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02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目前企業經營中需要合理配置資源才能實現企業的戰略目的,全面預算管理也是企業的一種戰略,但是在當前階段企業預算管理也有很大的不足,對于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十分不利,例如企業的預算編制,預算控制,預算考核等各個方面仍然有很大的不足,文章對此展
在目前企業經營中需要合理配置資源才能實現企業的戰略目的,全面預算管理也是企業的一種戰略,但是在當前階段企業預算管理也有很大的不足,對于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十分不利,例如企業的預算編制,預算控制,預算考核等各個方面仍然有很大的不足,文章對此展開了討論,也相應的提到了一些優化改進措施。
關鍵詞:預算管理,企業戰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1、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未充分利用企業ERP系統
企業中,未充分利用企業ERP系統的主要原因是,無論是企業管理層、財務部財務人員還是其他參與預算工作的員工預算管理意識都很薄弱。企業管理層將預算的大部分工作委任給財務部,認為預算就是簡單的財務工作。而財務人員還未轉變財務觀念,一直從事傳統會計工作即核算型會計,并沒有向管理會計轉變,沒有認識ERP帶來的先進管理理念,并未對ERP系統中預算管理模塊進行深入學習。財務人員缺乏專業全面預算管理知識和受計算機技術水平限制,并未充分利用ERP系統。ERP系統下對預算的控制和監督功能未能發揮作用,在很大程度影響了全面預算管理的質量。
1.2 預算編制模式單一
企業預算編制模式分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結合三種,自上而下模式符合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保證了整體預算目標的完成,反應速度快,因此在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弊端也存在,而且弊大于利,其一,基層員工參與預算編制的工作較少,沒有充分調動員工參與積極性,企業預算管理委員會未聽取各部門意見直接決定企業預算目標值,會使得員工產生抵制心理,不配合預算工作,降低預算管理的作用。其二,因預算管理委員會對各部門實際運行情況不了解,各項預算指標的下達并不符合企業各部門的實際經營情況,導致預算目標脫離實際,可執行性差。
1.3 預算執行和監督不到位
從企業的全面預算現狀來看,企業并沒有把整體預算要求進行具體分解,各個部門也不清楚本部門預算的具體情況,更無從談起對各項目的合理編制。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原來的預算目標和預算管理路徑與企業戰略目標就會產生背離,此時需要對預算的執行進行調整,不能在僵化地執行原有的預算。此外,預算管理辦公室沒有有效發揮其監督、審核、控制等職能,對各執行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并未做到及時跟蹤,在管理上還是事后控制的狀態,所以會出現超預算的情況。
1.4 預算考核體系不完善
1.4.1 預算考核指標不全面。目前企業預算考核指標主要包括財務指標和管理指標兩大類。財務指標包括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獲利能力指標,沒有考慮到銷售收入及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生產量、制造費用、三項期間費用、研發支出、采購成本、企業現金流量等指標。管理指標僅包括市場經營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四項,管理指標考慮不全面,數量過少。
1.4.2 缺乏預算考核獎懲機制。企業的預算考核結果并沒有納入公司的薪酬體系,只停留在打分層面,沒有對得分結果作出獎懲。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跟員工薪金并不掛鉤,無關員工經濟利益,并不能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并未對員工切身利益產生影響,預算只成了擺設。
2、優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認識
2.1.1 通過培訓提高預算管理認識。加強培訓提高公司領導和員工對預算管理的認識。可通過內部培訓或者外聘咨詢顧問的方式提高企業各個層面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全面預算管理的本職是通過預算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而實現股東利益和員工激勵最大化。所以,全面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控制、預算調整、預算考核這一系列工作重要,企業管理層要對這些環節提高重視,公司管理層越重視公司預算工作,預算的結果就會越有成效。
2.1.2 在實際工作中提高員工預算管理認識。通過干中學的方式提高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讓員工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員工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者,還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制定者和監督者,這樣就能夠通過實際工作提高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企業全員參與積極性提高之后,在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就能夠實現不同部門的人員的相互協同,減少預算編制環節和預算執行環節的沖突和掣肘。
2.2 采用上下結合的預算編制模式
目前,企業預算編制模式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結合三種模式。自上而下的編制模式充分考慮的戰略目標的引領作用,但是忽視了員工的積極性,自下而上的編制模式恰好與之相反。為了使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兼顧長期戰略目標和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全面預算管理可以采用上下結合的預算編制模式。首先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制定企業長期戰略目標和短期經營目標,其次,由預算管理辦公室下達預算目標,各預算責任部門分解預算總目標,編制自己部門預算,并上報,如此反復平衡,最后敲定預算方案。在自上而下的預算編制模式下,既達成了企業戰略目標要求,又調動了員工預算參與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預算管理質量。
2.3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企業應該制訂《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對全面預算管理進行全方位的規范。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應該涵蓋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并強調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效果是員工績效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剛性要求。通過制度的學習和執行,企業各個層級都應該明確全面預算的重要作用,全面預算涵蓋的內容,全面預算如何執行,執行結果好與壞對企業和個人的有怎樣的影響。這樣,全面預算管理在制度保障下能夠得到全面有效執行。
2.4 完善預算考核體系
2.4.1 完善企業預算考核指標。針對企業預算的考核特點,在財務指標中增加以下指標: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生產量、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采購成本、企業現金流量、回款周期。在管理指標中增加以下指標:退貨率、準時交貨率、市場份額、員工技能水平、員工流動率等。
2.4.2 建立預算獎懲制度。建立預算獎懲制度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獎罰并存。獎罰分明的獎懲制度可以對員工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進行激勵和約束,從而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效果。另一方面是獎懲方式的多樣化。這方面要充分研究員工需要層次的多樣性,在注重物質和經濟獎勵的同時,考慮人文關懷對員工積極性的激勵作用,無論是獎懲,都需要考慮獎懲方式能否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結束語
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預算約束不強,全面預算管理往往是一紙空文,無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執行。所以,在實際執行層面,需要增強全面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剛性,使科學的全面預算得到全面有效的執行。同時,在全面預算管理中需要注意企業經營的動態性,在市場環境變化時,需要對全面預算進行適時調整,以防止企業預算執行與變革的市場環境相沖突。總之,在注重全面預算管理穩定性的同時,還需要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適應性。
參考文獻:
[1]余薇,孟昊。信息時代下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創新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2(07):58-60.
[2]惠穎莉。關于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5(03):13-16.
[3]劉凌波,韓向東,楊飛。集團企業預算管理的演進與意義建構-基于神華集團1998-2014年的縱向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15,(07):42-48.
相關閱讀:我國預算績效管理新改革方向
在當前預算績效管理上的新發展方向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使現在經濟建設新改革呢?本文是一篇經濟論文。預算績效管理 是績效預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體系內容。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