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7-14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更加緊密融入生活,我們有理由期待智能化、信息化的設備將把每個人都武裝到牙齒。可穿戴設備也有希望成為繼電腦、平板、手機之后又一個新的信息消費增長點。 從最近舉辦的CES消費電子展到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可穿戴設備無疑都是萬眾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更加緊密融入生活,我們有理由期待智能化、信息化的設備將把每個人都“武裝”到牙齒。可穿戴設備也有希望成為繼電腦、平板、手機之后又一個新的信息消費增長點。
從最近舉辦的CES消費電子展到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可穿戴設備無疑都是萬眾矚目的“新寵”。智能腕表、神奇頭盔等這些在科幻電影里“噱頭”十足的高科技產品,正隨著“可穿戴設備”概念的落地和普及來到人們身邊。
目前,可穿戴設備還不具備像電腦、手機一樣的不可替代性,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的熱情還有待挖掘。可以說,可穿戴設備尚處在概念導入和落地階段,要實現(xiàn)爆發(fā)增長仍需時日,需要在產品形態(tài)、功能方面等有更多革命性突破。
但消費者的相對冷淡并不能阻擋廠商在可穿戴設備研發(fā)和宣傳攻勢上的熱度。對廠商來說,目前正是可穿戴設備“跑馬圈地”和培養(yǎng)用戶習慣的關鍵時期,不能有絲毫遲滯,因此無論是芯片制造商、傳統(tǒng)的電腦制造商和手機制造商,還是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紛紛涉足可穿戴設備領域。
隨著新的競爭者不斷加入可穿戴設備領域,可穿戴產品的終端形態(tài)和穿戴方式日益多樣化。比如谷歌推出智能眼鏡,三星推出智能腕表,華為和中興也都推出了智能腕帶產品,甚至包括人們所使用的首飾、手套、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也成為廠商們“智能穿戴”的關注點。
然而,大部分可穿戴產品在功能上同質化嚴重。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功能一類是運動、健身等跟蹤監(jiān)測應用,一類是與手機等終端連接實現(xiàn)信息獲取和處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穿戴設備的實用性還不是那么凸顯,很難從這些產品上發(fā)現(xiàn)“必不可少”的價值元素。
此外,購置成本、使用的便利性等,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可穿戴設備的重要因素。可穿戴設備的設計將會更加小巧、精美和時尚,消費者未來也許會選擇隨身配備多件產品,但設備多了,一方面是使用成本高了,另一方面則是反復的充電、維護等過程將使設備成為人的負擔,失去了智能化的意義。
同時,對消費者更有價值的,是可穿戴設備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和應用效能,這需要云計算、無線互聯(lián)、大數(shù)據(jù)等技術的支撐。因此,擁有內容資源的廠商將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擁有更廣闊的空間,因為隨著產品規(guī)模化,硬件設計和制造的難度和成本將大大降低。
盡管目前可穿戴設備還難以談得上爆發(fā),但隨著信息技術更加緊密融入生活,我們有理由期待智能化、信息化的設備將把每個人都“武裝”到牙齒。可穿戴設備也有希望成為繼電腦、平板、手機之后又一個新的信息消費增長點。
《中國科技博覽》雜志辦刊宗旨本刊堅持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創(chuàng)新方針,傳播科技理念、報道科技動態(tài)、倡導科技創(chuàng)新、促進科技進步;廣泛探討交流科技、教育工作成果;多方位、多層次介紹科教創(chuàng)新的前沿性內容。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