲開始繁殖,以樹脂管為通道向其他部位擴散,到針葉開始黃時,樹木的整個木質部都有大量幼蟲存在,翌年,在罹患病的樹林內寄生的松墨天牛羽化時又會攜帶大量線蟲,并“接種”傳播到健康的松樹上,導致病害的擴散蔓延。
松材線蟲(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該線蟲屬蠕形動物門、線蟲綱、墊刃目、滑刃總科、傘刃屬。線蟲成蟲蟲體長約1毫米,雌蟲尾部近圓錐形,末端圓;雄蟲尾部似鳥爪,向腹面彎曲[1]松材線蟲病又稱松枯萎病,是一種毀滅性蟲害。它是通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蟲傳播于松樹體內,從而引發松樹病害。被松材線蟲感染后的松樹,針葉黃褐色或紅褐色,萎蔫下垂,樹脂分泌停止,樹干可觀察到天牛侵入孔或產卵痕跡,病樹整株干枯死亡,最終腐爛。
癥狀[1]:病原線蟲侵入樹體后,松樹的外部癥狀表現為針葉陸續色,流動,萎蔫,而后整株干枯死亡,枯死的針葉紅褐色,當年不脫落。松脂停止松材線蟲病癥狀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外觀正常,但樹脂分泌量減少或停止,蒸騰作用下降;接著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夠觀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蟲為害和產卵的痕跡;再就是大部分針葉變為淡褐色,萎蔫,可見到甲蟲蛀屑;最后針葉全部變為黃褐色或紅褐色,病樹整株枯死,此時樹體一般有多種次生性的害蟲棲居。
三、發生規律[1]
松材線蟲病多發生在每年7-9月份。高溫干旱氣候適合病害發生和蔓延,低溫則能限制病害的發展;土壤含水量低,病害發生嚴重。在我國,傳播松材線蟲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病原線蟲近距離由天牛攜帶傳播,遠距離則隨調運帶有松材線蟲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傳播。松樹線蟲雌雄蟲交尾后產卵,每雌蟲產卵約100粒。蟲卵在溫度25℃下30小時孵化。幼蟲共4齡。在溫度30℃時,線蟲3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松材線蟲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20℃,低于10℃時不能發育,28℃以上繁殖會受到抑制,在33℃以上則不能繁殖。
四、危害
松材線蟲外形極小,小到肉眼無法辨別。一只天牛身上,能寄生幾千萬甚至數億條松材線蟲。松材線蟲則是松樹的第一號天敵。死亡速度快,松材線蟲病一般在病原線蟲侵染松樹體內后的半個月至一個月即可出現針葉萎蔫變色的外部癥狀,外部癥狀出現后約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即可死亡。
五、預防措施
(一)檢疫措施[2]
(1)檢疫檢驗方法:
直觀檢驗:此種方法主要在產地調查時使用。在調查時仔細觀察樹木發育是否正常,注意察看有無樹脂分泌減少、停止,針葉變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現象,同時觀察樹干上有無天牛蛀食的痕跡、產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檢查。
解剖檢驗:用工具將可疑感病的樹木鋸斷劈開,看材質重量是否明顯減輕;木質部有無藍變現象;樹干內有無松褐天牛棲居的痕跡。
漏斗分離檢驗:從罹病木發病部位或天牛棲居處鉆取木材組織并粉碎,用雙層紗布包好,置于下方帶有膠管和截流夾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小時,取下部浸泡液離心,取其沉淀液15ml,置于解剖鏡下,對照松材線蟲的形態特征進行檢查鑒定。
(2)檢疫處理: 木材及其產品在使用前或出境、進境前用60℃熱處理或殺線蟲劑處理。檢疫中發現有攜帶松材線蟲的松木及包裝箱等制品,應立即用溴甲烷熏蒸處理;或浸泡于水中5個月以上;或立即送工廠果,實施清理病死樹和病區皆伐時,所有伐樁高度低于5厘米,病區除治跡地清理干凈,所有松樹枝椏全部燒作。伐樁處理。一是伐樁全部連根挖出后集中除害處理。二是伐樁全部去皮后噴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1:100倍液至伐樁濕透(或磷化鋁1—2粒),再加套0.8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農膜袋,并在四周壓土。
2.死樹處理。
(1)清理下山的病枝、根樁等集中及時燒毀。
(2)有利用價值的木材可定點加工方法處理。
(3)疫木的管理、利用按國家林業局制定的《松材線蟲病疫區和疫木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本文由教育大論文下載中心WwW.JiaoYuDa.CoM整理
(三)化學防治。
清除傳媒松墨天牛:在晚夏和秋季(10月份以前)噴灑殺螟松乳劑(或油劑)于被害木表面(每平方米樹表用藥400-600ml),可以完全殺死樹皮下的天牛幼蟲;在冬季和早春,天牛幼蟲或蛹處于病樹木質部內,噴灑藥劑防治效果差,也不穩定。伐除和處理被害木,殘留伐跟要低,同時對伐根進行剝皮處理,伐木枝梢集中燒毀。原木處理可用溴甲烷熏蒸或加工成薄板(2cm以下)。原木在水中浸泡100天,也有80%以上底殺蟲效果。這些措施都必須在天牛羽化前完成。在天牛羽化后補充營養期間,可噴灑0.5切片后用作纖維板、刨花板或紙漿等工業原料以及作為燃料及時燒毀。對利用價值不大的小徑木、枝椏等課集中燒毀,嚴防遺漏。
(二)農業措施。
林地清理,砍除和燒毀病樹和垂死樹,清除病株殘體,這是一種較可靠的對策。特別是在危害區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擴散是切實可行的。伐除后必須燒毀和或進行處理,否則將成為新的感染源。設立隔離帶,以切斷松材線蟲的傳播途徑,如此,可切斷天牛的食物補給,可有效地控制天牛蟲媒的擴散,以達到防治松材線蟲的目的。
1.清理病死樹。
危害較輕,病死樹數量少且分散,病死株率在10%以下,采用全面清理病死樹的措施。發生危害時間較長,發生面積大,病死樹數量大,病死株率在10%以上的病區,組織專業隊,采用一次性皆伐,徹底伐除發病山頭或地塊的感病寄主植物。為保證除治效%殺螟松乳劑(每株2-3kg)防治天牛,保護健樹樹冠防治松材線蟲:在線蟲侵染前數星期,用豐索磷、乙伴磷、治線磷等內吸性殺蟲和殺線劑施于松樹根部土壤中,或有豐索磷注射樹干,預防線蟲侵入和繁殖。采用內吸性殺線劑注射樹干,能有效地預防線蟲地侵入。
(四)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防治昆蟲介體,也可用捕線蟲真菌來防治松材線蟲。利用管氏腫腿蜂或川硬皮腫腿蜂防治,一般在松褐天牛幼蟲幼齡期,氣溫25-28℃,相對濕度60%-70%的晴天放蜂。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