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1-19所屬分類:醫(y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藥定性檢測中采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效果。 方法 以黃連作為本研究的主要藥材,分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及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對該藥材開展定性檢測。結果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及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兩種方式均有利于對黃連藥材開展定性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藥定性檢測中采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效果。 方法 以黃連作為本研究的主要藥材,分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及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對該藥材開展定性檢測。結果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及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兩種方式均有利于對黃連藥材開展定性檢測,但是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樣品處理時長、定性檢測時長均顯著短于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結論 在中藥定性檢測中采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可有效進行中藥定性檢測,檢驗迅速,檢驗結果準確,操作形式簡單。
【關鍵詞】中藥;定性檢測;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
所謂紅外光譜。指的是依靠樣品進行紅外波長照射過程中生成的震動進行吸收,以此產生振動能級的躍遷,以此對應的產生振動光譜,由于物質不同,其所產生的振動光譜結構也存在差異性,所以紅外線照射過程中,可產生不同的能級躍遷,可有效進行樣品分子結果信息的分析,以此發(fā)揮定性效果[1]。中醫(yī)在我國歷史悠久,且資源豐富,由于不同中藥屬于混合物體系的一種,復雜程度比較高,在不同活性部位,所包含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復雜程度比較高,所以必須采用定性分析方式對中藥材,傳統(tǒng)的中藥定性分析方式為形狀、理化性質、顯微鏡結構特征及薄層鑒別等形式,但是這些檢查形式的檢驗結果與操作人員工作能力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2],隨著我國檢驗技術的發(fā)展,紅外光譜分析形式被廣泛應用,本文就中藥定性檢測中采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效果展開論述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設備與試劑
紅外分析光譜:選擇傅里葉變換的Specturn Gx型的設備進行檢驗,檢測掃描器以DTGS作為檢測器,其紅外光譜的檢測范圍為4000cm-1-400-1,高效液相色譜: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驗,紫外線檢測器采用SPD-M10AVP,以LC-10ATVP為檢測泵,采用C18色譜柱(Kromasil)為色譜柱,其檢測范圍為250mm×4.6mm,5微米。
以黃連作為檢驗的中藥材,黃連的出產地為背景同仁堂,實驗過程中的色譜純采用乙醇,并應用雙蒸水開展實驗干預。
1.2 方法
檢測前,先進行樣品制備,紅外光譜分析:將黃連碾碎,碾至粉末狀以后,過40目篩,以制備成黃連藥材的粉末。高效液相分析:將黃連藥材碾碎以后,取適量粉末,將其放置于圓底燒瓶之中,混合入與粉末量8倍量的無水乙醇,進行加熱,浸潤30分鐘以后,進行加熱回流干預,加熱回流干預次數(shù)為2次,對濾液進行合并處理,并開展?jié)饪s干燥處理,以此獲得醇提物。采用乙醇對醇提物進行溶解以后,應用微孔濾膜開展過濾干預,以此獲取黃連供試品。檢驗中:紅外光譜分析:將溴化鉀與黃連樣本粘膜與壓片之后,將其置入紅外光譜儀之中開展中藥定性檢測。高效液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方式應用過程中,流動相選擇乙腈和水,比例應控制為3:7,流動速度控制為每分鐘1毫升,檢測波長度可達345納米,柱溫設置為常溫,將20微升所制備的黃連樣品向高效液相色譜儀之中置入,以此獲取高效液相色譜圖[3]。
2 結果
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樣品制作時間及檢驗總時間均顯著短于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
3 討論
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對黃連進行檢驗以后,所獲得的結果與中國藥典中的光譜圖集黃連的峰強度以及特征峰所測驗的結果,均與中國藥典中的圖集存在接近性,可見通過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有利于開展中藥材的定性檢驗。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經(jīng)檢驗后,檢驗成分與對照樣品成分存在相似性,存在與其成分相似的出峰時間,而且可以依照峰面積的大小分析黃連藥品的含量,以此開展定量定性分析。可見高效液相色譜技術,也有利于對中藥開展定性定量分析,依靠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有利于鑒別中藥材的真假,分析中藥材的品種,了解中藥材不同位置的性質和生產場地,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進行中藥材定量檢驗過程中應用優(yōu)勢顯著[4]。
當前紅外技術在我國十分普及,紅外儀器成本較低,經(jīng)濟性較高,開展定性分析后檢驗結果準確率較高,有利于準確的進行中藥定性鑒定,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開展中藥材鑒別過程中,可有效進行同一藥物不同部位的鑒別,由于同一種藥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存在差異性,所以采用紅外光譜技術有利于準確、快速、便捷的進行中藥材的鑒別診斷[5]。且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鑒定速度較快,鑒定過程中有利于保持中藥材的結構和性質,相對于其他檢測方式不會對中藥材產生不良影響,在開展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過程中,必須禁止其接觸有機溶劑,以保障操作的安全性,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極易對中藥材的真?zhèn)芜M行鑒別,比如,長型肉豆蔻和肉豆蔻二者外形比較存在一致性,若是單一依靠外觀進行鑒別,難度較大,而采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有利于依靠紅外吸收光譜圖的作用,依照其吸收的差異性,直接對兩種藥物進行鑒別分析。且據(jù)相關人員分析,紅外光譜技術的應用,可于曉分析三萜及五味子的結構特征進行表現(xiàn),對其結構中所包含的不飽和內酯和六元環(huán)酮的峰位進行有效確定。
經(jīng)本實驗研究證實,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相對于高效液相色譜技術來說,均可應用于中藥定性檢驗之中,但是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樣品制作時間(33.15±1.62)min及檢驗總時間(40.06±0.87)min均顯著短于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差異顯著,P<0.05,可見,高相液色譜技術開展中藥定性分析的時間較長,樣品處理方式復雜程度比較高,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只需要將藥品研磨碾碎以后即可開展檢測,可有效進行中藥材的鑒定,鑒定結果準確,鑒定速度快,應用優(yōu)勢十分顯著。
相關論文推薦:中藥制劑監(jiān)測管理新應用技術
綜上所述,中藥定性檢測中應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效果顯著,檢驗方式高效準確,有利于快速定性,快速鑒別,當前,對中藥材的基礎研究不斷深入,在中藥材質量控制過程中,可合理應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進行定性分析。——論文作者:李曦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