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已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且與教學的結合也越來越密切。使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是構建小學語文卓越課堂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課堂集中意識;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
摘要: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已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且與教學的結合也越來越密切。使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是構建小學語文卓越課堂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課堂集中意識;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輕松學習;增強學生閱讀語感,提高語文興趣。在分析信息技術優越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共同構建教師輕松、學生感興趣的卓越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卓越課堂
所謂的卓越課堂,就是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快樂學習。卓越也是新課程中極力推薦和構建的高效課堂,而要構建卓越課堂,就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信息技術有著自身的技術優越性,具有傳統課堂所不具備的教學優勢,所以只有整合教學課堂,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才能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便利。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必要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需要
小學語文課程學生識字、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習其他學科具有深刻影響。在教師教授課程的過程中,由于語文有些知識比較抽象,而語文老師又無法通過語言完美呈現課文中的畫面,就會導致學生學語文枯燥無味,學習積極性不高。其次,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通常在課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講,再加上傳統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教學缺乏吸引力,學生的注意力更難集中在課堂上,長此以往,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會下降,也會產生厭學情緒。
(二)信息技術的優越性
信息技術作為新科技產品,具有強大的社會性功能,而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也是千年教學而未有之的事情,這也是教學上的偉大創新。信息技術的使用,尤其是多媒體的應用,可以通過視頻、動畫、聲樂,能夠呈現出課文中抽象的畫面,動靜集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語文認知水平。這些優越性,都是傳統教學很難達到的教學效果。
二、在信息技術輔助下構建小學語文卓越課堂
(一)在信息技術輔助下,提高學生識字認字效率
識字認字是小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識字認字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習效率,所以,作為教授小學生識字認字的語文學科承擔了很大的責任。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生識字認字的教學手段往往時通過板書書寫示范,然后讓同學們在練習薄上對照板書或書本“照葫蘆畫瓢”,整個過程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沒有任何趣味,這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認字效率,激發學生識字認字的興趣?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課件制作或是收集識字教學短視頻,可以試識字的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增強課堂注意力。例如,在教學學生認識并學會拼寫秋天的“秋”字時,教師可以現在課間上展示一些秋天的風景圖片或是秋景視頻,使學生頭腦中大致有一個關于“秋”的大致印象,然后在課件上播放“秋”字的拼寫動畫。
可以先展示秋的部首“禾”,隨便教學學生認識“禾”字與“禾”字的拼寫,再展示“火”字,并采取和“禾”字同樣的辦法,最終合成一個“秋”,隨便教學學生認識和拼寫“秋天”二字,整個展示過程可以利用動畫效果增加認字的生動性,加深學生印象。采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識字效率,加深對字的理解。當然,還有很多方法,比如結合生活環境識字等,具體采用哪一種方法,取決于具體的角度情況。
(二)在信息技術輔助下,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是在具有一定漢字積累的前提下進行的讀書活動。在筆者看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構建卓越課堂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要求小學生通讀一篇課文,并把握一定的閱讀節奏和投入情感到其中,這需要通篇無生字,并有意識的把握節奏和投入情感,如果只是教師領讀,教師朗讀標準與否暫且不說,就是干巴巴的閱讀,學生很容易感到疲憊,反過來對閱讀課文失去了興趣。
但是,在閱讀之前,教師通過多媒體先播放課文的相關教材情境,展示課文的畫面情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和感情基調大致有一個初步認識;其次,觀看結束之后,教師把課前在網上收集到的優秀朗讀音頻播放給學生聽,并要求學生看著課文跟著“讀者”節奏走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播放過一兩遍之后,教師才開始帶領學生一起讀,反復的跟讀幾遍之后,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甚至可以以音樂襯景。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投入情感,使得閱讀有聲有色,讓教室充滿朗朗讀書聲,真正構建起學生喜歡,教師輕松的卓越課堂。
(三)在信息技術輔助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寫作往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反映,為什么我家能讀識字,為什么就寫不好作文呢?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主要還是閱讀量不夠的原因。學生閱讀量不夠,就沒有寫作語感,一段簡單的記敘文都寫不清楚,甚至詞不達意,所以教師要加強學生閱讀訓練。
不過,只讀不寫也不行,只有“讀”與“寫”相結合,才能極大的改善小學生寫作難的問題。小學生的寫作多義記敘文為主,重在培養學生寫作意識,觀察生活的能力。所以,學生如果對生活關注不夠,就會提筆無從下手的無奈。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寫作需要知道的生活畫面。比如:在公交車上禮讓老人或孕婦;扶老人過馬路;和家人一起旅游等,通過給學生展現一些動畫,以幫助學生厘清故事脈絡,完成寫作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輔助下構建小學語文卓越課堂并不是不能實現,關鍵是看如何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當然,構建小學語文卓越課堂不止筆者提到的幾種策略,還有許多有效的教學手段等待著廣大教育者挖掘探索,為構建小學語文卓越課堂、提升小學教學質量而努力不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必將煥發出新的教學活力。
參考文獻:
[1]于淑芬.淺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中卓越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02:168.
相關刊物推薦:《中國校外教育》雜志是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管,中國兒童中心主辦,中國兒童中心期刊總社承辦,多家權威教育部門聯合協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一級教育類核心期刊,具有國際、國內雙刊號,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