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h色精品,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欧美激情一二三区,成人影院入口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探討西部地區綠色消費模式發展對策

發布時間:2018-01-04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綠色消費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呼吁綠色消費,促進我國西部地區消費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培育符合西部地區現狀的綠色消費方式,是我國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綠色消費作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其普及和推廣不僅

  綠色消費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呼吁綠色消費,促進我國西部地區消費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培育符合西部地區現狀的綠色消費方式,是我國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綠色消費作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其普及和推廣不僅是一方的責任,更要政府、企業、消費者協同努力才能實現。

  關鍵詞:西部地區,綠色消費,生活理念,生態文明

  1 引言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著重點明了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將其貫穿于社會建設發展的各個領域。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十二五”規劃《綱要》還指出:“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理念,推動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1]。

  2015年黨中央印發的《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也提到:“培育綠色生活方式,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不合理消費”[2]。由此可以看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就需要轉變現有的消費模式,以綠色消費帶動生態文明建設。以前,我國西部地區憑借其良好的生態基礎,對環境保護這一方面不夠重視,隨著黨的十八大建設生態文明的號召,西部地區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消費模式轉型,尤其是在目前重消費的經濟環境下,促進消費模式的綠色化,對推動西部地區綠色經濟發展更具現實意義。

  2 綠色消費及其特點

  2.1綠色消費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綠色消費的定義還尚無定論,對其概念的解讀,因視角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觀點。1987年,英國學者約翰·艾爾金頓和朱麗亞·黑爾斯首次提出了“綠色消費”的概念,他們認為“綠色消費”即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一種消費:對人類健康有不利影響的產品;生產、消費和丟棄過程中過度消耗資源的商品;因過度包裝與壽命較短造成浪費的產品;瀕臨滅絕的物種或自然資源制成的產品;涉及濫捕動物的產品;有損他國特別是貧困國家利益的產品[3]。一般說來,國際上將綠色消費歸納為: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4]。上個世紀末,我國學者著手對“綠色消費”這一領域進行理論研究。

  21世紀初,我國消費者協會將“綠色消費”內涵概括為三方面:“在消費內容上,人們應該消費無污染或有益大眾健康的綠色產品;在消費過程中,對廢棄物合理處置,避免污染環境;在消費觀念上,幫助大眾形成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最終實現可持續性消費”[5]。劉曉薇、郭航帆(2011)認為,“綠色消費”就是要滿足人類生理和社會需要,將生態保護和資源有效利用等綠色理念帶進消費過程中,僅消費對健康、環境和資源保護有利的產品和勞務的現代新型消費模式[6]。王寬、秦書生(2013)將綠色消費定義為:是一種與生態理性相適應的消費模式,它呼吁人們消費健康環保的產品,在使用和回收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盡可能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綠色消費最大限度地對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是一種可持續性的消費方式[7]。

  2.2 綠色消費的基本特點

  綠色消費基本特點在于自然、健康、公平,旨在倡導人們選擇自然的、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消費產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人與人的和諧相處。綠色消費主張人們選擇自然特點的消費產品。提倡人們盡量選擇穿著舒適、環保的綠色服裝,這種服裝材料多為天然的原材料(如亞麻、絲織品、純棉等),加工制作過程多為天然的染色方法和傳統的制作過程,對穿著者身體沒有任何損害;提倡人們盡量吃原汁原味的自然食品,盡量購買本地、季節性食品,使用少油、少鹽、少味精的烹飪方法,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綠色消費號召人們選擇健康的消費品。要求人們在選擇食品時,盡量選擇未使用化肥、農藥、動物飼料添加劑的食品;號召在動植物生長過程中,盡量模擬原始自然的生存環境,少一些人為的干預;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沒有造成對環境的破壞,也沒有對人或者動物身心造成傷害。另外,綠色消費還倡導健康、營養、科學的飲食習慣,提倡五谷雜糧和適度飲食,拒絕暴飲暴食,去除盲目追求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的陋習。綠色消費提倡消費領域的公正性,把維持整個人類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作為道德準則,主張每個人都有自由消費的正當權利,不同種族、不同階級、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在消費方面都要被公正的對待;不同代際的人享有平等的生存與發展的權利。當代人要盡可能給后代人留下更廣闊的消費空間,當代人的消費需求必須以不損害子孫后代的消費需求為基本前提,保障后代享用能夠支持他們生存下去的自然環境和資源。

  3 我國西部地區綠色消費的現狀與問題

  我國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西部地區幅員遼闊,占地面積達681萬平方公里,占到全國總面積的71%;大部分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總體說來,我國西部地區的消費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3.1居民環保意識較弱

  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但還很難趕上我國發達地區的發展水平。在西部地區仍然還存在很多貧困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收入普遍偏低,這些居民很難將自己的環保意識轉化成綠色消費能力。然而,對于一些有綠色消費能力的居民來說,缺乏環保意識可能是目前存在的最關鍵問題。

  3.2企業缺乏綠色生產的意識

  西部地區生產方式基本上是以投入大量資源為主。經過多年粗放式開采和利用,西部地區許多重要資源因過度開采而枯竭,出現了不少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西部地區大多數企業的環保意識相對淡薄。以位于西部的貴州省資源開采為例,貴州省以礦產資源豐富而著稱,特別是有色和稀有金屬資源的數量在全國占到很大比例,然而在開發與利用礦產資源過程中,無序開采使得礦上貧化率急速上升,資源浪費情況顯著。

  3.3我國西部地區綠色產品市場秩序不規范

  西部地區綠色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市場管理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綠色產品認證制度不健全。缺少有關綠色產品認證的統一標準,造成大量假冒“綠色產品”橫行;其次是有些企業不經有關部門認證擅自使用“綠色產品”標識,還有一些企業在超過“綠色產品”認證期限后繼續使用“綠色產品”商標,甚至有些地方相關部門隨意批準企業使用“綠色產品”標識[9]。政府對綠色產品質量的監管不到位也限制了西部地區綠色消費的發展。

  4 促進我國西部地區綠色消費發展對策

  4.1政府在綠色消費中的引導作用

  制定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頒布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及獎懲機制。同時,逐步完善產品質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法律,用法律約束消費者不合理的消費行為,依法加強綠色生產和清潔生產的監督管理并制定科學的綠色產品評價體系。同時也要加強法律監管力度,加大對綠色欺詐懲罰力度,維護綠色消費市場秩序,形成良好的綠色消費氛圍。

  政府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綠色產品的認證標準來衡量綠色產品,確保消費者能夠識別綠色產品,使工商部門在懲治不法分子綠色欺詐時有法可依。對于新興產業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項目,政府要通過財政補貼、免稅、技術支持等手段給予扶持,為綠色項目的研發提供更廣闊的融資平臺,扶持企業生產綠色產品,開拓綠色消費市場,促進綠色經濟的持續發展。

  4.2企業在綠色消費中的載體作用

  作為綠色消費模式構建中的載體,企業應積極采用綠色技術,提高綠色管理水平,實施綠色營銷,改善不良消費環境,轉變原有消費模式。清潔生產能從源頭降低污染發生率,對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污染物的消除以及有效利用資源有重要意義。其側重點在于“防”,從末端治理轉變為全過程預防,是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企業應加大對綠色產品技術的資金投入,注重培養綠色產品高級人才,增加綠色產品的品種和數量。

  將綠色生產貫穿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去。對工業品制造商來說,應該將綠色思想的設計理念貫穿于從生產的各個環節,重點生產能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的基本用品,不斷豐富綠色產品的結構。對農產品生產者而言,要在擴大生態農業建設的基礎上,增加綠色產品的種植面積和養殖規模,在種植綠色農產品時,科學使用農藥、化肥,嚴格控制其在農產品中的殘留量,保護土壤和生態環境[10]。開展綠色營銷的前提是企業對當前綠色產品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購買能力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在準確把握消費者綠色需求的基礎上,生產出符合消費群體綠色消費能力的產品。其次,要在充分了解產品優勢的基礎上突出產品特點,轉變原有營銷模式,培育全新的綠色營銷觀念。這就要求企業重視對綠色營銷組合的創新研究,制定靈活的綠色營銷組合策略。

  4.3消費者在綠色消費中的主體作用

  作為綠色消費的主體,消費者在推動綠色消費過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從消費理念上出發,消費者自身應當增強綠色環保意識,提高對綠色產品的判斷能力,養成綠色消費的良好習慣。自覺遵守環境保護行為準則,積極參與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公益活動,努力學習綠色產品的相關知識,提高對綠色產品的識別能力,增加對綠色產品的好感,堅決抵制購買假冒綠色產品,培養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理念。

  參考文獻:

  [1]錢易.消費的綠色化[J].刊授黨校,2015(8):53.

  [2]何小青.消費倫理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

  [3]鄒佳慧.我國綠色消費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9.

  [4] 崔如波,王唯薇.加快培育西部綠色消費模式[J].探索,2014(4):92- 98.

  [5] 廖曉義.綠色消費與綠色中國[J].綠色中國,2004(2):54.

  [6] 劉曉薇,郭航帆.綠色消費的制度選擇[J].當代經濟研究,2011(3).

  [7] 王寬,秦書生.發達國家發展綠色消費的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9- 23.

  [8] 陳啟杰,樓尊.論綠色消費模式[J].財經研究,2001(9):25- 31.

  [9] 崔如波.綠色消費: 21 世紀全新的生活理念[J].四川政報,2002(4):2- 3.

  [10]王學評.關于綠色消費行為的思考[J].生態經濟,2002(1):59- 60.

  推薦閱讀:消費行為的多樣化對企業商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在互聯網新時代,新型的支付方式日漸增多,從而導致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向多元化發展,這對于大多數商戶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现有选题 早选早安排

咨询心仪选题

我们的服务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旬阳县| 和顺县| 嵊州市| 固安县| 吉安市| 乐都县| 封开县| 镇雄县| 广西| 寿阳县| 万安县| 长沙县| 上犹县| 鞍山市| 乌恰县| 鄯善县| 云浮市| 蛟河市| 云浮市| 偏关县| 绥宁县| 沽源县| 内乡县| 墨脱县| 玉山县| 肇东市| 潼关县| 开远市| 平湖市| 慈溪市| 定远县| 富锦市| 綦江县| 扶绥县| 亚东县| 平度市| 博客| 德兴市| 桐柏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