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30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團組織生活以及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中,高校團組織在具體工作中缺乏創新性和整體性,在整體規劃中缺乏計劃性和長久性,這也造成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不強,特別是高校的基層團組織,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針對臨
摘要:在團組織生活以及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中,高校團組織在具體工作中缺乏創新性和整體性,在整體規劃中缺乏計劃性和長久性,這也造成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不強,特別是高校的基層團組織,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針對臨時的組織任務,而整個學年的工作則沒有規劃和安排。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團組織的建設,重要作用,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教育報刊社主辦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教育系統唯一黨建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本刊全面探索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以服務學校黨政領導、政工干部、輔導員和班主任為宗旨,宣傳典型、傳播經驗、探討問題;貼近學校、貼近實際、貼近工作;突出了理論性、前瞻性、指導性、實用性。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加強和改進是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為基礎,而共青團在大學生群體的教育、團結和聯系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共青團工作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很多高校的共青團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成熟的方面,本文對共青團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和困境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得出有借鑒意義的意見和建議。
1.共青團工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1.1.共青團工作有利于群眾基礎的鞏固
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職能之一就是引領青年思想,使他們走在普通群眾的前方,跟隨黨中央的腳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隨著青年團員的素質、覺悟的不斷提升,一批又一批先進的青年典型涌現出來。每年“五四”青年節前后,許多高校共青團中的優秀青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強大的帶動作用,會組織開展共青團評優推優、表彰獎勵的系列活動,通過樹立典型,向身邊的榜樣學習等形式,有效實現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的教育目的,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此外,高校共青團可以通過開展演講、組織論壇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素養,展現共青團員的先進性,并通過團員青年帶動他們身邊更多的青年群眾投身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各方面的社會實踐中;同時起到團員青年互相帶動、互相感染的作用,使青年團員對黨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使黨在青年團員學生中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能有效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給黨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黨具有更加廣泛的生命力。
1.2.共青團工作有利于高校及社會穩定的維護
在針對高校青年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對他們的情感加以干預,既可以正面引導,達到情感疏導。正面引導是共青團工作中對大學生思想教育提出的基礎要求,有利于青年團員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操,也可以為情感疏導奠定較好的理論基礎;情感疏導的方式可以有效化解、消除團員青年的一些不良情緒和抵觸情感,有的時候會起到正面引導無法達到的良好效果。但總的來說,只有把這兩種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既有正面的理論、情感引導,還要有適時、適當地感情疏導,才能夠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作用,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發揮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更好地維護高校及社會的穩定。
1.3.共青團工作有利于科學發展觀念深入青年人心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是黨和國家賦予共青團的光榮而神圣的任務,更是知識經濟時代對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1],我們要對此有透徹的理解和充分的實踐。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發展已經進入并正在經歷著物質生產不斷擴張的新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過分挖掘各種資源所產生的惡果也隨之而來。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利于社會的和諧進步,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在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對實際事例的探討,是青年學生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實踐聯系生活。比如,我們可以積極開展以環保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廣大團員青年更加深刻體會環境污染對人們生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樣,我們所開展的活動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既有理論知識,又有一些目的性很強的實踐行動,使得團員青年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有著清晰的認識和切身的體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他們樹立并踐行科學發展觀,共青團的這種作用,對于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突出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意義。
2.當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不足
2.1團員意識淡薄,生源層次復雜,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增大
隨著高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進入大學讀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學生的層次、素質也趨于復雜,這就給高校的管理和教學工作增加了壓力,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問題也隨之而來。首先,雖然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團員比例很高,但很多團員沒有系統接受過團的基礎教育,思想政治素質不夠高。這就為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帶來了許多弊端。另外,由于大學生群體中團員比例過高,使得廣大團員青年缺乏應有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先進性難以體現。最后,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高校團員價值觀有多元化的傾向,特別是“90后”的新生,雖然為高校團組織帶來了新鮮血液,但也帶來了新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部分團員自我意識過強,只關心個人利益,而忽視集體利益,政治上進取心不夠強,組織觀念十分淡薄,這都極大的影響了團組織的先進性。使得在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就存在一定的難度。
2.2一些高校的共青團工作具體措施的系統性、針對性不強
高校的共青團組織是引領青年團員進步的組織,是教育青年學生的思想陣地。但是在當前,基層團組織,特別是一線團支部的思想教育、活動組織在內容上過于考慮組織需要和社會需求,對廣大團員青年的情感訴求考慮過少,這就導致組織、社會的需求同學生的訴求沒有達到很好地統一,進行思想教育的手段單一,缺乏吸引力。在活動的組織開展上過于依靠團干部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團員青年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帶動,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在團組織生活以及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中,高校團組織在具體工作中缺乏創新性和整體性,在整體規劃中缺乏計劃性和長久性,這也造成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不強,特別是高校的基層團組織,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針對臨時的組織任務,而整個學年的工作則沒有規劃和安排。
盡管現在高校以各種形式嘗試著共青團工作的創新,比如嘗試建立了社團支部、寢室支部、網絡支部等,但在具體的工作沒有獨立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廣大同學們的支持,針對這些新型支部工作的時效性需要深入思考和廣泛討論。
2.3.基層團組織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建章立制尚且沒有完成
隨著大學生人數的增多,團員的數量也增多了,這就更需要章制完善、規范的基層團組織來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高校的基層團組織建設并不健全,工作能力不夠強,手段也不夠豐富,這樣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形式缺乏。首先,基層組織機構不健全,導致許多基層團支部機構和職能形同虛設,例如班級支部中,支部書記往往承擔了大量工作,支部內部分工不平衡。同時,由于團支部和班委工作的交叉,造成支部和班委間分工不明確,部分支部被架空。其次,雖然現在各高校都在探索建立寢室支部、社團支部,甚至網絡支部,但是往往有名無實,沒有開展具體的工作,沒有起到團組織的作用,思想教育工作也就不好做了。再次,支部工作制度、考評制度、監督機制不健全,有些支部沒有規范的團組織生活、例會等[2]。
結語
總之,共青團工作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當前高校的共青團工作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我們希望在不斷的實踐中,能夠發揮共青團工作的作用,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軍偉.高校共青團運行新模式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2008(9)
[2]郭孝鋒,祝志杰重視發揮共青團在大學生思想歡治建設中的作用,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0(1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