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4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每天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學生匯集在此。由于學生的免疫功能薄弱,屬于體質脆弱的群體,對于傳染病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差。特別是春秋兩季,早晚溫差變化較大,天氣冷熱轉換不穩定,氣候干燥,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如上呼吸道感染、秋
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每天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學生匯集在此。由于學生的免疫功能薄弱,屬于體質脆弱的群體,對于傳染病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差。特別是春秋兩季,早晚溫差變化較大,天氣冷熱轉換不穩定,氣候干燥,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如上呼吸道感染、秋季腹瀉、流感、支氣管炎,偶爾還有水痘、腮腺炎等[1]。一旦學校里面爆發傳染病,很容易快速傳播和流行,并且可以迅速蔓延到家庭和社會。由此可見,傳染病的預防是學校應該十分重視的一項工作,學校應加強傳染病的監督管理,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本著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的原則,有效采取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保護每一個學生的健康。
開展有效的防治工作,保障師生的健康,對于學校和社會具有重大的意思。每個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以及控制數量擴增。
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1. 呼吸道傳播:SARS、肺鼠疫、流感、百日咳、腦膜炎、肺結核、肺炭疽、麻疹、腮腺炎、水痘等。
2. 通過消化道傳播:霍亂、痢疾、傷寒、甲肝、戊肝等。
3.接觸傳播:鼠疫、性病、狂犬病等。
4.媒介傳播:瘧疾、鼠疫、乙腦等。
5.通過土壤傳播:炭疽、破傷風、鉤蟲病等。
二、學校如何預防
1、學校應該開展預防傳染病的宣傳教育主題活動。認真貫徹以預防為中心的戰略方針,把傳染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在學生中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如霍亂、腸道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這些疾病的相關知識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學校通過開展預防傳染病的知識講座等方法,積極宣傳預防知識。利用墻報、學校廣播、健康課等形式開展預防傳染病教育工作[2]。讓學生掌握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做好個人衛生,保持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要注意休息,不可過度勞累。
2、做好學校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加強教室、宿舍及活動區域的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生活和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科學消毒。學校可以邀請有關部門組織專人對學校教室、衛生間、活動室等場所進行定期消毒,并對消毒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確保消毒信息可準確追溯。
3、學校可以建立晨檢制度,每天早上調查學生的出席情況,如有缺席者查明原因,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癥狀類似傳染性疾病,如:發熱、頭痛、咳嗽等,應該及時報告學校,利于學校盡快采取措施,阻止病情的蔓延。
4、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寒能力,增強體質。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學校要開展早操活動,確保學生每天按時到校參加早操。多讓學生參加戶外活動,提高身體抵抗力,防止常見病的發生。加強陽光體育工作。學校也可以利用課間時間,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學生戶外活動的時間[3]。
5、要想控制傳染病,根本措施是控制傳染源,學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的隔離傳染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例如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水、食物、生活用品或手來傳播。學校要加強衛生管理,消除食品衛生隱患。學校尤其要加強對養殖場所、飲用水源和廁所的管理,防止食物和飲用水被糞便污染。如果學校周邊環境不良,應該對周圍公共設施進行改造,實施污水、污物、糞便無害化處理,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
6、定期組織消除嚙齒動物、蚊蠅等傳播傳染病的昆蟲和患人畜共患病動物的危害。
7、建立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每年對新生進行接種證明檢查和相應傳染病的免疫接種。
8、學校食堂工作人員應該在上崗前進行健康體檢,體檢合格者,持有效健康證上崗。
三、學生父母應該如何參與預防
1、要做好孩子的生活起居照料任務,天氣干燥時,多給孩子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隨時根據溫度增減衣服。
2、做好室內環境衛生,特別是廚房、衛生間的衛生、清潔和消毒工作。
3、加強采買食材的安全性,保證食品的新鮮,烹調方法得當,做好腸道傳染病的預防。
4、每天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新鮮
5、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個人衛生清潔,如:洗手,洗頭,剪指甲等。尤其是在上廁所前后都要洗手。
6、加強清潔消毒工作,毛巾、杯子、餐具、桌椅、櫥柜、地面等,每天要清潔并用干凈的抹布擦拭。
7、在傳染病高發的季節,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或者人流密集的地方,時刻做好防護工作。
8、如果孩子生病了,應加強對孩子病情的觀察,發現異常立即去醫院治療。
9、應按計劃免疫接種。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可選擇性接種。
學校對于一切影響學生健康的不安全因素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對于 傳染病要從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管理五個方面進行監督,避免對學生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嚴重危害[4]。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學生預防疾病的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健康的習慣、增強體育鍛煉、掌握傳染病防治措施。讓學生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衛生防范意識。在學校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同時,家長也要參與其中,從各個生活中的環節幫助學生預防疾病,促使其健康成長。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醫藥指南》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批準的國家級學術類綜合醫學期刊,2003年創刊。大16開,旬刊。刊載醫學臨床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新進展、新成果,是廣大醫藥是廣大醫藥工作者發表論文的學術平臺。目前,設有:論著、專題論述、臨床研究、醫藥論壇、實踐探索、學術爭鳴、醫學長廊、護理專欄等欄目。
學習傳染病的基本知識,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是健康生活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形成良好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是青少年和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配合與支持。——論文作者:竹曉君
SCISSCIAHCI