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11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關不但要加強對其他部門人員的監督,也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督,紀檢監察機關領導要發揮帶頭作用,做好內部監督工作,構建健全的內部監督機構,為內部監督機構中的人員賦予一定的責任,實施對紀檢監察系統內部人員的監督工作。
論文摘要: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關不但要加強對其他部門人員的監督,也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督,紀檢監察機關領導要發揮帶頭作用,做好內部監督工作,構建健全的內部監督機構,為內部監督機構中的人員賦予一定的責任,實施對紀檢監察系統內部人員的監督工作。
關鍵詞:紀檢監察,內部監督,國有企業,問題與對策,政法論壇
本文選自《政法論壇》一直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躋身“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2年蟬聯“第二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并獲北京市十佳社科學報第二名。《政法論壇》還是全國高校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高校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單位。常務副主編陸敏編審2002年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主編”稱號。 《政法論壇》得到多方好評,一直受到立法、司法、執法、教學、理論工作者的關注,所反映的研究成果,或被吸收到新編教材中,或被立法機關和政法部門援作工作參考,或榮獲各級優秀論著獎,并為《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所摘引。許多機關和高校對本單位在《政法論壇》發文的作者予以重獎,并作為職稱評定的依據。
近些年來,我國的紀檢監察機構在國有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其對國有企業的發展也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力。紀檢監察機構的監督權與執紀權在監督工作中得到了重要的體現。這種權利的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影響范圍很廣、作用力度極大,是其他方面權利難以相比的。然而,在紀檢監察機構行使權利的過程中,本身卻存在著違法亂紀的現象,一些領導干部無視法律法規,借助職位之便為自己謀取利益,損害別人的權利,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也損害了紀檢監察機構的聲譽。為了對紀檢監察機構進行約束,防止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必須重視起來,形成一套完善的監督系統。
一、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紀檢監察機構對于我國的國有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施行其監督權和執紀權,保證國有企業的正常運營。然而,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缺少相應的監督,存在著違紀違法的情況。通過分析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加強紀檢監察系統的權利執行力度。
(一)內部監督客體意識淡化
國有企業中紀檢監察機構自身的工作性質具有特殊性,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監督工作的主體,是監督工作的實施者,各部門的黨員干部必須接受紀檢監察機構的監督,協助監督工作的進行。而紀檢監察干部同時也是監督工作的客體,同樣也要接受監督。然而在實際的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中,紀檢監察干部往往能夠利用各種方案監督他人,自己卻不愿意接受監督,更不愿意主動進行自我監督工作。在自身意識上不重視接受監督的重要性,認為被監督會降低自身的威信。以為自己的工作就是來監督人的,卻沒有考慮過自身也要接受監督與自我監督。
(二)內部監督主體制約薄弱
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一些監督機制體制還未能完善,紀檢監察機關內部實施監督工作的主體比較模糊,監督主體對監督對象的制約作用比較薄弱。在國有企業中,上一級紀檢監察機關對于下級紀檢監察機關構建起系統性的監督體系,導致了監督工作中主體不明確,一些不法分子鉆了制度體系的空子,借機違法違紀。監督工作中的主體不明確,就導致了監督權利難以發揮,監督工作達不到應有的力度,使得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的監督制度形同虛設,并未能對國有企業中的紀檢監察機構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
《政法論壇》堅持政治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法制實踐、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辦刊方針,以反映法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法制建設的新進展為主要內容,重點關注該校優勢學科,著重刊登刑法學、民商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學理論,及時反映法理學、法史學、國際法、國際經濟法研究的新信息,積極扶持行政法、經濟法等新興學科,同時兼顧政治學、哲學、管理學、新聞學及公共課的相關科研成果。 一、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嚴格掌握稿件的政治標準,遵守有關政策、法律,遵守出版規范、紀律,無違規出版和違背辦刊宗旨、超越分工范圍等問題。 二、堅持學術性,及時反映法學研究和法制實踐前沿成果。始終堅持學術質量第一,不斷提升學術品位。把握學報性質,支持有現實意義的有價值的重大課題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 三、辦好“拳頭”欄目,形成特色優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組織稿件,發揮我校學科和研究方面的優勢。 四、在堅持學報辦刊宗旨的同時,積極配合學校各項重大工作。 五、積極參加高校社科學報研究會的各項工作。
(三)內部監督方法方式落后
紀檢監察干部對于監督工作不重視,意識不到自身作為監督客體的地位,而監督主體的制約力度薄弱,進一步導致了內部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落后于國有企業的發展需求。在實際的內部監督工作中,對于紀檢監察干部被反映出的問題,一般是由直屬領導進行審核與處理,其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處理效率也比較低。這就造成了一部分紀檢監察干部有可能通過人脈關系、行賄受賄等方式逃避監督,增加了違法違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的難度。
(四)內部監督執行職能弱化
部分地區的紀檢監察機構中內部監督機構建設并不完善,甚至還尚未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導致了內部監督工作無法進行,極大地弱化了內部監督執行的職能。一些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機關中雖然建立了內部監督機構,卻依舊缺乏規范的監督程序與監督制度,造成了監督執行職能極其不平衡。對于紀檢監察干部過于信任過于放縱,未能對其加以防范,監督工作放松,對違法干部的懲處不到位。在內部監督機構不健全的情況下,內部監督執行職能能力被嚴重削弱,監督工作存在很多漏洞,為違法違紀的人員提供了機會。
(五)內部監督制度不健全
紀檢監察機關為了加強監督力度,都會根據自身監督機關與監督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監督制度,然而,很多紀檢監察機關的內部監督制度并不健全,大多數只是涉及到了如何加強對他人的監督,很少提及如何加強內部監督工作。即使有一部分內部監督相關的制度,也幾乎都是形式主義,難以發揮真正的監督作用。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在實行內部監督的過程中,監督權利難以發揮,監督力度難以提升。現有的內部監督制度一般都是如何處理紀檢監察機關內部違法事件,未能做好預防違法相關的工作。
二、解決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機構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關不但要加強對其他部門人員的監督,也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督,紀檢監察機關領導要發揮帶頭作用,做好內部監督工作,構建健全的內部監督機構,為內部監督機構中的人員賦予一定的責任,實施對紀檢監察系統內部人員的監督工作。加強對紀檢監察系統內部人員的遵紀守法的教育,及時發現違法亂紀的現象,并進行嚴格的處理,消除內部人員違法事件帶來的不利影響,做到紀檢監察系統內部上下級相互監督、相互配合,為國有企業中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建立健全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制度
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的監督工作亟待實施,要想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首先要抓住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規律與特點,全面展開建立健全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監督制度的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監督制度的制定,要從客觀事實出發,其相關規定要具有科學性、客觀可行性,避免隨意使用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不公平、不公正的監督制度。有了監督制度為依據,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的監督工作才能夠順利實施,加強對國有企業內部人員的監督,保證整個企業各個相關環節順利運行。
(三)需要完善的相關措施
加強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的監督工作,要從端正紀檢監察干部接受監督的態度開始。讓領導干部意識到自覺接受監督的重要性,積極指導、引領內部監督工作。另外,還有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考核激勵,使得對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更為具體并且有一個合理的評定標準,對領導干部的考核要結合各部門組織及群眾的意見。提高紀檢監察機關干部的政治經濟待遇,也可以更有利于內部監督工作的進行。通過這些具體的相關措施,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的監督工作,促進國有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鵬程.國際法腐敗經驗揭密[J].人民論壇,2006(17).
[2]張遠新.制度反腐:20世紀50年代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措施[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4(0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