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0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管理溝通》課作為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 十分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重要教學 方法在《管理溝通》課中具有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鍛 煉學生實際溝通表達能力、豐富課外案例和本土案例等優越性。 《管理溝通》課程案
摘要:《管理溝通》課作為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 十分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重要教學 方法在《管理溝通》課中具有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鍛 煉學生實際溝通表達能力、豐富課外案例和本土案例等優越性。 《管理溝通》課程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一般分為案例準備、案例 討論、案例總結三個環節,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營造積極 的討論氛圍,淡化權威意識,鼓勵學生發表意見,使學生案例 學習討論中學會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管理溝通,案例教學法,優越性
高職教育的定位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案例教學法這 種輕理論、重實踐的教學方法尤其適合高職學生,深受學生歡 迎。《管理溝通》課作為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十分強 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情景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游戲體驗 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多元化教學各有其優 勢,但案例教學法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流教學方法,在學生 學習溝通原理、培養溝通理念、掌握溝通技能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案例教學的內涵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在國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最 先運用于哈佛大學的法學院,大約在1870年到1910年間,所有 居于領銜地位的法學院都使用案例教學方法。第一本成文的案 例書籍由哈佛工商學院科普蘭博士在其新任院長多漢姆的推動 下于1921年出版。”1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西方,引入國內后在各類課程中得到廣 泛應用。它主要選擇貼合實際的、生動的、代表性的案例,以 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實踐性、啟發性教學,通過 對案例的描述、探討、分析,可以較大程度提高學生積極性、 參與感,啟發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達到理 想的課程效果。
二、案例教學在《管理溝通》教學中的優越性
(一)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學生 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學習缺乏熱情和主動性。 案例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時下熱點事件、熱播劇、熱門游戲等 學生關注度較高的素材納入案例討論,吸引學生眼球。或者可 以把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案例的準備、陳述、分析、總結都 可以由學生組織完成,增強學生主動性、參與感和責任感,當 前萬物互聯時代,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輕易從網上獲取大 量學習資料,因此自己查找案例、分析案例對他們既有挑戰, 又在能力范圍內,對學生具有較大吸引力,能夠產生參與感和 成就感。
(二)鍛煉學生實際溝通表達能力
在理論學習之余,如何讓學生掌握實際運用能力,提升管 理溝通技巧一直是《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案例 教學可以以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事例,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學真 知真體會,運用管理溝通理論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 題。
“學生講授案例使他們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的角色演變成主動 準備、傳授、并評閱的角色,講解案例不僅要善于溝通,還要 管理課堂;他們不僅要自己講明白,讓同學們聽明白,還要回 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個人及集體分析案例中所描述 的溝通問題,得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歸納與領悟出一套適 合自己特點的有效思維方法,掌握溝通的技能。這個過程不僅 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他們的管理和溝通能力。”2
(三)豐富課外案例和本土案例
《管理溝通》課程教材上的案例形式單一、數量有限,并且 較多國外案例,本土案例較少。當案例教學把主動權交到學生 手上,由學生來搜集整理課程案例,會發現學生們的視角與教 師大不相同,他們所找的案例素材包羅萬象,更貼近學生的愛 好和生活經驗。比如,有同學會從熱門電視劇里找到契合管理 溝通主題的片段,有的同學會從娛樂新聞采訪中發現肢體語言 識別及媒體應對技巧,同學們的案例源自生活,來自身邊,比 教材案例更豐富、更新鮮,彌補了教材案例的不足。
三、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及注意事項
《管理溝通》課程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一般分為以下幾個 環節:
(一)案例準備
教師準備案例需精心挑選符合教學重點的案例,并且案例 要典型,難易適度,有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潛力,學生通過 案例能夠見仁見智,引發思考和討論,同時要兼顧案例的時效 性、新穎性,過于陳舊的案例難以引起學生興趣。由學生準備 案例,則需至少提前二周給學生布置任務,給學生留下足夠多 的時間去篩選素材。
(二)案例討論
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環節,在討論前,由教師或某 個學生通過口述、視頻、PPT等形式將案例介紹給全體學生,并 聯系案例,結合課程內容,提出問題交給學生討論,也可以由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再由每組進行討論匯報。通過討論鼓勵學 生自己思考和發現問題,得出結論和認識。
(三)案例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對討論情況進行總結點評,對學 生表現進行積極評價,并在總結點評中突出本節課需要教授的 管理溝通知識重點,對學生的表面認識予以深入挖掘,零散觀 點予以系統概括,將活躍發散的課堂緊扣回教材知識點,提綱 挈領,畫龍點睛,幫助學生以更專業更理性的眼光認識管理溝 通理論和技巧,在整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淡化權 威意識,多引導啟發,少批評指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分享 觀點。
在討論環節教師要下場巡視,營造積極的討論氛圍,把 控討論進程,對偏離主題或悶不做聲情況適時介入,使討論圍 繞預期目標進行,達到預期效果;在點評總結時要摒棄“標準 答案”觀念,不做是非對錯點評,以鼓勵、肯定、引導為主, 以免打擊學生積極性。
四、結語
案例教學在《管理溝通》課程教學中有顯著優越性,與傳 統教學方法相比有明顯優勢,但是它也不是完美的,也有其局 限性和不足,案例教學的討論環節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能 力、表達能力、總結能力,如果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則難以收 到理想效果,因此在實際運用中,傳統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的 運用要視情況而定,對于知識儲備較弱的學生建議采用傳統講 授法為主,案例教學法為輔的方式教學,二者可以相互結合, 互為補充。
教育類期刊推薦:《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集學術性、實用性、權威性、前瞻性與專業性于一體,旨在推廣教育新理論、新經驗,為廣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全面深入推動素質教育,為評職、考核、課題、晉級等提供重要依據。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