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h色精品,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欧美激情一二三区,成人影院入口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四川省涼山州HIV/AIDS患者污名化與焦慮抑郁

發布時間:2021-04-20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涼山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簡稱HIV/AIDS患者)污名化與焦慮、抑郁的關系。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資料問卷、簡版污名化量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AD-7)、抑郁癥篩查量表(PHQ-9)對751例HIV/AIDS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線性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涼山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簡稱HIV/AIDS患者)污名化與焦慮、抑郁的關系。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資料問卷、簡版污名化量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AD-7)、抑郁癥篩查量表(PHQ-9)對751例HIV/AIDS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線性回歸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本次研究有效樣本量729人。其中男性368人(50.48%);平均年齡(38.16±8.58)歲;彝族723人(99.18%);已婚/同居占77.50%;從未上學者536人(73.53%);578人(79.29%)不識字;329人(45.13%)漢語交流困難;年收入低于10000元占83.54%。污名化總分為(24.60±8.48)分,調整人口學變量后分析顯示,個人恥辱(β=0.710,P<0.001)、擔心公開(β=0.413,P<0.001)、公眾態度(β=0.715,P<0.001)、負面自我形象(β=1.003,P<0.001)、污名化總分(β=0.306,P<0.001)是HIV/AIDS患者焦慮癥狀的正相關因素。個人恥辱(β=0.659,P<0.001)、擔心公開(β=0.215,P<0.001)、公眾態度(β=0.739,P<0.001)、負面自我形象(β=0.685,P<0.001)、污名化總分(β=0.236,P<0.001)也是HIV/AIDS患者抑郁癥狀的正相關因素。結論涼山州HIV/AIDS患者所遭受的污名化與其焦慮、抑郁癥狀呈顯著性正相關,應加強對艾滋病知識教育,減少艾滋病歧視,提高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四川省涼山州HIV/AIDS患者污名化與焦慮抑郁的關系

  關鍵詞:涼山州;艾滋病;污名化;焦慮;抑郁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簡稱HIV/AIDS患者)面臨歧視與偏見,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1-2]。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又會影響HIV/AIDS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且與不安全性行為和多性伴等有關,因此是艾防工作中亟待研究的問題[3-4]。前期研究表明,艾滋病相關污名化與HIV/AIDS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相關,其污名化越強,焦慮和抑郁的程度越高[5-6],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依從性越低[7]。而針對涼山州HIV/AIDS患者焦慮、抑郁狀況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涼山州HIV/AIDS患者污名化和焦慮、抑郁狀況,分析污名化與焦慮、抑郁癥狀的關系,為減少艾滋病歧視,提高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據,從而提高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減少艾滋病的進一步傳播。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間,布拖縣和美姑縣高流行和中等流行15個鄉鎮中所有HIV/AIDS患者。納入標準:①HIV/AIDS患者;②屬地為目標縣的常住居民;③年齡≥14歲;④知情同意、自愿參加調查。排除標準:①調查時不在本地、失訪、死亡、羈押等;②患者有嚴重的身體和精神疾病;③調查時離開目標鄉鎮的對象。

  1.2方法根據鄉鎮HIV感染人數選取研究地區和研究對象。在調查對象知情同意的原則下,對所有納入研究的調查對象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以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進行,在訪談過程中,經過培訓的調查人員由一名當地彝族醫務人員陪同幫助翻譯,以保證訪談交流通暢;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艾滋病污名化情況、心理健康狀況(焦慮、抑郁)等資料信息。本研究經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華西公共衛生學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審查通過,同意該研究的相關工作按計劃進行。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艾滋病性病》刊登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學、病原學、診斷、預防和治療研究的原始工作論文;介紹國內外艾滋病、性病研究進展;面向全社會宣傳艾滋病性病的預防知識,介紹國內外有關艾滋病性病流行趨勢的最新動態;推廣、介紹艾滋病性病防治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雜志為廣大從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及與艾滋病性病高危人群控制有關的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個交流防治工作經驗的園地。

  1)艾滋病污名化情況采用簡版污名化量表(12-itemshortversionoftheHIVstigmascale)[8],該量表由Berger恥辱感量表改編而成,其中文版[9]信效度良好,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為1~4分,總分為12~48分。分為個人恥辱、擔心公開、負面自我形象和公眾態度四個維度,其中個人恥辱維度包含三個條目:“你在意的人得知你得艾滋病后就不再聯系你”“你失去了告訴他們你感染了艾滋病的朋友”“(如果)別人知道你有艾滋病,會減少和你的接觸”,總分為3~12分;擔心公開維度包含三個條目:“你對得艾滋病這個事情保密”“把自己感染艾滋病的事情給別人說是很冒險的事情”“你在告訴別人自身的病情時都會非常小心”,總分為3~12分;負面自我形象維度包含三個條目:“感染艾滋病讓你有負罪感”“別人對于艾滋病的態度讓你感覺自己很糟”“有艾滋病讓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總分為3~12分;公眾態度維度包含三個條目:“多數人認為艾滋病是行為不端才得的”“艾滋病感染者會被排斥”“多數人和艾滋病感染者在一起都會感覺不舒服”,總分為3~12分。各維度分值越高,表示調查對象感受到的艾滋病相關污名化越強。

  2)焦慮狀況采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AD7)[10],該量表總分范圍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調查對象的焦慮癥狀越嚴重,評分標準:0~4分沒有焦慮;5~9分輕度焦慮;10~14分中度焦慮;15~21分重度焦慮。抑郁狀況采用患者健康問卷抑郁量表(PHQ-9)[11],該量表總分范圍為0~27分,分值越高,表示調查對象的抑郁癥狀越嚴重,評分標準:0~4分沒有抑郁,5~9分輕度抑郁,10~14分中度抑郁,15~19分中重度抑郁,20~27分為重度抑郁。兩個量表內容簡單,國內外研究[12-14]已證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統計分析采用EpiData3.1軟件錄入數據,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焦慮、抑郁總分為因變量,采用線性回歸分析與焦慮、抑郁相關的因素。首先使用單因素線性回歸模型來檢驗每個社會人口學變量和焦慮、抑郁之間的相關性,然后納入單因素分析中P<0.10的社會人口學變量作為調整變量構建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分析污名化與焦慮、抑郁的關系。多重線性回歸模型以逐步法篩選變量,變量進入的標準為P<0.05,排除的標準為P>0.10。α=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2.1社會人口學資料本次共發放問卷751份,回收有效問卷729份,其中男性368人(50.48%);平均年齡(38.16±8.58)歲;人口學資料詳見表1。

  2.2HIV/AIDS患者污名化情況被調查HIV/AIDS患者污名化總分為(24.60±8.48)分,各條目均分為(2.05±0.71)分。個人恥辱維度得分(5.06±2.60)分,各條目均分為(1.69±0.87)分;擔心公開維度得分為(6.05±3.20)分,各條目均分為(2.02±1.07)分;公眾態度維度得分(6.11±2.34)分,各條目均分為(2.04±0.78)分;負面自我形象得分(7.38±3.05)分,各條目均分為(2.46±1.02)分。

  2.3焦慮、抑郁癥狀檢出情況被調查HIV/AIDS患者焦慮狀況總分為(6.78±6.45)分,380人(52.13%)有焦慮癥狀,115人(15.78%)表現為重度焦慮;抑郁狀況總分為(5.96±5.10)分,366人(50.21%)有抑郁癥狀,9人(1.23%)表現為重度抑郁。詳見表2。

  2.4HIV/AIDS患者污名化與焦慮、抑郁癥狀的相關性單因素線性回歸模型顯示,社會人口學變量中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年收入、識字情況是焦慮和抑郁的影響因素。此外,受教育程度、語言掌握情況也是抑郁的影響因素。詳見表3。

  以單因素線性回歸模型中P<0.1的社會人口學變量作為調整變量,即焦慮癥狀分析時,以“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識字程度”“家庭年收入等級”作為調整變量;抑郁癥狀分析時,以“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識字程度”“語言掌握情況”“家庭年收入等級”作為調整變量,構建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多重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個人恥辱(β=0.710,P<0.001)、擔心公開(β=0.413,P<0.001)、公眾態度(β=0.715,P<0.001)、負面自我形象(β=1.003,P<0.001)、污名化總分(β=0.306,P<0.001)是HIV/AIDS患者焦慮癥狀的正相關因素。個人恥辱(β=0.659,P<0.001)、擔心公開(β=0.215,P<0.001)、公眾態度(β=0.739,P<0.001)、負面自我形象(β=0.685,P<0.001)、污名化總分(β=0.236,P<0.001)也是HIV/AIDS患者抑郁癥狀的正相關因素。詳見表4。

  3討論

  本研究中,HIV/AIDS患者污名化總分為(24.60±8.48)分,污名化各維度加權平均得分中,負面自我形象維度得分最高。負面自我形象測量的是HIV/AIDS患者對自我的負面感覺,表明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存在較強的自我排斥和負罪感。有調查顯示[15]負面自我形象是抑郁的主要預測因子。艾滋病導致的免疫力下降及抗病毒治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可能導致HIV/AIDS患者身體的缺陷,降低HIV/AIDS患者對自我價值的認識,產生負面自我形象,影響其污名化狀況,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本研究焦慮、抑郁癥狀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HIV/AIDS患者存在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明顯高于長沙市門診HIV/AIDS患者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的發生率[16-17],這可能與涼山州的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較為落后有關,人們對艾滋病沒有正確的了解和認識,也無法尋求更多的途徑來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調查發現,涼山州HIV/AIDS患者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的發生率低于經濟、教育水平較為相似的云南省農村地區[18],這可能與涼山州的民族文化有關,本次調查對象以彝族居民為主,家支作為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其提供經濟、勞動、情感和發展等各方面的支持[19],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負面情緒。

  本研究多重線性回歸模型顯示,HIV/AIDS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與污名化總分及污名化劃分的四個維度(個人恥辱、擔心公開、公眾態度、負面自我形象)呈顯著性正相關(P<0.001),提示HIV/AIDS患者污名化越嚴重,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的程度越高,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20-23]。社會大眾對于HIV/AIDS患者歧視普遍存在,表現為對HIV/AIDS患者感到恐懼或厭惡,拒絕與其接觸。Dahlui等[24]研究顯示,只有一半的人愿意在感染HIV的商販店里購物;近一半的人不同意感染HIV的女教師繼續從事教學工作。有約1/3的醫務工作者認為自己會區別對待HIV/AIDS患者,向HIV/AIDS患者提供有別于其他患者的醫療服務[25]。這些來自家庭、朋友、社會的污名化體驗會增加HIV/AIDS患者的心理壓力,并且污名化越嚴重,心理壓力越大[26],再加上疾病本身所帶來的身體缺陷,構成了HIV/AIDS患者的雙重壓力,使其產生負面情緒的風險增加,繼而引發了焦慮、抑郁等各種心理問題。

  綜上所述,HIV/AIDS患者所遭受的污名化與其焦慮、抑郁癥狀呈顯著性正相關,污名化越嚴重,焦慮和抑郁的程度越高。因此,提高HIV/AIDS患者的自我認同、減少社會公眾的歧視行為,對改善HIV/AIDS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27],開展艾滋病知識的教育干預能減少社會對于艾滋病的恐懼、歧視和譴責,改善HIV/AIDS患者的污名化。所以,政府部門應完善相關政策,開展持續性健康教育,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艾滋病,消除因對艾滋病的錯誤認知導致的歧視行為。增強醫務人員溝通能力,向HIV/AIDS患者宣傳艾滋病相關知識,使其充分認識艾滋病,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同時,醫務人員應致力于使用簡短有效的工具,如本研究中使用的負面自我形象等條目來主動評估HIV/AIDS患者的內在污名化,必要時提供認知行為療法和同伴支持等來減少內在污名化。響應國家對艾滋病防治的“四免一關懷”政策,使HIV/AIDS患者得到真正的關懷,促進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論文作者:劉越男1,陸浩楠1,鐘世勇2,吉克爾沙2,劉虎2,王子昕3,黃玉玲4,吉克春農5,余剛5,王菊5,余彬1,韓佳禹1,楊淑娟1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林甸县| 马龙县| 安阳市| 嵊泗县| 民丰县| 英超| 马山县| 郸城县| 喀喇| 改则县| 柯坪县| 清流县| 绥化市| 依兰县| 仁怀市| 兴义市| 电白县| 图片| 镇原县| 贡嘎县| 宜昌市| 金华市| 普安县| 正安县| 东安县| 马尔康县| 沙洋县| 黑水县| 罗源县| 崇信县| 海盐县| 安阳县| 通城县| 敦煌市| 枣阳市| 舞钢市| 恭城| 广州市| 千阳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